“他絕對是不二的人選!臣願立下軍令狀,若李驚風不能克敵製勝,臣甘願與之同罪!”
“軍令狀”三字,重若千鈞,讓許多還想反對的人一時語塞。
這是將身家性命都押上了!
林靖遠看著跪伏在地的趙烈,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光芒。
他知道,這是趙烈在用他自己的方式,為自己分擔壓力,為這個國家爭取一線生機。
就在雙方為是否啟用李驚風,以及即便啟用又該如何打這場仗而再次爭執不下時,何明風動了。
他整理了一下身上青色的翰林官袍,越眾而出,步伐穩定地走到大殿中央,手中捧著一本顯然是新近編纂的書冊。
“陛下。”
何明風一出聲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臣,翰林院修撰何明風,有本奏。”
他的出現讓許多大臣感到意外。
一個區區六品翰林,在此等軍國大事的爭論中,向來沒有置喙的餘地。
林靖遠看著他,目光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期待:“何卿有何見解,但說無妨。”
“謝陛下。”
何明風躬身一禮,隨即舉起手中的書冊,“此乃臣與翰林院諸位同僚,連日查閱前朝檔案、彙集近年商旅見聞、分析繳獲之倭軍文書。”
“並請教格物院及熟悉海事之人後,連夜編纂整理的《倭情備要》,謹呈禦覽。”
他頓了頓,開始陳述:“據臣等分析,東瀛雖看似兵鋒犀利,實則內憂外患,其勢難以長久。”
朝堂之上,霎時無聲。
有幾個老臣忍不住跳出來指責道:“何修撰,你在翰林院不過編書而已!”
“有什麼資格來商討此事!”
“難不成你也懂用兵打仗不成!”
何明風對這種奚落之語充耳不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反而抬高了聲音。
“下官雖不懂兵法,但略懂一些東瀛戰略之勢。”
“其一,軍製之弊。”
何明風掃視眾人一眼:“東瀛所謂‘大名’,實乃割據之藩主,各自為政,雖有總大將統轄,然派係林立。”
“如薩摩、長州、肥前諸藩,彼此猜忌,傾軋不斷。”
“此次東瀛派出的小田忠信雖為總大將,卻未必能令行禁止,各部協同作戰存有極大隱患。”
“我可利用其矛盾,行分化瓦解之策。”
何明風話音一落,瞬間朝堂安靜了下來。
接著,何明風又開始說道東瀛的戰術。
“其二,戰術之限。倭軍陸戰,倚重武士個人勇武與鐵炮密集射擊。”
“其鐵炮雖利,然射速慢,懼風雨,且過於依賴預設陣地與三段擊戰術,一旦陣型被破或陷入近身混戰,其威力大減。”
“其武士雖悍,然數量有限,大部分足輕訓練、裝備均不及我盛軍主力。”
最後,何明風目光銳利如刀:“其三,亦是其最大之死穴——後勤補給!”
“東瀛傾國之力,跨海遠征,其兵員、糧草、軍械,皆依賴漫長海上補給線維係。”
“其國內物資本就有限,水師力量此前遭我鄧遠將軍重創,元氣未複。”
“隻要我大盛能牢牢扼住其海運咽喉,斷其糧道援兵,則前線數十萬倭軍,便成無根之木,無源之水,不攻自亂!”
喜歡本想混口飯,科舉連中六元驚陛下請大家收藏:()本想混口飯,科舉連中六元驚陛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