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羅紀時代般的酷熱與潮濕,催生的並非隻有猙獰的巨獸與致命的植物,在這片被強行扭曲的自然法則下,一些意想不到的、微小卻堅韌的生機,也在頑強地迸發,並很快被求生欲極強的人類所發現和利用。
青囊城的科學家們,在與“工巧”戰團的緊密合作下,成功篩選並培育出了幾種奇特的共生型熒光苔蘚和真菌。這些變異生物在吸收城內經過處理的有機廢料生活汙水、廚餘垃圾等)和特定頻率的低功耗光照後,不僅能高效地分解廢物、淨化空氣,還能散發出穩定而柔和的冷光,並且其新陳代謝過程本身還能吸收周圍環境的熱量,起到局部降溫的作用!
一個名為“螢火生態循環係統”的創意應運而生。
很快,在青囊城的主要交通乾道兩側、大型公共區域的牆壁上、甚至許多居民樓的外立麵和內部通道中,開始大規模鋪設這種特製的、內部有營養液循環的淺槽,裡麵茂密地生長著這些散發著淺藍色、淡綠色或乳白色柔和光暈的苔蘚和真菌。它們如同一條條流淌在鋼鐵城市血管中的、散發著夢幻般光芒的河流,不僅提供了基礎的道路照明,極大節省了能源消耗,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局部環境的溫度,改善了空氣質量。
夜晚的青囊城,不再完全依賴於稀疏且耗能的應急照明燈。這些天然的、呼吸著的“螢火”照亮了人們腳下的路,也仿佛照亮了灰暗壓抑的心靈。孩子們對這些發光的苔蘚尤為著迷,常常好奇地趴在培養槽邊,一盯就是好久,甚至給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發光菌落起各種充滿想象力的名字。
對於下一代的培養與心靈嗬護,即使在如此極端惡劣的末世環境下,也從未被青囊城的守護者們遺忘。由於外部環境危險且內部空間與資源緊張,傳統的學校教育模式無法運行。但“知識的傳承”與“心靈的塑造”以另一種更加靈活、更加堅韌的方式延續著。
由一些退休的老教師、學者、工程師以及各行各業的專家自願組成的“知識傳承誌願隊”,在各個相對安全的公共區域如圖書館舊址、大型納涼點、甚至某條寬闊的螢火走廊)開設“流動課堂”。課程內容包羅萬象:經驗豐富的老工程師講述著基礎的機械原理和維修技巧,教大家如何維護日常設備;植物學家耐心地教人們辨認有限的幾種可食用植物和安全的種植方法;曆史學者則竭儘全力,用殘存的記憶和資料,向孩子們描繪著災變前那個豐富多彩的文明世界;甚至還有休整的戰士,前來傳授最基礎的防身術和野外生存要點。
沒有固定的教室,沒有統一的教材often是手抄的殘頁、拓印的圖紙、或者純粹的口耳相傳),often就在螢火幽幽的走廊角落、寒霜區邊緣的涼意中、或者某處屋頂農場的蔭蔽下,一群年齡不一的孩子和甚至一些成年人,圍坐在一起,如饑似渴地吸收著這些寶貴的知識。學習條件無比艱苦,但那些凝視著老師、閃爍著求知光芒的眼睛,比任何螢火都要明亮。
藝術與娛樂,則以最原始、最純粹的方式存續下來。有人用廢墟中撿來的廢棄金屬片和線纜,製作成簡易的風鈴,掛在窗邊,聽著風吹過時發出的叮咚聲響,仿佛古老而遙遠的音樂;有人收集各種顏色的植物汁液、礦物粉末甚至是安全的工業染料,在允許的牆壁上繪製出簡陋卻充滿生命力的壁畫:描繪著綠色的田野、藍色的天空、金色的太陽、手拉手的人們…那是深埋於心底的、對美好世界的記憶與渴望。夜晚的納涼集會上,口琴聲、簡單的合唱、甚至是圍成一圈進行的拍手遊戲,都能帶來短暫卻真誠的歡笑聲,驅散心頭的陰霾。
在這片生存資源匱乏、未來懸於一線的殘酷土壤上,童真與希望,依舊找到了綻放的方式。孩子們會用冷卻的泥巴捏出小動物的形狀,儘管那些動物可能早已變異得麵目全非;他們會小心翼翼地將一點點熒光苔蘚的碎片裝進透明的玻璃瓶裡,做成小小的“夢幻燈籠”,寶貝似的捧在手裡;他們會圍著那些見多識廣的老人,睜大眼睛聽著那些關於“以前的世界”裡汽車、飛機、動物園和甜冰淇淋的奇幻故事,小小的臉龐上寫滿了向往與好奇。
這種純真的視角與不拘一格的想象力,有時甚至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發現。那個名叫小石頭、曾經飽受濕疹困擾的孩子,在一次屋頂農場玩耍時,偶然發現了一種之前一直被當作雜草清理掉的紫色小野花,它的汁液塗抹在皮膚上,竟然能有效緩解蚊蟲叮咬後的紅腫瘙癢。這個看似不起眼的發現,經過白梔醫療團隊的初步驗證和提純實驗後,很快被製成簡易的藥膏,推廣開來,解決了困擾許多居民的皮膚問題。
生活是苦的,基調是灰暗的,壓力是無時無刻不在的。但在苦悶與掙紮的縫隙中,人們用互助、智慧、以及對美好生活最本能的渴望,頑強地釀造著點點滴滴的甜。這些細微的溫暖與閃光,如同黑暗森林中的螢火蟲,光芒雖弱,卻足以照亮彼此的臉龐,溫暖彼此的心靈,給予所有人繼續堅持下去的勇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
醫療中心內,季青瑤那片混沌狂暴的意識深海,似乎也受到了一絲外界這些微弱卻持續存在的“螢火”的感染。
在那片充斥著冰冷星辰湮滅、詭異蟲群蟄伏、戰爭回響悲鳴和痛苦記憶碎片的精神風暴中,偶爾,會極其短暫地閃過一些截然不同的、細膩而溫暖的畫麵碎片:
一抹柔和的、淡藍色的光暈,如同母親溫柔的懷抱,輕輕環繞…孩子們模糊卻無比歡快的、銀鈴般的笑聲,穿透層層迷障…濕潤泥土的清新氣息和植物葉片特有的芬芳,悄然彌漫…還有…一種混合著草藥淡淡清苦和食物溫暖氣息的、複雜卻令人安心的、類似於“家”的味道…
這些細微的、正向的感官碎片,如同投入狂暴海洋中的一片片羽毛,輕盈卻頑強。每當它們浮現時,季青瑤那通常劇烈波動的腦電活動圖譜上,會出現短暫的、難得的平緩區間,她那雙在眼瞼下快速顫動的眼球會稍微平靜,緊蹙的眉頭也會微微舒展。
顧淩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些微妙的變化。他來看望她時,除了例行講述城市的大事和戰況,開始有意識地帶來更多充滿生活氣息的“小禮物”:一小瓶精心采集的、在幽暗中散發著朦朧藍光的熒光苔蘚;一枚從屋頂農場收獲的、圓潤可愛如紅寶石般的櫻桃蘿卜;甚至是一張由孩子們塗鴉的、線條稚拙卻用色大膽明亮的畫,畫上是手拉手的小人、發光的城市和微笑的太陽。
他將這些小小的物件輕輕放在她的床頭櫃上,低聲地、耐心地向她講述它們的來曆。
“…這是小石頭那孩子…特意讓我帶給你的…他說季青瑤姐姐一定會喜歡…”“…這是‘螢火走廊’第三區新培育出的品種…晚上看起來…像星星落在了地上…”“…這是孩子們畫的…他們說…這是我們的家…等你醒來一起看…”
他並不知道這些話語和物品能否真正穿透那厚重的意識壁壘,被她所感知。但他執著地、近乎虔誠地做著這一切,試圖用這些來自現實世界的、細微而美好的碎片,去一點點地錨定她那在混沌亂流中漂泊無依的意識,為她指引回歸的方向。
有時,在長時間的沉默陪伴後,他會俯下身,將額頭輕輕抵在她冰涼的手背上,緊閉雙眼,仿佛要通過這最直接的接觸,將自己全部的信念、力量與思念,毫無保留地傳遞給她。
“瑤瑤…外麵的世界…變得很陌生,很危險…有時候…讓人透不過氣…”“但還有很多人在努力…努力讓它變得好一點…哪怕隻是一點點…”“我們需要你…我需要你…”“彆在那個世界裡迷路…早點…回來…”
他的低語,是隻有他們兩人能聽見的祈禱與呼喚。精密儀器上,季青瑤的心跳頻率,在他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嗓音中,總會隨之出現一絲極其細微的、同步的加快,仿佛某種深藏的共鳴。
希望的螢火,或許微弱,卻從未熄滅。在這龐大無邊的黑暗與混亂麵前,每一個生命的掙紮、每一次智慧的閃光、每一份溫暖的傳遞,都擁有著不可忽視的重量,彙聚成照亮歸途的微光。
喜歡末世重生:國家爸爸求保護請大家收藏:()末世重生:國家爸爸求保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