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之道,貴在持之以恒,亦貴在融會貫通。”
李漁呷了一口茶,目光落在宋河身上,“你那日所作《觀書有感》,立意高遠,可見你悟性非凡。
但詩才一道,偶得佳句者眾,能持續為之者寡。
老夫今日,想再考考你。”
王秀才坐在一旁,正襟危坐,神情專注。
他名為先生,實則半個學生,這幾日聽李老探花講學,隻覺得茅塞頓開,勝讀十年書。
此刻聽聞又要考校宋河,他也不由得屏住了呼吸,眼中充滿了期待。
宋河知道,這是老師在檢驗自己的根基,不敢怠慢,起身拱手道:“請先生賜題。”
李漁的目光越過窗欞,望向院中那一片青翠的竹林。
風過,竹葉沙沙作響,如濤如浪。
“便以那窗外之竹為題吧。”
以竹為題?
宋河心中一動,腦海裡瞬間閃過無數關於竹的千古名篇。
他略作“沉吟”,實際上是在快速篩選最適合此刻情境的一首。
有了。
他抬起頭,開口吟誦道: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第一句出口,李漁端著茶杯的手便停在了半空。
王秀才更是瞪大了眼睛,身體微微前傾。
好一個“咬定”!將竹之堅韌,寫得力透紙背!
宋河沒有停頓,聲音愈發鏗鏘有力: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詩句落罷,書房內一片寂靜。
半晌,李漁才長長地吐出一口氣,將茶杯重重地放在桌上,發出一聲清脆的聲響。
“好!好!好一個‘任爾東西南北風’!”
他連說三個“好”字,看向宋河的眼神裡,再無一絲考量,隻剩下純粹的欣賞。
“此詩言辭質樸,卻風骨天成!宋河,你之才,你之心性,實乃老夫生平罕見!”
王秀才已經徹底呆住了。
他喃喃自語:“千磨萬擊還堅勁……這……這等胸襟氣魄,當真是一個少年人能寫出來的嗎?”
李漁心情大好,撫掌大笑:“今日得此佳句,當浮一大白!走,長明,宋河,老夫做東,帶你們去青州最好的酒樓,逍遙樓!待官學正式開學,可就沒這般清閒了。”
宋河與王秀才連忙推辭,但在李漁的堅持下,也隻能恭敬不如從命。
逍遙樓,青州城當之無愧的銷金窟。
雕梁畫棟,飛簷鬥拱,門口迎客的侍女都身著上好的綢緞。
李老探花身份尊崇,掌櫃的親自迎了出來,一路將他們引上視野最好的三樓雅座。
沿途遇到的所有文人雅士、富商巨賈,見到李漁,無不駐足躬身,抱拳行禮,口稱“李老先生”。
宋河跟在身後,看著這一幕幕,心中激蕩不已。
一介探花,便能讓滿樓權貴儘低頭。
若有朝一日,自己能金榜題名,位列人臣,又該是何等光景?
到那時,爹娘就再也不用在染缸前勞碌,再也不用看主家的臉色過活!
喜歡科舉:染布郎之子的狀元之路請大家收藏:()科舉:染布郎之子的狀元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