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背麵的射手座特殊材料實驗室,淩晨三點依舊燈火通明。許琳的團隊圍著一個直徑五米的抗熵合金錠,淡銀色的金屬表麵泛著細微的靈能光澤,內部嵌入的靈能共振層如同流動的星河,在特製的紫外線照射下顯露出複雜的紋路——這是用周宇航從蟹狀星雲帶回的中子星塵埃,混合蓋亞合金ii型與星核礦粉末熔煉而成的成品,也是聯軍目前最寄予厚望的防禦材料。
“最後一次檢測合金純度!”許琳戴著特製的靈能手套,指尖劃過合金錠表麵,檢測儀上的數值跳動著穩定在99.2,“中子星塵埃分布均勻,靈能共振層無斷裂,符合首測標準。周宇航,‘昆侖神盾’號的裝甲接口準備好了嗎?”
通訊器裡傳來周宇航爽朗的聲音:“早好了!金牛座團隊連夜改裝了主炮位的裝甲插槽,抗熵合金能直接對接戰艦的能源係統,就是有點沉——你們這合金密度是蓋亞合金ii型的1.5倍,得小心吊裝。”
許琳笑了笑,指揮工程師啟動反重力裝置:“放心,我們加了靈能減重層,吊裝時會啟動共振,重量能降低30。這次首測關係重大,‘昆侖神盾’號是聯軍的旗艦,要是抗熵合金能頂住熵能衝擊,後續所有戰艦都能批量換裝。”
兩小時後,抗熵合金被順利運抵“昆侖之巔”空間站的船塢。“昆侖神盾”號戰艦如同蟄伏的鋼鐵巨獸,停泊在巨大的船塢中央,艦體表麵的蓋亞合金ii型裝甲還殘留著之前與星空族保守派作戰的痕跡——幾道深黑色的熵能侵蝕紋路,如同醜陋的傷疤。周宇航的團隊早已在戰艦左舷的“昆侖神盾”裝甲區戰艦核心防禦部位)清理出插槽,當抗熵合金在反重力裝置的牽引下緩緩落下時,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對接開始!”周宇航大喊,手指在控製台按下確認鍵。合金與插槽精準咬合,戰艦的能源係統自動接入,靈能共振層瞬間亮起淡藍色的光芒,與戰艦的靈能屏障形成聯動。“裝甲接口密封完成,能源傳輸正常,靈能共振頻率匹配!”
許琳走到戰艦下方,抬頭看著覆蓋在“昆侖神盾”裝甲區的抗熵合金,眼中泛起激動的光芒。這是她團隊耗時一個月的心血——從最初的配方失敗,到周宇航冒著空間亂流運回中子星塵埃,再到加入星核礦粉末優化靈能共振層,每一步都充滿了挑戰。現在,終於到了驗證成果的時刻。
“程宇,啟動模擬熵能環境!”許琳對著通訊器喊道,“按實戰標準,注入0.5濃度的熵能,持續衝擊抗熵合金裝甲!”
“收到!蓋亞已構建模擬環境,熵能發生器準備就緒!”程宇的聲音傳來,船塢上方的環形裝置突然亮起暗紫色的光芒,一股冰冷的“無序”能量緩緩籠罩“昆侖神盾”號的左舷,如同阿紮戈爾的熵能潮汐降臨。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檢測儀的屏幕上——抗熵合金的防禦數值在熵能接觸的瞬間跳到85,隨後穩定上升,最終停留在92。裝甲表麵的靈能共振層泛起淡藍色的漣漪,將暗紫色的熵能牢牢阻擋在外部,沒有一絲滲透的跡象。
“成功了!”實驗室的工程師們歡呼起來,許琳也鬆了口氣,緊繃的肩膀終於放鬆。周宇航拍了拍她的肩膀:“我說你們肯定行!這合金比蓋亞合金ii型強太多了,之前0.3的熵能就能讓蓋亞合金崩解,現在0.5都紋絲不動!”
可歡呼聲還沒持續多久,程宇的聲音突然變得急促:“許琳,注意能耗數據!抗熵合金的能源消耗超出預算30,戰艦的複合能源核心已經開始過載!”
許琳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她衝到檢測儀前,屏幕上的能源曲線如同陡峭的山坡,從正常的20瞬間飆升到50,且還在緩慢上升。“怎麼會這樣?”她喃喃自語,手指快速滑動數據,“靈能共振層的能耗計算明明是20,加上合金本身的防禦需求,總能耗不該超過35……”
“是熵能的乾擾。”程宇的聲音傳來,蓋亞調出了熵能與合金的互動模型,“熵能在持續溶解靈能共振層的能量,為了維持防禦效果,合金不得不額外消耗能源補充共振層——這就像給堤壩漏水的地方不斷加水,能耗自然降不下來。”
許琳的心臟沉了下去。如果能耗問題不解決,抗熵合金根本無法量產——聯軍的能源本就因星核礦危機而緊張,一艘戰艦的裝甲能耗就超支30,要是幾十艘戰艦同時換裝,能源係統會直接崩潰。
“陳默總司令,我們需要張濤的幫助。”許琳立刻接通指揮室的通訊,“摩羯座團隊的能量場聚合裝置或許能解決能耗問題,他們之前能融合太陽能和靈能,說不定能優化抗熵合金的能源供應。”
指揮室裡,陳默正看著模擬測試的實時數據,眉頭緊鎖。能耗超支是他最擔心的問題,現在果然應驗。他立刻按下張濤的通訊按鈕:“張濤,立刻帶能量場聚合裝置前往‘昆侖神盾’號船塢,協助許琳解決抗熵合金的能耗問題——優先調配資源,不惜一切代價。”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收到!我們已經在調試裝置,預計20分鐘後抵達!”張濤的聲音沉穩,背景中傳來機械運轉的轟鳴聲。
摩羯座能源實驗室裡,張濤的團隊正圍著一台高三米的能量場聚合裝置忙碌。裝置主體是一個環形的能量核心,周圍連接著太陽能吸收板、靈能導管和星核礦能量槽——這是他們之前為跨維度能源中轉站研發的原型機,能將多種能源融合為“複合能源”,輸出穩定性比單一能源高40。
“把星核礦能量槽的純度調到98!”張濤對著工程師喊道,“蓋亞傳來抗熵合金的數據,它需要高頻靈能和星核礦能量的混合供應,太陽能隻能作為輔助。”
工程師們快速調整參數,星核礦能量槽中的淡綠色液體開始沸騰,與靈能導管中傳來的淡藍色能量在環形核心中交彙,形成一道藍綠交織的複合能源流。“能量混合完成,波動值0.2,符合傳輸標準!”
當張濤帶著裝置抵達船塢時,抗熵合金的能耗已經飆升到55,“昆侖神盾”號的能源警報開始閃爍。“快!連接合金的能源接口!”許琳迎上來,指著裝甲上的備用插槽,“直接用複合能源替代戰艦的單一供應,看看能不能降低能耗。”
張濤的團隊迅速行動,將能量場聚合裝置的輸出端接入抗熵合金的能源接口。當複合能源注入的瞬間,檢測儀上的能耗數值如同被按下了減速鍵,從55緩慢下降,最終穩定在15——不僅解決了超支問題,還比最初的預算能耗低了5。
“有效!”許琳興奮地喊道,屏幕上的抗熵合金防禦數值依舊穩定在92,靈能共振層的光芒更加凝實,“複合能源中的星核礦能量能直接補充被熵能溶解的共振層,不用額外消耗能源!張濤,你們太厲害了!”
張濤擦了擦額頭的汗水,露出笑容:“這是我們團隊一起優化的結果。之前蓋亞分析星核礦的能量特性時,發現它和熵能有‘中和共振’,能減少靈能的消耗——這次剛好派上用場。”他指著能量場聚合裝置,“我們還能進一步優化,把太陽能的占比再提高10,這樣能減少星核礦的消耗,緩解你們的能源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