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牛街禮拜寺。地表之上,依舊是信徒往來,誦經聲聲。而在地宮深處,那層層守衛之下的能量轉換實驗室內,一場超越時代的頭腦風暴正在激烈進行。
實驗室規模較之初建時已擴大數倍,內部燈火通明已試用最新式的氣體照明,發出穩定而白亮的光芒),擺放著各種奇特的裝置:粗大的線圈、滋滋作響的電極、旋轉的渦輪模型、以及許多密封的琉璃容器,裡麵裝著不同狀態的物質,有的沸騰,有的冷凝。
林衝、呂師囊、公孫勝、丁度以及一眾原先的“煉丹師”如今已更名“格物師”或“能量師”)圍聚在一張巨大的石台前,台上鋪滿了圖紙、算式和一些閃爍著微光的人造晶體樣本。
呂師囊正指著牆上書寫的一大段文字,核心是張載的“氣本論”:“‘太虛即氣’,‘氣之聚散於太虛,猶冰凝釋於水’。吾輩以往,隻知物態變化,卻未深究其變化之中所蘊含的‘力’之轉換。如今方知,這‘氣’之聚散升降,本身便是能量流轉之形!”
丁度興奮地接口,拿起一塊人造晶體:“正是此理!依據先生所釋之氣論,再結合我等反複實驗,輔以……”他看向一旁仙風道骨的公孫勝,“公孫先生所提供的玄門導引、煉化之法則,我等已初步掌握了能量在固體、液體、氣體三者間依序自由轉化的能力!譬如,將能量固化,凝聚為能量塊,便於運輸和儲存。隨時轉化為液體,和氣體,可做艦艇燃料,推動機括;亦可凝聚電氣,激發晶體,複化為光與熱!”
一位原煉丹師補充道:“且因銅線包裹特種絕緣漆皮的技術得以量產,這‘電’之力,已可依人指引,沿特定路徑傳輸,雖距離不遠,損耗亦大,然確已可行!”
公孫勝拂塵輕擺,微笑道:“無極生太極,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分陰分陽,兩儀立焉。能量之變,亦合陰陽生化之道。貧道些許微末之見,能於格物致知有所裨益,幸甚至哉。”他將道家陰陽轉換的理論,巧妙地融入了能量守恒與轉化的實踐之中。
這意味著,他們不再僅僅滿足於利用現成的能源如石油燃燒),而是開始主動地、高效地實現不同形態能量間的可控轉換與利用!
林衝聽著眾人的討論,目光灼灼。他走到一幅巨大的燕京及周邊地圖前,手指重重點在上麵:“諸君成果,驚世駭俗!然奇技若止於實驗室,無異於寶珠蒙塵。我意已決,即刻於遼國燕京周邊選址,興建一係列新式工廠,將此類技術儘快試產應用!”
他目光掃過眾人,條分縷析:“可先建能量塊廠,將煤炭石油各類資源製造為能量塊存儲。散發各地,驅動機器,替代水力人力;電線電纜廠,擴大生產,滿足後續能量輸送所需;氣體照明具廠,先讓這地宮與重要工坊亮如白晝!此外,煉油廠、鑄幣廠利用新式衝壓技術)、軍械零件廠皆需配套擴建。我要讓燕京,成為天下新式工業之源頭!”
隨即,他看向一旁肅立的石秀:“石秀兄弟!”“末將在!”“光明衛即刻擴充兵力,至少增至三千人!首要任務,做好所有廠區的絕對保衛!劃分警戒區域,日夜巡邏,許進不許出者,格殺勿論!更要嚴防工業奸細滲透,凡有窺探技術、竊取圖紙、收買工匠者,一經發現,連坐究治,絕不姑息!”“得令!”石秀眼中閃過厲芒,深知責任重大。
呂師囊頷首讚同,繼而強調:“然,僅有機器與護衛,猶如有軀殼無靈魂。技術人才之培養,方為長遠根本。今日在場諸位,皆為國寶。然知識若隻限於我等數人,一旦有失,前功儘棄。須將所知所學,係統編纂,廣授門徒。”
他轉向公孫勝和丁度,鄭重拱手:“請公孫先生、丁大人,牽頭籌建‘燕京格物技術學堂’。選拔聰穎少年,無論出身,收徒傳業。不僅授其技藝,更要教其原理,使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所需經費、場地、物料,由我方一力承擔!”
公孫勝含笑應允:“善。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貧道願將陰陽變化之理,傾囊相授。”丁度更是激動:“此乃丁某平生所願!必竭儘所能,為國育才!”
一幅宏大的藍圖在地宮之中繪就:能源轉換取得突破,工業基地即將奠基,安保力量得到強化,人才培養體係開始構建。一場以燕京為中心的工業革命浪潮,已噴薄欲出,即將席卷天下。
正是:
地宮能量參玄化,學堂技道啟新章。
喜歡林衝君請大家收藏:()林衝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