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內,李漁正回味著收到一個絕世天才當半個弟子的喜悅,心情極佳。
聽到敲門聲,他有些疑惑,這個時辰,會是誰來?
他踱步過去,拉開院門,看到門外站著的人,不由得一愣。
“王學正?稀客啊,什麼風把你給吹來了?”
李漁臉上掛著客氣的微笑。
王瑞連忙躬身行禮:“晚輩王瑞,見過李探花。”
“冒昧來訪,還望先生海涵。”
“哪裡哪裡,快請進。”
李漁將他讓進院內,兩人在石桌旁坐下。
小童奉上茶水。
兩人寒暄了幾句天氣和官學的近況,王瑞便有些按捺不住了。
他知道,對付李漁這種老狐狸,繞圈子沒用,必須開門見山,用實實在在的利益打動他。
“李探花,”王瑞放下茶杯,神情變得無比鄭重,“晚輩今日前來,是有一事相求。不,應該說,是為了一個孩子的前途而來。”
李漁眼皮一抬,心中已然猜到了七八分,卻故作不知:“哦?王學正但說無妨。”
“晚輩想收宋河為唯一的親傳弟子!”
王瑞一字一頓,擲地有聲。
此言一出,空氣仿佛都凝固了。
李漁端著茶杯的手,在空中停頓了一瞬,隨即若無其事地抿了一口,沒有說話。
王瑞知道,必須下猛料了。
他沉聲道:“先生,我知道您愛才心切,已經為宋河賜字。但請恕晚輩直言,您久離朝堂,於經學詩賦上,自然是大家。”
“可科舉之路,終究要落到‘策論’二字上!這需要洞悉時政,揣摩上意,更需要有門路接觸到最新的邸報和考官的喜好!”
“晚輩不才,忝為學正,與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的幾位大人都有些交情。家父也曾與京中幾位禦史同科。”
“若宋河拜我為師,晚輩敢保證,他能看到整個青州、乃至整個山東行省都看不到的內部策論評點!”
“我王家數代人積累的藏書,尤其是關於曆科策論題解的孤本,也願為他一人儘數開放!”
“晚含可以向您保證,三年之內,助他中舉!十年之內,讓他有機會去爭一爭那狀元之位!”
王瑞的話,一句比一句更有分量,一句比一句更具誘惑力。
這已經不是單純的收徒了,這是在用一個家族的全部人脈和資源,去鋪就一條通往青雲的康莊大道!
饒是李漁,聽完這番話,也不由得麵露猶豫之色。
他不得不承認,王瑞說的是事實。
他能給宋河的,是文人的風骨,是學問的根基。
但王瑞能給的,是更現實,更直接的官場助力。
如果從宋河的前途考慮,拜王瑞為師,似乎……確實是更好的選擇。
李漁沉默了片刻,抬頭看向了宋河。
“子淵,”李漁緩緩開口,將這個難題拋給了他,“王學正的一片愛才之心,拳拳可見。此事關乎你的前程,你自己……來做決斷吧。”
王瑞的目光,也瞬間鎖定了宋河,眼中充滿了期待。
他相信,任何一個有野心的讀書人,都無法拒絕他開出的條件。
喜歡科舉:染布郎之子的狀元之路請大家收藏:()科舉:染布郎之子的狀元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