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好一會兒,對方終於發來了消息。
“看情況吧。”這幾個字簡單明了,卻讓徐順哲有些摸不著頭腦,追問道:“你答應了?”
然而,對方的回複卻讓他有些失望:“我不清楚,沒法完全信任他們。”
這句話就像一盆冷水,澆滅了他心中剛剛燃起的希望之火。
不過,對方似乎並沒有打算就此打住,緊接著又發來一條信息:“但我還需要確認,如果他們真的可以完成的話,或許可以將這件事告訴他們。”
看到這裡,稍稍鬆了一口氣,至少還有一線希望。連忙回複道:“行吧,我明白了。”
的確如此,一個親身經曆過國家分崩離析、分分合合的人,內心深處對於當前的政府往往會存在著深深的疑慮和不信任。
畢竟,曾經的動蕩和變遷給他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使得他對任何形式的權力和統治都保持著一種本能的警惕。
然而,徐順哲卻有著與眾不同的看法,儘管他也明白這種不信任並非毫無緣由。
但他堅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深入了解,這家夥最終會對這個政府產生認可。
此時此刻,徐順哲所麵臨的當務之急是如何巧妙地引導他們進入結界。
他心裡很清楚,如果直接帶著他們前往目的地,恐怕會引起他們的猜疑和警覺。
這可不是一件小事,稍有不慎就可能會導致整個計劃的失敗。
所以,他必須要想出一個萬無一失的辦法來,既要能夠順利地完成任務,又不能引起任何不必要的麻煩。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他的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找接應人幫忙。
這個想法就像一道閃電劃破夜空,瞬間照亮了他的思路。
然而,當他想到這次的來人是政府部門時,心中不禁有些猶豫。
畢竟,與政府部門打交道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稍有不慎就可能會惹上大麻煩。
政府部門的權力和影響力都很大,如果處理不好,後果可能不堪設想。
在內心的掙紮中,他不斷地權衡著利弊。
一方麵,找接應人幫忙可以解決當前的困境;另一方麵,與政府部門牽扯不清可能會帶來更多的麻煩。
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他最終還是決定直接撥打對方的電話。
這是目前最穩妥的辦法了,雖然可能會有風險,但總比坐以待斃要好。
電話撥通的瞬間,對方幾乎是立刻就接聽了。
“喂,怎麼了?”對方的聲音聽起來有些急切,似乎一直在等待他的電話。
“事情都準備好了嗎?”他沒有絲毫猶豫,直接切入主題,開門見山地問道。
“準備好了!預計後天就能出發。”對方的回答乾脆利落,沒有絲毫拖泥帶水。
他繼續追問,想要確認一下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
“行,那就好。反正他們也問你了,對吧?”
“是…什麼?誰?”對方的語氣有些遲疑,這讓他心中的疑慮更加深了一層。
果然不出所料,接應人不僅與他們碰麵了,而且還達成了某種共識。
這個發現雖然在意料之中,但卻讓他深感事情可能遠比他所想象的更為錯綜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