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子躺在床上,腦海中不斷回想著蒼雲子的話語,難怪他能養出“魍煞”這種百年難遇的怪物,那拜仙台下的極陰之地,便是一個巨大的鼎爐,“煞”這種東西放在裡麵,即使是修成真身也毫不誇張。
至於長生不老,丹霞子則有些嗤之以鼻,縱觀古今中外曆史,長生不老之說向來都隻是一種美好的暢想罷了,從來都沒有聽說過哪個人能真正將此實現,即使是古代權傾天下的皇帝,竭全國之力,也難逃生老病死之折磨,不過既然蒼雲子有求於自己,希望自己能隨他進入洞穴之中獲取寶藏,那麼何不將計就計趁此機會將其一網打儘。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丹霞子當天便跟隨著蒼雲子來到了拜仙台之下,然而就在他看到眼前一幕之後,原本隻是抱著為道門除一毒瘤的心態也開始發生了變化。
隻見日本人將一群群手無寸鐵的中國老百姓用鐵鏈拴在一起,然後像趕鴨子一樣一批一批的趕入洞穴之中,伴隨著一聲聲慘叫響起,洞外的人們頓時嚇的麵色慘白全身發抖,畏縮不前的人們被日本人用槍托砸倒在地上,隨後又用槍口指著命其站起來。
當洞內慘叫聲徹底結束之後,便有一群身穿白色防化服的日本兵進入洞中,將一具具全身布滿傷痕皮膚已經變得烏青的屍體抬了出來,裝上卡車後運向遠方。
回想起來時路上遇到的成群結隊的卡車,丹霞子瞬間雙眼便充滿了血絲,無儘的怒火自胸中燃起,恨不得當場將這些喪儘天良的日本畜生給碎屍萬段,然而理智卻告訴他此刻要保持冷靜。
看著靈慧之中煞氣繚繞的屍體,丹霞子心中突然有過一絲明悟,原來日本人其目的並不是為了殺人,而是想以人體為載體,將煞氣儲存其中,從而運往他處,實現他們打造超級士兵的計劃。
賊寇亡我之心不死,而作為一名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丹霞子豈能讓他如願,恰巧此時明道宮外的幾根盤龍柱引起了他的注意,片刻之間,一個能讓所有日寇喪生於此的計劃在腦海之中油然而生。
為了保證計劃的可行性,丹霞子立即以密信的方式告知了武當派張雋淑真人,此人乃武當派第十九代弟子,一身道法深得掌教真人真傳,其武藝更是高超,是丹霞子年幼遊習武當時的好友,論起輩分,若要從其祖師張真人那輩論起,丹霞子應該稱其一聲師叔。
此時的張雋淑真人正在江浙一帶敵後戰場活動,一接到丹霞子的密信,便帶著座下兩名弟子趕來,經過詳細商議,決定由張真人及兩名弟子於明道宮外圍以八根盤龍柱為陣基,布“赤陽陣”,此陣乃“聚陽陣”的加強版,是武當之絕學陣法,而丹霞子則進入洞中,以雷霆之力將其引發,為此,丹霞子還特創了一個名曰“怒雷陣”的陣法,其實說白了就是將掌心雷以陣法的形式表現出來,其威力也大大增強。
熟悉道法的人都知道,“聚陽陣”以雷力激發,便會形成“瀝陽劍”,然而普通的“瀝陽劍”卻隻針對死物有效,對於活物,也僅僅是陽氣爆發後的那麼一點震波,根本不足以致命,但此刻由於洞內陰氣彌漫,已逐漸形成了極陰之地,倘若是如此巨大號的“瀝陽劍”砸下去,那可不是一加一等於二那麼簡單,在極陽與極陰的相互碰撞之下,其產生的威力不亞於數十顆大口徑榴彈炮同時發生爆炸,而且更加恐怖的是,在爆炸的那一瞬間,方圓百米之內的陰靈陽魂將會被消滅的一乾二淨。
這個計劃對於丹霞子可以說是極其凶險的,畢竟“瀝陽劍”可不會分辨善惡,稍有不慎便會落得形神俱滅的下場,雖說此去九死一生,然大丈夫生於世間有所為有所不為,雙方都心照不宣的不願將此事提及,眾人所能做的也是反複在心中推敲,以免出現紕漏。
很快便到了丹霞子進洞的時日,說實話,在踏進洞之前丹霞子心中不免有些忐忑,畢竟在他之前,進洞之人沒有一個能夠活著走出來的。
丹霞子定了定神,眼神向拜仙台外麵看去,靈慧中一道金黃色光柱衝天而起直插雲霄,他知道是張雋淑已經開始行動了。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
探虎穴兮入蛟宮,仰天呼氣兮成白虹。
想起腳下破碎的山河,丹霞子緊了緊握在手中的寶劍,毅然決然的朝洞內走去。
雖說早有心理準備,但洞內的情況依舊是讓其大吃一驚,濃鬱的陰氣撲麵而來,腰間的“?”符瞬間便被引燃,無奈之下,丹霞子隻能以身為陣,固守靈台,方才抵禦住陰氣入體帶來的不適。
然而此刻危險才剛剛來臨,一隻隻“魑蠡”接二連三的出現在眼前,有道是雙拳難敵四手,饒是丹霞子道法再怎麼高深,也隻能倉皇逃命,好在這通道並不是很長,很快便到了內室之中。
丹霞子飛身度過吊橋,而身後的“魑蠡”卻似乎是懼怕什麼東西一般,畏縮在吊橋儘頭不敢上前,丹霞子見狀心中長舒了一口氣,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怒雷符”,以四象八卦之方位將其用飛刀釘在了四周的岩壁之上。
眼見大陣已成,就在丹霞子準備運功行氣,準備一舉將其激發時,腦袋突然傳來一陣眩暈,丹霞子穩住險些栽倒的身體,細查之下才發現,原來是方才與“魑蠡”纏鬥時不慎被抓傷,看著已經發黑的指甲蓋大小的傷口,此時陰毒已至心脈,神仙也難救了!不僅如此,心脈受損之下的丹霞子再也沒有能力激活大陣,數月運籌功虧一簣,時也!命也!也罷,丹霞子一聲長歎,最終坐化在了這拜仙台之下。
“回望神州,有寇自東來,廈之將傾,吾雖布衣之身,然誠與為國儘綿薄之力,雖死不足道哉!
本是浮萍言微輕,
身既死亦神以凝,
艱難險阻家國事。
魂歸泉台望三清。
陳伯正丹霞子絕筆。”
喜歡驚雪:中華異事錄請大家收藏:()驚雪:中華異事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