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木真駕崩的訊息,裹挾著來自漠北草原的蒼涼與肅殺,傳至汴京皇城時,宋徽宗趙佶正於禦花園中臨摹一幅新得的《晴巒蕭寺圖》。筆鋒懸於紙麵,他卻久久未能落下。並非僅為一位當世雄主的隕落而唏噓,而是一股更玄奧、更宏大的悸動,正隱隱撥動著他那敏感於藝術與天道的君王心弦。
自詡為道君皇帝,趙佶對天地氣運的流轉自有其超乎常人的感知。近來,他常在靜坐時,神遊太虛,隱約察覺到那維係天地平衡的“無無能量網”似乎發生了某種深刻的變化。原本中正平和、滋養萬物的能量基底中,竟注入了一股前所未有的磅礴、剛猛、甚至帶著一絲悲愴與不甘的“英雄氣”。這股氣息,他並不陌生,正是屬於那位剛剛隕落的草原天驕!
“鐵木真……其神竟未歸於寂滅,反而融入了天地本源?”趙佶放下筆,踱至窗前,望向北方星空,心中掀起驚濤駭浪。這股新生的力量,如同在溫婉的江南水鄉注入了塞外的烈風與雷霆,雖顯格格不入,卻帶來一種破而後立、摧枯拉朽的沛然動能。它仿佛在昭示:舊有的平衡已被打破,固守與退縮絕非良策,唯有順應時勢,主動出擊,方能在這劇變的新局中,為華夏爭得一線生機,乃至開拓前所未有的格局。
這一絲源自宇宙能量層麵的明悟,徹底扭轉了趙佶過往偏安一隅、寄情書畫的消極心態。一種混合著恐懼、興奮與野望的複雜情緒,在他胸中激蕩。
翌日,大朝會。垂拱殿內,氣氛凝重。
趙佶今日竟然一改往日作風,完全沒有像往常一樣與群臣們討論那些書畫詩詞,而是直截了當地將“聯蒙滅金”的策略,像扔石頭一樣扔到了朝堂之上。
這一突如其來的舉動,猶如一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瞬間激起了千層巨浪。朝堂上的大臣們都被這突如其來的變化震驚得目瞪口呆,一時間整個朝堂都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然而,這種沉默並沒有持續太久,很快就被一些保守派的大臣們打破了。他們對趙佶提出的“聯蒙滅金”之策表示了強烈的反對,痛心疾首地高呼著:“聯虜滅鄰,唇亡齒寒啊!”“蒙古人乃是虎狼之性,絕對不可與之共謀啊!”
這些保守派的大臣們言辭激烈,情緒激動,顯然對趙佶的這一決策感到非常不滿和擔憂。他們認為,與蒙古結盟去滅掉金國,就如同與虎謀皮,最終隻會讓自己陷入更大的危機之中。
然而,此時的趙佶,心意已決。他腦海中回響著那能量網中奔騰的“英雄氣”,眼中閃爍著一種近乎狂熱的光芒:“金虜世仇,欺我百年!如今蒙古新喪其主,內部未穩,正是我大宋一雪前恥、光複舊疆之天賜良機!豈可因循守舊,坐失良機?”
他力排眾議,乾坤獨斷:“傳朕旨意!命宋江、吳用等梁山所部,整軍備武,以為先鋒。另遣使節,速往蒙古軍中,告知窩闊台大汗,宋蒙締盟,共擊金虜!”
聖旨下達,天下震動。以“忠義”為旗號的梁山軍團,雖對與昔日敵手蒙古聯手心存芥蒂,但君命難違,兼之滅金複仇亦是眾願所歸。宋江、吳用迅速整合兵馬,盧俊義、關勝、林衝等猛將悉數聽調。同時,大宋使臣攜帶國書與厚禮,北上與蒙古西路統帥拖雷窩闊台之弟,奉命經略中原戰事)達成盟約。
宋蒙聯軍,遂成!
聯軍兵鋒,直指金國最後的堡壘——蔡州今河南汝南)。此時的蔡州,已是風雨飄搖,人心離散。金哀宗完顏守緒困守孤城,自知國祚將儘,他不願承擔亡國之君的千古罵名,做出了一個悲壯而倉促的決定。
在宋蒙聯軍猛攻蔡州外城的震天殺聲中,內城皇宮裡,一場史上最為急促的禪位大典倉皇舉行。完顏守緒緊急傳位於宗室名將、東麵元帥完顏承麟。儀式草草,鐘鼓不鳴,唯有宮外越來越近的喊殺聲作為背景。
“朕所以付卿者,豈得已哉?以肌體肥重,不便鞍馬馳突。卿平日矯捷有將略,萬一得免,祚胤不絕,此朕誌也!”完顏守緒泣淚交加,將傳國玉璽塞入完顏承麟手中。
完顏承麟淚流滿麵,叩首受命。
然而,傳位儀式剛剛結束,甚至來不及讓新君熟悉宮禁,蔡州外城已被聯軍攻破!蒙古鐵騎的彎刀與梁山好漢的利刃,如同潮水般湧入內城。
剛剛繼位,史稱金末帝的完顏承麟,甚至未能坐上龍椅暖熱片刻,便毅然拔劍,率領身邊最後的忠勇侍衛,衝向如狼似虎的敵軍。他知道,這已非為守城,而是為尊嚴、為氣節而進行的最後一戰。血戰持續了一個多時辰,在絕對優勢的聯軍麵前,完顏承麟力戰而亡,血濺宮牆,其壯烈令敵手亦為之動容。
與此同時,退入幽蘭軒的金哀宗完顏守緒,聞知城破、新君戰死,知大勢已去,遂自縊殉國。
立國一百二十年,曾橫掃北宋、稱雄東亞的金王朝,在宋蒙聯軍的鐵蹄下,於蔡州城陷之日,宣告覆滅。
消息傳回汴京,宋徽宗於大慶殿接受百官朝賀,臉上露出了久違的、混合著複仇快意與宏圖初展的複雜笑容。他仿佛能感受到,那無無能量網中,屬於鐵木真的那股“英雄氣”,因這場由他主導的、符合天道運行的征伐,似乎更加活躍,與深紅真罡融合得也更為緊密。
然而,在梁山軍營中,宋江、吳用等人望著被戰火蹂躪的蔡州廢墟,以及遠處蒙古騎兵彪悍的身影,心中卻無多少喜悅,反而蒙上了一層深重的陰霾。與金國百年之仇雖報,但與更為強大的蒙古為鄰,大宋的未來,是福是禍?
而在那無形的“無無能量網”深處,石光明默默注視著這一切,感知著那因鐵木真精神注入而愈發激蕩、也愈發複雜的能量流動,發出了一聲無人聽聞的歎息。曆史的洪流,因一位君王的“頓悟”而加速,但也將所有人都卷向了更加未知的湍流之中。
喜歡林衝君請大家收藏:()林衝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