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碼頭,海風凜冽,帶著鹹腥的氣息。
那艘被收繳後一直停泊在此的西洋帆船,在周圍大盛傳統艦船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奇特。
它船身修長,線條流暢。
數根高聳的桅杆上掛著殘破的帆索,側舷有一排排整齊的炮窗。
何明風拿著一紙命令,和托馬斯一起登上了這艘船。
何明風上前仔細查看了這艘船的龍骨結構和船艙布局。
特彆是側舷炮位的設置方式。
托馬斯見何明風感興趣,也深知何明風此次是為何而來。
當即找來了船上遺留的幾門較小口徑的佛朗機炮和火繩槍,現場向何明風講解了一番。
站在微微搖晃的甲板上,感受著海風的吹拂,看著那黑洞洞的炮口指向遠方的海平麵。
何明風徹底理解了西洋海戰的核心思路。
以艦船機動性搶占有利陣位,以側舷密集火炮進行遠程火力投射,力求在接舷戰之前就重創甚至摧毀敵艦。
回到京城,何明風連夜奮筆疾書,第二天一早便求見林靖遠。
紫宸殿內,炭火溫暖,但氣氛卻因前方的困境而顯得有些凝滯。
何明風將在大沽碼頭的所見所思,以及托馬斯的講解,詳細地向林靖遠稟報。
“……陛下,西洋艦船與火炮體係,確有其獨到之處,尤重遠程炮戰。”
“我朝水師若想儘快形成戰力,封鎖海疆,必須取其精華,靈活應變。”
何明風道。
“愛卿有何具體對策?”
林靖遠目光灼灼地看著何明風。
既然何明風這麼說了,他就知道必有後文。
“臣以為,當雙管齊下,務求實效!”
何明風展開一份簡要的圖,解釋道:“其一,便是水師應急之策。”
“立即征調沿海各埠大型、結構堅固的遠洋商船,由工部技改坊及兵仗局聯手。”
“在其船舷加裝可快速拆卸、射速較快的弗朗機速射炮,將其改裝為臨時炮艦。”
說著,何明風略一停頓,想到技改坊拆解西洋人圖紙改造的火器,接著道:“同時,全力加速生產技改坊依據西洋火銃、火繩槍圖紙改進而來的新式火器,優先配備水師。”
“此策可在兩三月內,迅速組建起一支具備相當遠程打擊能力的輔助艦隊,暫解燃眉之急!”
何明風頓了頓,指向圖說另一部分:“其二,便是長遠根本之策。”
“哦?何為長遠根本之策?”
林靖遠立刻來了興趣。
回想起近代史上沉重的幾場海戰,何明麵容肅穆,認真說道。
“請陛下下令,讓我朝官造船塢參照西洋艦船優點,並結合我朝水師實際情況,設計建造一批真正的專業戰船。”
“此乃水師強大之根基,需即刻著手,不可再延誤!”
何明風深吸一口氣,退後幾步,一撩衣袍重重叩首,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決絕。
“陛下,應急與長遠,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然大沽地處海運樞紐,情況最為複雜。”
“商船征調、船塢選址建設、工匠招募管理、乃至防備宵小破壞,千頭萬緒,非強力且可信之人坐鎮不可。”
“臣何明風,不才,願親赴大沽,總督炮艦改裝與新船塢建造事宜,必在時限之內,為在援助高麗前線的鄧將軍打造出可用的利刃!”
林靖遠看著跪伏在地的年輕臣子,看著他清瘦卻挺直的脊梁,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