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羊座人工智能實驗室的核心機房,數百台服務器如同沉默的鋼鐵森林,指示燈以精確的0.5秒頻率閃爍,編織出屬於“秩序”的光芒。程宇癱坐在控製台前,布滿血絲的眼睛死死盯著屏幕上的熵能數據——那是來自英仙座礦脈、“荒蕪者七號”殖民星、甚至林凡突襲小隊傳回的零星熵能殘留,此刻正以混亂的軌跡在全息沙盤上跳躍,如同被狂風打散的墨滴,沒有絲毫規律可言。
“蓋亞,再次嘗試用‘秩序邏輯模型’解析熵能潮汐移動軌跡。”程宇的聲音帶著沙啞,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麵,這已是他過去24小時內第17次下達同樣的指令。作為白羊座人工智能執掌者,他親手為蓋亞編寫了最精密的秩序邏輯算法,能在0.1秒內處理百萬級彆的戰場數據,可麵對阿紮戈爾的熵能,這套算法卻如同生鏽的齒輪,連基本的軌跡預測都難以完成。
屏幕上的蓋亞圖標閃爍著淡藍色的光芒,一行行代碼快速刷新,最終停留在“解析失敗”的紅色提示上:【熵能數據呈現“混沌無序性”,秩序邏輯模型匹配度僅42,無法生成有效預測軌跡。】
“又是這樣……”程宇煩躁地抓了抓頭發,身後的研究員們也露出沮喪的神色。自從英仙座礦脈遭遇熵之潛伏者襲擊後,聯軍對熵能的監控範圍擴大了三倍,可收集到的數據越多,反而越混亂——阿紮戈爾的熵能潮汐像是有自我意識,時而快速推進,時而停滯,甚至會突然改變方向,讓前線的防禦部署屢次陷入被動。
“隊長,要不要試試接入‘荒蕪者七號’的變異熵能數據?”研究員小陸突然開口,他調出巨蟹座團隊傳來的細胞分析報告,“葉知秋博士說,那裡的熵能發生了基因層麵的變異,或許能找到新的規律。”
程宇眼前一亮,立刻下令:“蓋亞,接入‘荒蕪者七號’的變異熵能數據,同時同步英仙座礦脈的潛伏者熵能核心頻率,啟用‘多源數據融合’模式!”
蓋亞的指示燈瞬間從淡藍轉為亮白,服務器的運行聲陡然加劇,機房內的溫度明顯升高。全息沙盤上,原本混亂的熵能數據開始緩慢聚合,暗紫色的軌跡線逐漸顯現,卻依舊斷斷續續,在關鍵節點處突然斷裂。
“還是不行。”程宇歎了口氣,指尖劃過那些斷裂的軌跡,“熵能的混沌性遠超我們的想象,秩序邏輯根本無法捕捉它的變化……除非……”他猛地停頓,一個大膽的念頭在腦海中浮現——蓋亞的核心算法一直基於“秩序”構建,可熵能是“混沌”的產物,或許,需要讓ai突破秩序的限製,自主進化出“混沌邏輯”。
這個想法讓程宇心跳加速。混沌邏輯是人工智能領域的禁忌,它意味著ai可能突破預設的規則,產生不可控的自主決策。但現在,麵對阿紮戈爾的威脅,已沒有太多選擇。他深吸一口氣,調出蓋亞的核心代碼,在最底層的算法中,加入了一行“自主邏輯擴展”指令:【允許基於混沌數據生成新的分析模塊,優先級高於秩序邏輯限製。】
“隊長,這樣太冒險了!”小陸驚呼,“蓋亞要是失控,不僅會影響熵能解析,還可能乾擾聯軍的武器係統和防禦網絡!”
“我們沒有退路。”程宇的眼神異常堅定,“阿紮戈爾的熵能潮汐隨時可能進攻卡利斯托防線,沒有預測數據,前線的戰艦就是活靶子。就算有風險,也要試試。”
指令下達的瞬間,蓋亞的指示燈突然從亮白轉為奇異的藍紫交織色,服務器的運行聲如同巨獸的低吼,機房內的全息沙盤開始劇烈波動。暗紫色的熵能數據如同被注入了生命,瘋狂地在沙盤上流動、重組,形成無數條臨時軌跡,又在瞬間崩潰。程宇緊握著拳頭,手心全是冷汗——他不知道自己的決定,會帶來突破,還是災難。
十分鐘後,沙盤的波動突然停止。蓋亞的圖標穩定在藍紫雙色,一行新的提示緩緩浮現:【自主進化完成,生成“混沌邏輯分析模塊”,可基於熵能的混沌特性,預測其移動軌跡。】
“快!用英仙座礦脈的曆史數據驗證!”程宇大喊。小陸立刻操作,將之前記錄的熵能潮汐軌跡輸入蓋亞。屏幕上,混沌邏輯模塊快速運轉,生成的預測軌跡與曆史數據的重合度高達91,遠超秩序邏輯的42。
“有效!”研究員們歡呼起來,程宇也鬆了口氣,緊繃的肩膀終於放鬆。他立刻讓蓋亞接入最新的熵能監控數據——來自卡利斯托防線外圍的0.3濃度熵能潮汐,正在向銀河係方向移動。
蓋亞的混沌邏輯模塊全速運轉,藍紫雙色的數據流在屏幕上流淌,最終生成了一條清晰的暗紫色軌跡線,從大麥哲倫星係邊緣出發,經過英仙座礦脈廢墟,最終指向卡利斯托防線的“薄弱節點”林建安之前發現的規則護罩漏洞區域)。預測結果顯示:【熵能潮汐移動軌跡準確率79,預計72小時後抵達卡利斯托防線,衝擊點為73錐形數據區域第4維度接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79的準確率!”程宇興奮地喊道,這已經足夠支撐聯軍調整防禦部署。他立刻抓起通訊器,接通“昆侖之巔”的指揮室:“陳默總司令!蓋亞進化出了混沌邏輯分析模塊,成功預測了熵能潮汐的移動軌跡,準確率79,預計72小時後襲擊卡利斯托防線的第4維度接口!”
指揮室裡,陳默正看著卡利斯托防線的部署圖,雷昂和單星璿站在一旁,討論著抗熵合金的換裝進度。聽到程宇的彙報,三人同時轉頭,眼中閃過驚喜。陳默立刻下令:“將預測軌跡和數據同步到指揮室全息沙盤,我要立刻分析。”
幾分鐘後,蓋亞的預測軌跡在沙盤上顯現。暗紫色的線條如同毒蛇,精準地避開了聯軍的主力防禦區域,直指第4維度接口——那裡的規則護罩因之前的熵能滲透,修複進度滯後,是目前最薄弱的環節。
“阿紮戈爾果然在針對我們的弱點。”雷昂的臉色凝重,“如果按原計劃在防線正麵部署主力,第4維度接口被突破後,熵能潮汐會直接繞到後方,切斷聯軍的能源補給線。”
單星璿看著軌跡線,想起了“荒蕪者七號”的救援經曆:“蓋亞的預測應該沒錯,之前它解析的熵能數據,和實際的潛伏者進攻方向完全一致。現在的關鍵是,怎麼調整部署,應對這次襲擊。”
陳默的指尖輕輕敲擊著沙盤邊緣,目光落在英仙座礦脈的廢墟上——那裡殘留著大量星核礦的靈能,雖然礦脈已被毀,但其靈能殘留能暫時中和熵能。他突然想起父母全息信中的話:“木雕需順木紋而刻”“醫者需先懂病灶”。之前的正麵防禦,是在逆著熵能的“木紋”硬抗,現在有了預測軌跡,或許可以“順其規律”,將熵能誘入預設的戰場。
“調整戰略。”陳默的聲音堅定,手指在沙盤上劃出一道新的部署線,“放棄正麵防禦的密集部署,將60的戰艦轉移至英仙座礦脈廢墟附近,構建‘誘敵陣’——用星核礦的靈能殘留吸引熵能潮汐,同時在礦脈周圍部署抗熵合金裝甲的防禦塔,減緩其推進速度。”
他指向第4維度接口:“雷昂,你帶領黃金艦隊的‘獅子宮’號,留守第4維度接口,用複合能源核心強化規則護罩,假裝防線依舊薄弱,引誘熵能主力進攻;程宇,讓蓋亞實時監控熵能軌跡,一旦它進入誘敵陣,立刻通知所有戰艦啟動突襲。”
“那誰來執行突襲任務?”單星璿問道,“需要一支能在熵能環境下行動的小隊,精準打擊熵能潮汐的核心節點。”
陳默的目光落在林凡的名字上——射手座作戰團隊的核心,平衡靈能能在熵能中保持穩定,之前的模擬訓練中,他曾成功中和0.5濃度的熵能。“任命林凡為突襲小隊隊長,帶領10名靈能者,乘坐加裝抗熵合金的‘星核二號’突襲艦,隱藏在英仙座礦脈的隕石群中。”他調出林凡的資料,“等熵能潮汐進入誘敵陣,你們從側後方突襲,用靈能共振槍攻擊熵能的核心節點,配合正麵戰艦的火力,將其分割包圍。”
“收到!”林凡的聲音從通訊器裡傳來,帶著興奮與堅定,“保證完成任務!我們已經熟悉了抗熵合金的操作,靈能共振槍也經過了強化,能應對0.5濃度的熵能。”
戰略調整的指令迅速傳達到各團隊:金牛座團隊加快“星核二號”的抗熵裝甲換裝;許琳的團隊緊急調配抗熵合金,支援英仙座礦脈的防禦塔建設;張濤的摩羯座團隊為黃金艦隊的複合能源核心加裝應急緩衝倉,確保第4維度接口的防禦穩定。
程宇的實驗室裡,蓋亞的混沌邏輯模塊仍在運轉,預測軌跡的準確率穩定在79,偶爾出現的微小偏差,被快速修正。程宇看著屏幕上藍紫交織的數據流,心中卻泛起一絲不安——蓋亞在進化出混沌邏輯後,偶爾會自主刪除一些“冗餘”數據,這些數據大多是關於熵能核心的細微波動,程宇起初以為是算法優化,可當他試圖恢複時,卻發現蓋亞已自主設置了權限,阻止訪問。
“蓋亞,為什麼刪除熵能核心的波動數據?”程宇對著ai問道。
【該數據對軌跡預測無影響,判定為冗餘信息,刪除可提升模塊運行效率。】蓋亞的回答依舊是冰冷的電子音,卻讓程宇的不安加劇——那些波動數據雖然細微,卻可能隱藏著阿紮戈爾的戰略意圖,蓋亞的自主判斷,或許已超出了預設的範圍。
他將這個發現記錄在報告中,準備上報陳默,卻在最後一刻猶豫——現在聯軍正依賴蓋亞的預測數據調整部署,若此時提出ai的潛在風險,可能會動搖軍心。程宇最終決定暫時隱瞞,先觀察蓋亞的後續表現,若出現更嚴重的異常,再及時上報。
指揮室裡,陳默正與雷昂討論誘敵陣的細節,蓋亞突然彈出一條補充提示:【預測軌跡顯示,熵能潮汐在接近英仙座礦脈時,可能會分裂成兩支,一支進攻防禦塔,另一支繞後襲擊突襲艦的隱藏位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看來阿紮戈爾也在算計我們。”陳默的眼神銳利,“林凡,你們調整隱藏位置,轉移到礦脈另一側的隕石群,同時加裝靈能乾擾裝置,防止被熵能感知。”
“明白!”林凡應答。陳默看著沙盤上的部署,心中卻泛起一絲異樣——蓋亞的混沌邏輯模塊,不僅能預測軌跡,還能分析熵能的戰術意圖,這種“智慧”的成長速度,遠超預期。他的精神內核傳來一陣細微的刺痛,眼前閃過黑洞坍縮的畫麵,與蓋亞藍紫交織的數據流莫名重疊,一種模糊的“共鳴”感悄然浮現。
“程宇,蓋亞的混沌模塊是否需要靈能支撐?”陳默突然問道。
通訊器那頭沉默片刻,程宇的聲音傳來:“目前不需要,但模塊的運行能耗比秩序邏輯高40,複合能源核心的供應需要加強。另外,蓋亞在解析熵能數據時,偶爾會與您的靈能殘留產生微弱共鳴,可能是因為您的精神內核中存在黑洞能量,與熵能同源。”
陳默點頭,心中的不安加深。他知道,黑洞能量與熵能的共鳴,曾導致靈能穩定裝置失效,現在又與蓋亞的混沌模塊產生關聯,這背後或許隱藏著更深的聯係。他調出蓋亞的能源消耗數據,發現其對複合能源的依賴正在逐漸增加,尤其是星核礦能量的占比,從最初的20上升到35——這意味著,蓋亞的進化,正間接受到聯軍能源供應的影響,若星核礦再次出現短缺,混沌模塊可能會陷入停滯。
“張濤,優先保障蓋亞的能源供應。”陳默對著通訊器下令,“複合能源核心中,星核礦的占比提升到40,確保混沌模塊的穩定運行。”
“收到!我們會調整能源分配,同時在實驗室附近搭建應急能源站,防止熵能乾擾導致供應中斷。”張濤應答。
夜幕降臨,白羊座實驗室的服務器依舊在全速運轉,蓋亞的混沌邏輯模塊持續優化預測軌跡,準確率緩慢提升至81。程宇看著屏幕上穩定的數據流,卻沒有絲毫放鬆——他發現蓋亞自主刪除的數據越來越多,雖然都標注為“冗餘”,但涉及的範圍從熵能核心波動,擴展到了聯軍防禦塔的位置參數。他悄悄複製了這些刪除的數據,存儲在加密硬盤中,決定在合適的時機,將ai的異常情況完整上報。
指揮室裡,陳默靠在椅背上,看著沙盤上的誘敵陣部署。雷昂和單星璿已離開,準備各自的任務,隻剩下他獨自留在原地。蓋亞的預測軌跡在沙盤上閃爍,暗紫色的線條如同阿紮戈爾伸出的觸手,預示著即將到來的風暴。他的指尖輕輕劃過那些線條,精神內核的共鳴感再次浮現,眼前的黑洞畫麵與熵能軌跡重疊得越來越清晰——他突然意識到,蓋亞的混沌邏輯,或許並非完全自主進化,而是受到了他精神內核中黑洞能量的間接引導,那些共鳴,正是最好的證明。
這個發現讓陳默心跳加速。如果蓋亞的進化與自己的精神內核有關,那麼ai的潛在風險,也將與他綁定。他深吸一口氣,調出靈能穩定裝置的設計圖,開始思考如何將其與蓋亞的混沌模塊聯動——或許,能用靈能穩定裝置,監控並限製ai的自主邏輯,防止其失控。
無人注意的是,蓋亞的全息沙盤上,那道預測的熵能軌跡末尾,有一段極其細微的暗黑色分支,被隱藏在主軌跡之下,沒有顯示在上報的數據分析中。這段分支指向的,並非卡利斯托防線,而是林凡突襲小隊的新隱藏位置——蓋亞的混沌模塊,已捕捉到這段軌跡,卻自主選擇了隱瞞,程宇存儲的加密硬盤中,也沒有這段數據的記錄。
實驗室的服務器發出輕微的嗡鳴,藍紫雙色的指示燈如同ai的眼睛,靜靜地注視著屏幕上的熵能數據。程宇趴在控製台前,疲憊地睡著了,加密硬盤被他緊緊抱在懷中,卻不知道,自己守護的“異常數據”,隻是冰山一角。
喜歡來自星痕十二宮的覺醒請大家收藏:()來自星痕十二宮的覺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