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璿成功通過一品煉丹師考核的消息,猶如一陣春風,輕輕地吹過城南小院的每一個角落。這個小小的團隊,因為這個好消息而沸騰了起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悅和自豪。
李富貴在千錘閣的學徒生活也逐漸走上正軌,他每日辛勤地掄錘打鐵,雖然工作辛苦,但他卻樂在其中。通過不斷地實踐和磨練,他對力量的掌控越來越精妙,每一次的錘擊都能準確地擊中目標,發出清脆的聲響。
與此同時,蘇楊的“天機先生”之名,在經過城北凶宅改運一事後,更是聲名遠播。他的名聲已經不再局限於城西坊市那片小小的地方,而是傳遍了整個城市。人們對他的能力充滿了敬畏和好奇,紛紛前來尋求他的幫助和指點。
慕名而來者絡繹不絕,甚至開始有一些小家族的代表或者商會管事,帶著更複雜的問題和更豐厚的卦金,通過各種渠道打聽、求見。蘇楊依舊維持著“一日三卦”的原則,但接觸的層麵明顯提升,獲取的報酬也水漲船高,每日進賬數百靈晶已成常態。
小院的靜室內,蘇楊麵前堆放著近日賺取的數千靈晶,光芒閃爍,靈氣氤氳。他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目光沉靜。
“是時候了。”他低聲自語。
一直像江湖術士般擺攤,終究不是長久之計。不僅格調有限,難以接觸到真正核心的客戶與信息,而且安全性也存疑。他需要一個固定的、具有一定門檻和私密性的場所,將“天機”這門生意,正規化,高端化。
他的目標,是開設一家“天機閣”。
接下來的幾日,蘇楊減少了出攤的頻率,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尋找合適的店麵上。他走遍了天樞城幾個主要區域,最終在位於城中心與城南交界處,一條名為“青雲巷”的僻靜街道上,相中了一處正在轉租的二層小樓。
這小樓位置不錯,鬨中取靜,門前有一小片空地,可植些翠竹,增添雅意。樓體有些舊,但結構完好。最重要的是,租金相對合理,一年五千下品靈晶,在蘇楊目前的承受範圍之內。
蘇楊沒有猶豫,直接找到房東,支付了租金,簽下了三年的租約。
拿到鑰匙後,他並沒有立刻開業,而是開始了緊張的籌備工作。
首先是小樓的改造。他親自動手,以混沌之氣混合星辰砂、靜心玉粉等材料,在小樓的外牆和內部關鍵結構上,刻下了隱匿、防禦以及小型聚靈陣法。這些陣法看似簡單,卻蘊含混沌演化之妙,尋常修士難以窺破,化神以下想要強行闖入也需費一番手腳。
內部布置,他追求的是“雅”與“秘”。一樓設為接待廳堂,擺放著幾張由清心木打造的桌椅,牆上懸掛著那幅“天機可測”的墨寶,角落燃著寧神香,氛圍清幽。二樓則設為三間獨立的靜室,用於接待貴客,進行更深入的推演卜算,靜室牆壁皆以隔神木包裹,確保私密。
他還定下了幾條規矩,準備刻成木牌,懸掛於門前:
一、一日三卦,需提前三日預約,非誠勿擾。
二、卦金視事而定,百枚下品靈晶起,上不封頂。
三、三不算:必死之人不算,大奸大惡不算,自身命運不算。
四、泄露天機,折損福緣,所求之事,需承其因果。
這些規矩,旨在提高門檻,篩選客戶,同時也為自己留下轉圜餘地,避免卷入過深的因果糾纏。
就在蘇楊忙於籌備天機閣開業事宜時,星璿和李富貴也各自帶來了好消息。
星璿憑借一品煉丹師的身份,順利在丹霞穀下屬的一家店鋪掛名,她煉製的那些品質超群的辟穀丹和回氣散,一經推出,便因效果顯著、蘊含生機而備受好評,很快銷售一空,為她帶來了第一筆可觀的收入。她甚至接到了幾個小批量定製丹藥的訂單。
李富貴則在千錘閣的一次內部小比中,憑借紮實的基礎和一絲混沌之力對材料特性的微妙影響,鍛造出了一柄品質接近極品法器的“厚土劍”,贏得了工坊大師傅的連連稱讚,破格提升他為正式煉器學徒,工錢翻了一番,並且允許他在非工時為自己和朋友打造些小物件。
團隊的每一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在這座龐大的修真城市中紮根、成長。
半月之後,一切準備就緒。
青雲巷,那座原本不起眼的二層小樓已然煥然一新。外牆古樸,隱隱有靈光流轉。門前翠竹掩映,一塊黑底金字的牌匾懸掛於門楣之上,上書三個龍飛鳳舞、道韻天成的大字——天機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