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井野郎望著四周陷入火海與沉沒邊緣的己方戰艦,聽著震耳欲聾的炮聲和哀嚎,眼中充滿了茫然。
他無論如何也想不通,藤原信以生命為代價送出的情報,為何會錯得如此離譜?
大盛這龐大的新式水師,究竟是從何而來?
在親衛的拚死護衛下,龜井野郎狼狽地爬上一條小早船。
丟棄了戰艦和大部分部下,趁著混亂與硝煙的掩護,倉皇向遠海逃去。
主帥逃亡,旗艦沉沒。
東瀛艦隊的抵抗意誌徹底崩潰。
殘餘的船隻或試圖逃跑,或掛起白旗投降,但大多在盛軍無情的炮火下化為海麵上的殘骸與漂浮物。
當午後的陽光終於勉強驅散了一些霧氣,照耀在這片剛剛經曆過血戰的海域時,景象令人震撼。
碧藍的海水被染上了片片油汙與暗紅,燃燒的船骸仍在冒著濃煙。
破碎的木板、斷裂的武器和漂浮的屍體隨處可見。
大盛水師的戰艦依舊巍然列陣,旗幟在略帶腥鹹的海風中飄揚,仿佛在無聲地宣告著這片海域的新主人。
鄧遠下令清點戰果、救治傷員、打撈落水敵兵。
戰報很快彙總上來:擊沉、焚毀、俘獲東瀛各類戰艦四十餘艘,斃傷、俘虜敵軍無算,己方僅損失五艘小型艦艇,傷亡不足五百人。
一場輝煌的、決定性的勝利!
“立刻向陛下,向朝廷,向李提督報捷!”
鄧遠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激動:“我大盛水師,於閒山島海域,大破東瀛主力艦隊!”
“自此,黃海製海權,歸我大盛!”
捷報隨著快船飛向四麵八方。
此役,不僅徹底洗刷了開戰以來海上的頹勢。
更重要的是,它牢牢扼住了東瀛通往高麗前線的海上生命線,為陸上李驚風部的作戰,提供了無與倫比的堅實保障,也極大地震懾了所有潛在的敵人。
大盛水師的威名,自此響徹東亞海疆!
……
而另一邊,陸地上。
平壤大捷的消息,如同燎原的野火,迅速傳遍了飽受蹂躪的高麗山河。
也點燃了李驚風麾下大盛高麗聯軍更旺盛的鬥誌。
收複平壤後,李驚風並未被勝利衝昏頭腦。
他深知,倭寇主力雖受重創,但元氣未喪,其盤踞在王京漢城及以南地區的部隊,依舊是一塊難啃的骨頭。
李驚風帶著大部隊在平壤稍作休整,一麵肅清殘敵,鞏固城防,補充糧秣軍械,尤其是將隨軍火炮重新檢修、配足彈藥。
一麵派出大量哨探,詳細偵察南下路線上的敵軍兵力部署、地形險要。
“提督大人,倭寇在開城至漢城一線,依托山地、河流和原有城防,構築了數道防線,尤其以開城外圍的幾處關隘和漢城以北的臨津江防線最為堅固。”
參軍將搜集到的情報一一稟報。
李驚風看著粗糙的輿圖,目光沉靜。
他再次想起了何明風在《倭情備要》中的提醒:“倭寇擅守,尤喜依托地利。”
“然其各部協同不佳,易為我分割。”
“我當發揮火炮與兵力優勢,穩步推進,逐個擊破,勿貪功冒進。”
“傳令全軍,三日後拔營南下!”
李驚風的聲音斬釘截鐵:“以火炮營為先鋒,遇敵堅固據點,先行轟擊,步卒隨後清剿。”
“騎兵兩翼掩護,謹防敵軍迂回突襲。”
“各部需緊密配合,步步為營,如牆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