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狩獵時代,第九十一天。
“昆侖號”啟航後的第三十一天。
73號錐形數據區域,第三維度與第四維度交界帶,“維度之瀑”。
“昆侖號”像一尾逆流而上的銀色巨鯨,以一種近乎神跡的姿態,衝破了那層由狂暴時空亂流所構築的最後屏障。
當艦體穿過那層無形的“薄膜”的瞬間,所有人都感覺到了一種奇異的“失重感”。那並非物理意義上的失重,而是一種更加玄妙的,來自“規則”層麵的變化。就好像一個常年生活在深海的生物,突然被拋到了空氣之中,周圍那沉重、粘稠、無處不在的壓力瞬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輕盈”與“自由”。
艦橋之外,那光怪陸離、充滿了毀滅氣息的混沌景象如同被按下了快退鍵的電影畫麵,迅速地向後倒退、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全新的,從未有任何地球生命親眼目睹過的壯麗星空。
這裡的宇宙背景不再是他們所熟悉的純粹的深邃之黑,而是呈現出一種瑰麗的、如同極光般緩緩流淌的暗紫色。遙遠的星辰似乎比在第三維度時更加明亮、也更加密集,它們不再是孤立的光點,而是被一縷縷肉眼可見的、如同蛛網般纖細的金色能量流相互鏈接著,構成了一幅宏大而又充滿了某種神秘秩序的宇宙織錦。
“我們……成功了……”
周宇航的聲音帶著一絲劫後餘生的嘶啞與無法抑製的激動。他看著舷窗外那片全新的天地,感覺自己就像哥倫布第一次看到美洲大陸的海岸線一樣,渾身的血液都在因為這偉大的“發現”而沸騰。
“成功了!我們真的成功了!”
短暫的寂靜之後,整個主艦橋爆發出了一陣壓抑不住的狂喜歡呼。趙磊一拳狠狠地砸在身旁的控製台上,發出一聲興奮的咆哮。蘇晴和葉知秋則緊緊地擁抱在了一起,喜極而泣。程宇更是誇張地將他的黑框眼鏡扔到了空中,像個孩子一樣手舞足蹈。
他們做到了!他們駕駛著這艘承載了人類文明所有希望的方舟,穿越了足以撕碎神明的宇宙天災,成功地抵達了一個全新的維度!這是人類這個種族自誕生以來,真正意義上踏出的,邁向更廣闊宇宙的第一步!這份足以被載入史冊的榮耀感與成就感,瞬間就衝散了連日來籠罩在所有人頭頂的悲傷與壓抑。
單星璿的臉上也露出了發自內心的燦爛笑容。她轉過頭,看向那個依舊靜靜地站立在信息沙盤前的身影,眼中充滿了無限的崇拜與愛意。她知道,如果沒有這個男人,他們所有人此刻早已變成了那冰冷時空亂流中的一縷塵埃。
陳默沒有參與眾人的歡呼。他隻是靜靜地看著舷窗外那片全新的星空,眼中閃爍著一種複雜的情緒,那是久彆重逢的懷念,是對物是人非的感慨,也是對未來挑戰的凝重。
他能清晰地感覺到,這個維度的“規則”更加活躍,空氣中遊離的靈能粒子濃度至少是第三維度的十倍以上。在這裡,一個普通的靈能者所能發揮出的力量將得到極大的增強,但同時,對於他們這些尚未完全適應新規則的“外來者”而言,這裡也充滿了未知的危險。
“不要高興得太早。”他的聲音不大,卻通過“阿賴耶識”係統清晰地傳入了每一個人的腦海,如同在沸騰的油鍋裡澆上了一盆冷水,瞬間就讓所有人都冷靜了下來。“我們隻是剛剛踏進了這片新世界的大門。對於這裡的原住民而言,我們是不請自來的‘入侵者’。而迎接‘入侵者’的,從來都不會是鮮花與掌聲。”
他的話讓眾人心中那剛剛燃起的狂喜之情迅速地冷卻了下來。是啊,他們雖然成功抵達了,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就安全了。恰恰相反,他們可能剛剛才從一個“新手村”,跳進了一個充滿了高級玩家的“pvp”區域。
“周宇航,趙磊。”陳默的聲音恢複了那種不容置疑的冷靜,“立刻對‘昆侖號’進行一次最全麵的艦體自檢。我需要知道在剛才那場風暴中,我們的‘骨骼’到底傷得有多重。同時,分析新維度的空間參數,重新校準我們的所有設備。”
“蘇晴,葉知秋。”他繼續下達指令,“監控能源核心的輸出狀態,確保它能適應這裡的能量環境。同時,對生態園區進行一次徹底的檢查,我不想看到我們的‘糧倉’因為‘水土不服’而出現任何問題。”
“程宇,‘亞當’。”他的語氣變得更加嚴肅,“立刻展開最高等級的隱秘偵察模式。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知道,我們現在到底身處何處,以及在我們周圍,到底隱藏著多少雙不懷好意的‘眼睛’。”
“林凡。”他最後接通了天使軍團的通訊,“讓所有兄弟們打起精神來。從現在開始,我們正式進入一級戰備狀態。我們的狩獵場,可能隨時都會變成彆人的狩——獵場。”
一道道簡潔而又高效的命令,通過“阿賴耶識”係統被迅速地傳達了下去。剛剛還沉浸在喜悅之中的十二宮執掌者們,立刻如同被重新上緊了發條的精密齒輪,迅速地回到了各自的崗位之上,開始緊張而又有序地工作了起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就是“阿賴耶識”係統的強大之處。它不僅僅是一個高效的通訊工具,更是一個強大的“意誌”放大器。它能將陳默那身為頂級指揮官的冷靜與決斷,直接“感染”到每一個與他鏈接的人,讓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摒棄所有多餘的情緒,進入最高效的工作狀態。
“昆侖號”這頭剛剛經曆了生死考驗的鋼鐵巨獸,甚至還沒來得及喘上一口氣,就在它新的主人的意誌之下,再次豎起了身上所有的尖刺,警惕地打量著這個對它而言充滿了未知與危險的全新世界。
斷裂的骨骼與初生的肌肉
主工程甲板,氣氛壓抑得仿佛能滴出水來。
“情況……比我們想象的還要糟糕。”周宇航看著麵前那巨大的艦體結構三維模型圖,他的聲音乾澀而又充滿了無力感。
那幅三維模型圖上,超過百分之四十的區域都被標注上了刺眼的紅色與黃色。紅色代表結構性損傷,黃色則代表金屬疲勞度超過了安全閾值。
“我們在穿越‘維度之瀑’的時候,艦體承受的瞬間空間應力撕扯,峰值超過了設計極限的五百倍。”周宇航指著模型圖上那幾道從船頭一直延伸到船尾的巨大紅色裂痕,“雖然‘蓋亞合金ii型’憑借其強大的自我修複能力勉強沒有讓我們當場解體,但是它的內部晶格結構已經被徹底破壞了。現在的‘昆侖號’,就像一個骨骼上布滿了無數細小裂紋的巨人。外表看起來還很強壯,但隻要再受到一次同等級彆的衝擊,它就會從內部徹底地粉碎。”
趙磊沉默地坐在一旁,他那張總是充滿了狂野與自信的臉上,此刻也寫滿了凝重。他知道周宇航沒有誇大其詞。他用手輕輕地撫摸著麵前一塊剛剛從受損區域切割下來的合金樣本。那塊曾經堅不可摧、連高斯步槍都隻能在上麵留下一個淺淺白印的超級合金,此刻卻像是被風化了的岩石,他隻是稍微一用力,那塊合金的邊緣就“哢嚓”一聲,掉下了一小塊碎屑。
“媽的……”他低聲地咒罵了一句。
這意味著,在完成徹底的修複之前,“昆侖號”將無法再進行任何高強度的機動,更不用說參與戰鬥了。他們現在真的變成了一頭擱淺的、毫無還手之力的巨鯨。
“修複它需要多久?”單星璿的聲音從他們身後的通訊器中傳來。作為代理議長,她正在彙總所有部門的情況。
“至少需要三個月。”周宇航給出了一個令人絕望的數字,“而且前提是,我們能找到一個絕對安全的,可以讓我們停靠下來進行大規模維修的‘港口’,以及……足夠替換掉那百分之四十受損結構的龐大材料。”
一個安全的港口?充足的材料?在這片危機四伏、人生地不熟的第四維度,這兩個條件中的任何一個都顯得如此的奢侈與不切實際。
“材料的問題……或許我們可以自己解決。”一直沉默的許琳,這位射手座的材料學女博士,突然開口了。她的麵前擺放著數十個高速運轉的分析儀器,正在對這個新維度的空間環境進行著深入的解析。
“我發現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她的眼中閃爍著一種屬於科學家的興奮光芒,“這個維度的空間中,充斥著一種我們從未見過的‘自由’能量粒子。我暫時將它命名為‘以太’粒子。這種粒子的性質非常奇特,它既不屬於物質,也不屬於純粹的能量,而是介於兩者之間的一種疊加態。它似乎就是構築這個維度物理法則的最基礎的‘磚塊’。”
“而更重要的是,”她抬起頭,看向眾人,“我發現,我們的‘蓋亞合金’,在接觸到這種‘以太’粒子之後,其內部的自我修複能力被激活了!雖然速度很慢,但它確實在自我修複!而且,如果我能找到一種方法,將大量的‘以太’粒子壓縮並注入到合金的晶格結構之中,理論上,我們甚至可以‘憑空’地‘打印’出全新的‘蓋亞合金’!”
許琳的這個發現,如同一道劃破了絕望夜空的閃電,讓所有人的眼中都重新燃起了一絲希望!
“你是說……我們可以利用這個世界的‘空氣’來修複我們的船?!”趙磊的眼睛猛地亮了起來。
“理論上是這樣。”許琳點了點頭,但她的眉頭很快又皺了起來,“但是,想要將那些無處不在卻又極其稀薄的‘以太’粒子進行高效的收集與壓縮,我們需要一個極其龐大、也極其精密的能量場聚合設備。而以我們現有的技術和材料,想要建造出那樣一個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