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曆練在晨光中繼續。有了第一天的經驗,參與者們雖然依舊緊張,但已少了些最初的恐慌,多了幾分謹慎的探索欲。各小隊在護衛戰士的帶領下,開始執行更加複雜的任務:繪製詳細地形圖、采集特定樣本、設置簡易監測設備。
在這個過程中,跟隨父母或作為誌願者參加的孩子們,卻往往展現出與成年人截然不同的視角和行為模式。大人們往往帶著深深的警惕和恐懼,看待外界的一切都先假定為威脅。而孩子們,尤其是年紀較小的,在最初的害怕過後,好奇心往往能壓倒恐懼。
一個名叫豆豆的小男孩,在隊伍短暫休整時,注意力被一株長在岩石縫隙裡、散發著柔和藍光的小花吸引。那花朵形態奇異,花瓣如同微小的鈴鐺,隨著空氣流動輕輕搖擺。大人們隻是謹慎地記錄下位置,提醒大家不要觸碰。
但豆豆卻蹲在一旁,看了好久,甚至悄悄拿出自己的水壺,小心地倒了一點點水在花的根部,小聲說:“你渴嗎?給你喝一點。”
帶隊戰士本想製止,但被一位較年長的居民拉住,搖了搖頭。“讓孩子試試,隻要不直接接觸,應該沒事。”老工程師陳山輕聲說道,眼中帶著科學家的好奇。
令人驚訝的是,那株藍色小花在接觸到水滴後,光芒似乎微微亮了一瞬,花瓣的搖擺幅度也稍稍增大,仿佛在表達感謝。
“看!它喜歡!”豆豆驚喜地小聲叫道。
這一幕被頭盔攝像頭完整傳回指揮中心。楚望立刻指示:“記錄這個現象!可能是植物對水分的敏感反應,也可能是某種初級意識的表現。采集一點樣本回來研究,但要極度小心!”
在另一處,孩子們發現了幾隻被遺棄的、外殼破損的巨大甲蟲卵鞘。大人們一臉嫌惡,催促隊伍快走。“這些東西可能攜帶病毒,快離開!”
但幾個孩子卻圍在一起,小聲討論著裡麵的小甲蟲是不是死了,需不需要幫忙。他們當然不敢真的去碰,但那種自然而然的同情心,與周圍環境的殘酷格格不入。
“它們也是被迫變異的吧?”一個約莫十二歲的女孩輕聲說,“如果不是紅雨,它們可能還是正常的甲蟲。”
帶隊戰士沉默了片刻,最終沒有強行驅散孩子們,而是給了他們一分鐘的觀察時間,然後才命令繼續前進。
最引人注目的是妞妞。她腰上依舊彆著那個自製的、嗡嗡作響的“驅蟲器”,小臉上滿是認真。她似乎對外界那些奇形怪狀的小型生物格外感興趣。當一隻長著六條腿、覆蓋著絨毛、受驚後蜷縮成一團的小型生物突然從草叢中竄出,引起隊伍一陣緊張時,戰士們立刻舉槍瞄準。
“彆打它!”妞妞突然叫道,掙脫了媽媽的手,小心翼翼地向前走了兩步。她並沒有靠得太近,而是停了下來,從口袋裡掏出一小塊之前省下來的、沒什麼味道的營養膏,輕輕放在地上,然後慢慢後退,嘴裡還小聲嘟囔著:“你彆怕,我們不是壞人,這個給你吃,你快走吧…”
令人驚訝的是,那隻受驚的小生物似乎真的停止了顫抖,警惕地嗅了嗅空氣中的味道,然後快速叼起那塊營養膏,嗖地一下鑽回草叢消失不見了。
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護衛戰士。這完全超出了他們的認知。
“它…它好像聽懂妞妞的話了?”一個居民難以置信地小聲說。
帶隊戰士皺起眉頭,嚴肅地對妞妞和眾人說:“下次不許這樣!很危險!城外的東西絕對不能隨便喂食接觸!”
妞妞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但眼睛裡卻閃爍著一絲奇異的光彩。她似乎感覺到,那些看起來可怕的生物,並不全都是想傷害人的。
這些小插曲通過頭盔攝像頭傳回指揮中心,往往讓觀看著的參謀們哭笑不得,但也帶來了一些思考。
“孩子們的視角…很獨特。”一位年輕參謀感慨道,“他們似乎更傾向於...溝通?而不是直接毀滅。”
“天真!危險的天真!”一位老派軍官反駁,“城外任何一點仁慈都可能送掉性命!”
楚望卻若有所思:“不一定全是天真。你們注意看數據——當孩子們接近時,大多數小型變異生物的攻擊性讀數確實有所下降。特彆是那個帶驅蟲器的小女孩周圍,生物電信號顯示周圍生物會有短暫的‘困惑’狀態。”
顧淩看著屏幕上傳回的、妞妞試圖與那隻小生物“交流”的畫麵,目光深沉。他想起了季瑤之前提到的感知——某些生物可能並非完全受牧者控製,甚至可能有自己的意識。
“記錄所有這些異常現象,”顧淩最終下令,“但安全規程必須嚴格遵守。通知各小隊,不允許任何未經授權的接觸行為,但...觀察和記錄是被鼓勵的。”
季青瑤在短暫的休息間隙,也“看”到了這些畫麵。通過她的“生命回響”感知,她能模糊地感覺到,當妞妞試圖接近那隻小生物時,對方傳遞出的“恐懼”情緒確實在迅速減弱,甚至產生了一絲微弱的“好奇”和“困惑”。而周圍其他充滿攻擊性的生物,對妞妞似乎也...缺乏興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種模糊的猜想在她心中升起:也許孩子們的純真情緒,或者特定的頻率,能夠乾擾牧者網絡對低級變異生物的控製?但她無法確定。精神上的巨大消耗讓她無法長時間聚焦於這種細微的感知。
當天的曆練結束後,指揮中心特意召開了一次小結會議。令人意外的是,顧淩讓幾位心理學家和教育專家也參加了會議。
“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與這個新世界共存,”顧淩說,“也許我們從一開始就忽略了某些可能性。不是所有的變異生物都必然是敵人,也許有些是可以溝通、甚至共存的。”
李芸作為平民代表也參加了會議,她分享了小石頭回家後的興奮描述:“他畫了好多外麵看到的‘漂亮蘑菇’和‘發光花’,還問我們能不能在城裡也種一些...”
楚望展示了一些初步數據:“檢測顯示,某些植物確實會對人類情緒產生反應,特彆是平靜、友好的情緒。這可能是它們感知環境的方式。”
會議最終決定,在確保絕對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謹慎地開展一些“互動實驗”,觀察人類與變異環境之間是否可能存在除對抗外的其他關係。
孩子們這種發自本能的、未被末世殘酷完全磨滅的善意與好奇,如同投入死水中的微小石子,雖然未能立刻改變什麼,卻在一些人心中蕩開了細微的漣漪。或許,人類與這個變異世界的關係,並非隻有你死我活這一種可能?
但這個想法太過大膽,在當下,生存依然是壓倒一切的最高法則。曆練仍在繼續,更大的考驗,還在後麵。不過,一顆名為“理解”而非“毀滅”的種子,已經悄悄埋下。
夜幕降臨時,季青瑤站在觀測台上,望著城外那片黑暗而危險的世界,左手無意識地輕撫著腕間的銀鐲。她能感覺到,在那片充滿敵意的土地深處,似乎有什麼東西正在對這些微小的變化做出反應——不是憤怒,而是...好奇?
她搖搖頭,把這可能是過度疲勞產生的幻覺甩開。但那種感覺卻縈繞不去,如同遠方的微弱回聲,等待著被真正聽見的那一刻。
喜歡末世重生:國家爸爸求保護請大家收藏:()末世重生:國家爸爸求保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