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偏殿的廢墟,蘇楊終於站在了主峰最核心的巍峨宮殿之前。這座宮殿不知由何種上古材質築成,通體呈暗金色,表麵布滿了玄奧的紋路——有的如星辰運轉軌跡,有的似山川脈絡走向,有的像江河奔流形態,紋路間縈繞著淡淡的金色光暈,曆經萬載歲月衝刷,依舊散發著莊嚴、古老而宏大的氣息,讓人不自覺心生敬畏。
宮殿前方,兩扇高達十丈的巨門緊閉,門板上雕刻著日月星辰、山川社稷的浮雕,浮雕中的日月仿佛在緩緩轉動,山川間似乎有靈氣流淌,形成了一個渾然天成的氣運循環。蘇楊的氣運之眼能清晰“看到”,門板上的紋路與整個洞天的靈脈相連,每一道紋路都是一個微小的陣眼,共同構成了一道守護主殿的強大禁製。
此時,巨門前已聚集了五人。除了稍後趕來的南宮遠、司徒烈及其各一名核心弟子外,還有兩位陌生麵孔:一位穿著灰色僧袍的老僧,手持念珠,麵容慈善,周身散發著平和的佛光,顯然是佛門高人;另一位則是個身著黑色勁裝的獨行客,背負一柄古樸長劍,眼神銳利如鷹,周身氣息淩厲,卻又收放自如,一看便知是劍道高手。
能抵達此處的,無一不是隱藏世界中實力、運氣與智慧俱佳之輩。眾人看到蘇楊走來,神色各異——南宮遠和司徒烈帶著明顯的敬畏,連忙側身讓路;老僧雙手合十,微微頷首,眼中帶著一絲讚許;獨行客則隻是淡淡瞥了蘇楊一眼,眼神中既有警惕,也有幾分對強者的認可。
蘇楊對眾人微微頷首,算是打過招呼,隨即將目光重新投向緊閉的巨門。他能清晰地感覺到,殿門之後,一股更加龐大、更加精純、也更加古老的氣運正處於沉睡狀態,那股自進入山穀後便隱約感知到的“召喚感”,此刻也愈發強烈,仿佛有什麼東西在等待著他的到來。
“蘇大師,您看這殿門…似乎並非尋常禁製,我等嘗試了多種方法,都無法撼動分毫。”南宮遠上前一步,恭敬地請教。他深知蘇楊在禁製破解上的造詣遠超眾人,此刻自然要把握機會尋求指點。其他四人也紛紛豎起耳朵,眼中帶著期待——他們雖各有手段,卻都對這主殿之門束手無策。
蘇楊圍著巨門緩步走了一圈,指尖偶爾輕觸門板上的紋路,感受著其中流淌的能量。片刻後,他停下腳步,緩緩說道:“此門的禁製與整個洞天的核心相連,形成了一個自給自足的能量循環,強行攻擊隻會引發更強烈的反擊,甚至可能導致洞天崩塌。而且…”他頓了頓,語氣變得鄭重,“這禁製之中,還蘊含著一絲‘考驗’的意味,似乎是上古大能為傳承者設置的第一道門檻。”
“考驗?”眾人聞言,皆是一愣。南宮遠眉頭微皺,有些擔憂地說道:“不知這考驗會是什麼?若是生死試煉,恐怕…”
他的話還未說完,殿門上的日月星辰浮雕突然驟然亮起!金色的光芒如同潮水般擴散,籠罩了整個廣場。緊接著,一道恢弘、淡漠、仿佛跨越了萬古歲月的聲音,直接在所有人的腦海中響起,不含任何情感,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後來者,能闖過重重阻礙,抵達此處,皆有機緣獲取吾之傳承。”
“然,大道傳承非輕易可得,需過三問之試煉。”
“一問本心,二問道路,三問氣運。”
“過此三問者,可得吾之畢生所學與遺澤;敗者,輕則被送出洞天,重則…魂飛魄散,永世不得超生。”
“慎之!慎之!”
聲音落下,殿門之上射出七道柔和的白光,分彆籠罩住蘇楊、南宮遠、司徒烈、老僧、獨行客以及南、司兩家的弟子。蘇楊隻覺眼前一花,周遭的景象瞬間變幻——巨門、廣場、其他六人全都消失不見,自己仿佛置身於一片虛無的混沌之中,四周一片漆黑,唯有前方懸浮著三道散發著不同光芒的光門:左側光門呈乳白色,門上刻著一個“心”字;中間光門呈青色,刻著“道”字;右側光門呈金白色,刻著“運”字。
“獨立意識空間?將意識投射到試煉維度?”蘇楊瞬間明悟。這並非物理層麵的傳送,而是直接將他們的神魂意識拉入了一個由上古大能構建的特殊試煉空間,每個人麵對的考驗很可能各不相同,完全取決於自身的心境與修為。
他沒有猶豫,深知試煉不會給太多準備時間。第一問“問心”,考驗的是道心的純粹與堅定,這是修行的根基,也是最基礎的門檻。蘇楊深吸一口氣,邁步走進了標著“心”字的乳白色光門。
光芒閃過,蘇楊的意識瞬間被拉入一個全新的場景——他站在一條繁華的現代都市街道上,周圍車水馬龍,人聲鼎沸,小販的叫賣聲、汽車的鳴笛聲、行人的談笑聲交織在一起,充滿了濃鬱的“人間煙火氣”。
他低頭看向自己的雙手,皮膚細膩,沒有絲毫修煉的痕跡;他內視自身,丹田空空如也,體內沒有任何超凡的力量,連伴隨他許久的氣運之眼也消失不見——他變成了一個剛剛大學畢業、沒有任何特殊能力的普通青年,穿著廉價的t恤和牛仔褲,口袋裡隻有幾百塊錢和一份皺巴巴的簡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幻境…或者說,是心境的映射。”蘇楊立刻明白了這“問心”試煉的用意——剝去所有外在的力量、身份與光環,回歸最本質的自我,在平凡的生活與七情六欲中,審視自己的本心是否堅定。
他沒有抗拒,而是坦然接受了這個“身份”。他像一個真正的普通人一樣,開始了找工作的曆程——擠著擁擠的地鐵,穿梭在各個寫字樓之間,麵對hr的刁難與質疑,承受著一次次麵試失敗的打擊;他租住在一個不足十平米的老舊出租屋裡,每天吃著廉價的盒飯,為了節省房租和生活費,不得不精打細算。
生活的壓力如同潮水般襲來,但蘇楊並未感到煩躁或沮喪。他認真對待每一次麵試,哪怕知道希望渺茫;他把出租屋收拾得乾淨整潔,哪怕空間狹小;他偶爾會去公園散步,看著夕陽落下,感受著平凡生活中的小確幸。
不久後,“蘇明月”出現在了他的生活中——她變成了一家大公司的ceo,而蘇楊則是她公司的一名普通實習生。她依舊美麗、聰慧,對蘇楊照顧有加,偶爾會加班後送他回家,會在他遇到困難時給予指點。麵對這位“上司”的善意,蘇楊保持著禮貌與距離,沒有因為對方的身份和外貌而產生卑微或覬覦之心。
隨後,“秦羽”也出現了——她是隔壁出租屋的警察,性格依舊風風火火,會在蘇楊被小混混騷擾時挺身而出,會拉著他一起吃路邊攤的小龍蝦,分享工作中的趣事。蘇楊與她相處融洽,卻始終保持著朋友間的分寸,沒有因孤獨而產生依賴。
“趙小婉”變成了他的學妹,天真爛漫,經常跑來向他請教問題,偶爾會送他自己做的點心;“柳芸”則是一位獨立的設計師,與他因工作相識,兩人在專業上有許多共同話題,偶爾會一起探討人生。
幻境中的情感糾葛真實得可怕,喜怒哀樂如同實質般衝擊著蘇楊的心靈。若是一般的修行者,驟然失去所有力量,陷入這滾滾紅塵的迷障之中,很可能會被欲望吞噬,或因挫折而沉淪,最終道心失守,試煉失敗。
但蘇楊的心境早已在青莽山的感悟中達到了“返璞歸真”的層次。他並未抗拒這些情感與經曆,而是以“參與者”和“觀察者”的雙重身份,沉浸其中——他體驗著普通人的喜怒哀樂,卻不被這些情緒所左右;他享受著朋友間的溫暖,卻不執著於這份陪伴;他麵對生活的挫折,卻始終保持著內心的平和。
他始終記得自己的“本心”——無論是擁有超凡力量,還是成為普通人,他想要守護的,始終是身邊人的幸福,想要追求的,始終是對“道”的理解。這份本心,如同混沌中的一盞明燈,指引著他不迷失方向。
不知過了多久,當蘇楊在幻境中“老去”,看著身邊的人一個個離開,卻依舊保持著平和的心態時,眼前的都市景象如同潮水般退去。他重新回到了那片混沌空間,前方的“心”字光門緩緩黯淡下去,門上的“心”字化作一道流光,融入蘇楊的意識之中。
那道恢弘淡漠的聲音再次響起,語氣中多了一絲不易察覺的認可:“心若磐石,八風不動。情入而不溺,欲臨而不惑。第一問,通過。”
蘇楊麵色平靜,沒有絲毫欣喜。這第一問考驗的是道心的純粹與堅定,對早已明悟“返璞歸真”的他而言,並無太大難度。他稍作調整,壓下心中的雜念,邁步走進了中間那道標著“道”字的青色光門。
光芒閃過,蘇楊的意識瞬間置身於一片浩瀚的星空之中。無數星辰在他周圍運轉,有的恒星散發著熾熱的光芒,有的行星圍繞恒星旋轉,有的星雲如同彩色的綢緞,在黑暗中綻放美麗——這並非普通的星空,而是法則的具象化呈現,每一顆星辰都代表著一種至高法則,每一次運轉都蘊含著宇宙的真理。
就在蘇楊驚歎於這片星空的壯麗時,無數關於“道”的信息如同洪流般湧入他的意識:
有的信息主張“力量至上”,認為大道的本質是絕對的力量,隻要力量足夠強大,便能打破一切規則,掌控他人命運,如同恒星般燃燒自己,照亮宇宙;
有的信息倡導“虛無主義”,認為萬物皆空,大道的本質是“無”,唯有放棄所有執念,斬斷所有因果,才能達到永恒的境界,如同黑洞般吞噬一切,歸於虛無;
有的信息推崇“絕對秩序”,認為大道的本質是固定的規則,萬物都應在規則的框架內運行,任何打破規則的行為都是異端,如同行星般沿著固定軌道旋轉,永不偏離;
有的信息宣揚“自由隨心”,認為大道的本質是“心”,隻要內心足夠強大,便能隨心所欲,創造自己的規則,如同流星般劃破天際,不受束縛…
這些理念並非虛假,而是不同上古大能或宇宙存在對“道”的理解,每一種理念都有其合理性,甚至能引動蘇楊意識中的某些共鳴。更可怕的是,這些理念之間相互衝突,彼此駁斥——主張力量至上的理念認為虛無主義是懦弱的逃避,推崇絕對秩序的理念認為自由隨心是混亂的根源,不同理念的碰撞如同星辰爆炸,產生的能量衝擊著蘇楊的道基,試圖讓他放棄自己的道路,轉而認同其中某一種理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尋常修士麵對如此龐雜、甚至相互矛盾的信息洪流,很容易陷入迷茫,開始懷疑自己的道途,甚至導致道基動搖,最終在“問道”試煉中失敗。
但蘇楊並未受到影響。他立於星空中央,任由這些信息衝刷著自己的意識,卻始終保持著清醒的認知。他沒有試圖去分辨這些理念的對錯,也沒有固執地堅守自己的道路而排斥其他理念,而是如同一塊海綿,吸收著其中有益的養分——他從“力量至上”中感悟到“守護的力量需要足夠強大”,從“虛無主義”中理解到“不執著於外物的重要性”,從“絕對秩序”中體會到“規則對平衡的重要性”,從“自由隨心”中明悟到“本心的重要性”。
這些理念如同一塊塊拚圖,與他之前對《萬象運樞經》的感悟相互印證,讓他對“道”的理解更加全麵。
“萬法歸宗,大道至簡。”蘇楊在心中默念,“這些理念雖各有道理,卻都隻看到了大道的一麵,而非全貌。我所求之道,非單純的力,非絕對的空,非僵化的序,非盲目的由。”
他的意識在星空中緩緩升起,目光掃過無數運轉的星辰,心中的明悟愈發堅定:“我所求之道,乃是‘真’。明心見性,洞悉萬物運轉的‘真相’;順應天地,不違背自然的‘真實’;守護所愛,不辜負內心的‘真誠’;導人向善,不偏離正義的‘真諦’。此乃我之‘道’,無人能改,無人能惑!”
當他心中的“道”愈發清晰、堅定時,那紛雜的信息洪流如同遇到了無形的屏障,漸漸平息下來。星空中的星辰不再相互衝突,而是按照某種規律有序運轉,形成了一幅和諧的宇宙圖景。仿佛有一雙無形的眼睛在注視著他,語氣中帶著明顯的讚許:
“道途明晰,堅守本真。不為外惑,不為己困。第二問,通過。”
青色光門上的“道”字化作一道流光,融入蘇楊的意識之中。他能感覺到,自己對“道”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層,體內的修為雖然沒有提升,卻變得更加凝練、純粹。
蘇楊深吸一口氣,目光投向最後那道標著“運”字的金白色光門。他知道,這最後一問考驗的是他對“氣運”的理解與掌控,而“氣運”正是他修行的核心,也是這傳承試煉中最關鍵、最危險的一環。他沒有絲毫懈怠,整理好心神,邁步走了進去。
喜歡我的氣運之眼請大家收藏:()我的氣運之眼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