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虞王朝的兵鋒,如同一柄燒得赤紅的利刃,毫不留情地刺入了蘇毅勢力的邊境。
征東大元帥公孫裴,身披曜日金甲,胯下追風戰馬,手持一杆混鐵點鋼槍,威風凜凜。
他麾下五十萬大軍,旌旗如林,甲胄鮮明,兵強馬壯,士氣如虹。
這些大虞精銳,久經沙場,訓練有素,甫一開戰,便展現出驚人的戰鬥力。
邊境線上,蘇毅方數座預設的堡壘和小城,幾乎沒有組織起像樣的抵抗,便被大虞軍的鐵蹄踏平。
一時間,烽火狼煙,席卷了整個東部邊境。
公孫裴意氣風發,連戰連捷的消息,如同雪片般飛向大虞都城,也讓他更加堅信,所謂的瑞王蘇毅,不過是浪得虛名之輩。
麵對大虞軍的洶洶攻勢,東征軍總指揮韓信,卻顯得異常沉穩。
他並未選擇與敵軍主力硬碰硬,而是下令各部,堅壁清野,層層設防。
利用對地形的熟悉,不斷誘敵深入,以空間換取時間,消耗敵軍的銳氣與補給。
韓信的帥帳之中,巨大的沙盤上,密密麻麻插滿了代表敵我雙方的小旗。
他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迷霧,洞悉戰場上每一個細微的變化。
“敵軍勢大,然其鋒芒過露,驕兵之心已顯。”
韓信對身邊的副將低聲道。
“我軍當避其鋒銳,誘其深入,待其師老兵疲,糧草不濟,再尋機殲之。”
公孫裴果然如韓信所料,勇則勇矣,卻性情急躁,輕視之心溢於言表。
他認為蘇毅軍不過是憑借一些奇技淫巧,僥幸在北疆得勝,麵對大虞天兵,定然不堪一擊。
對於韓信的“敗退”,他更是嗤之以鼻,認為是對方膽怯的表現。
“韓信小兒,不過如此!”
公孫裴在軍帳中,對著地圖上的蘇毅疆域,意氣風發地揮斥方遒。
“傳令下去,全軍加速追擊,務必在十日之內,將韓信主力殲滅於雲州城下!”
他完全不顧副將提出的穩紮穩打、謹防有詐的勸諫,一意孤行,率領大軍長驅直入。
韓信敏銳地捕捉到了公孫裴的驕狂心態。
他精心選擇了一處名為【盤龍穀】的險要之地,設下伏兵。
此地兩山夾峙,穀道狹窄,正是伏擊的絕佳戰場。
韓信計劃以一支偏師為誘餌,將公孫裴的先鋒部隊引入穀中,然後四麵合圍,一舉殲之。
然而,戰局的發展,卻出現了一絲意料之外的變數。
當公孫裴的先鋒部隊,約三萬騎兵,耀武揚威地衝入【盤龍穀】時,埋伏的蘇毅軍號角齊鳴,箭如雨下。
眼看就要將這支虞軍先鋒吞噬。
變故陡生。
那虞軍先鋒將領,竟是一位經驗極其老道,且嗅覺異常敏銳的宿將。
他似乎提前察覺到了空氣中不同尋常的殺氣,在伏兵將動未動之際,猛然勒馬,厲聲高喝。
“有埋伏!盾陣!反擊!”
虞軍騎兵訓練有素,雖驚不亂,迅速變陣,舉起隨身攜帶的小圓盾,竟硬生生頂住了第一波箭雨的衝擊。
緊接著,這支先鋒部隊非但沒有慌亂後撤,反而在這位宿將的指揮下,如同一柄鋒利的錐子,悍然朝著韓信伏兵陣型中一處相對薄弱的環節,發起了決死反衝鋒。
韓信設伏的部隊,雖然精銳,但人數上並不占絕對優勢,加之對方反撲之凶悍,出乎預料。
一場預想中的殲滅戰,竟演變成了慘烈的遭遇戰。
【盤龍穀】內,喊殺聲震天,刀光劍影,血肉橫飛。
最終,虞軍先鋒部隊雖然付出了近半傷亡,卻也成功撕開了一道口子,狼狽地逃出了包圍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