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天剛蒙蒙亮,戚繼光與周瑜便已站在了水師大營的碼頭上。
海風帶著腥臭的魚蝦味撲麵而來,碼頭上停泊著華朝水師的全部家底。
戚繼光眉頭緊鎖,神色愈發凝重,銳利的目光在每一艘船隻上掃過。
眼前的船隻大多是內河漕運的平底沙船,船身低矮,龍骨單薄。還有一些近海的福船,雖然船體稍大,但明顯缺乏遠洋作戰的設計。
戚繼光沉聲道:“此等戰船,形同兒戲!”聲音中透著難以掩飾的失望。
周瑜輕搖羽扇,神色同樣凝重。他走到一艘最大的福船前,仔細觀察著船身結構。
“副帥請看,這船板厚度不足三寸,恐怕連近海的風浪都難以承受,更彆說遠征瀛洲了。”
戚繼光指著船舷上寥寥幾個炮眼說道:“炮位隻有十二個,裝備的還是老式的鐵炮,射程不過二百步。”
周瑜登上甲板,腳下的木板發出令人不安的吱呀聲。
“更關鍵的是,這些船的船型設計完全不適合海戰。”周瑜搖頭道,“船身太高,重心不穩,一旦遭遇敵艦側擊,很容易傾覆。”
兩人在碼頭上走了一圈,臉色越來越難看。
華朝水師現有戰船八十餘艘,但真正能夠出海作戰的不過二十艘,而且每一艘都存在致命缺陷。
“陛下還在等著我們的回報。”戚繼光長歎一聲。
“末將戚繼光,懇請陛下召見!”
半個時辰後,太和殿內再次聚集了華朝的核心決策層。
蘇毅端坐龍椅,目光專注地看著戚繼光。
“戚將軍,水師情況如何?”
戚繼光沒有絲毫遮掩,直言不諱道:“陛下,此等舟師,近岸巡防尚可,遠征瀛洲,無異於以卵擊石!”
他的聲音在大殿中回蕩,每個字都重重砸在眾臣心頭。
“倭寇若得西夷之助,其戰船火器必非昔日可比。我軍若以現有艦隊出征,恐怕還未抵達瀛洲,便要葬身魚腹!”
殿內一片死寂。
韓信緊握拳頭,額頭青筋暴起。
嶽飛的臉色鐵青,咬牙切齒卻無話可說。
周瑜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水師問題不僅在於船隻老舊,更在於人員訓練。”
“現有水師士卒多為內河水手,缺乏遠洋經驗。更不用說協同作戰和遠程炮擊,編製混亂,指揮不暢。”
“若不徹底整頓,即便有再好的船隻,也難以發揮戰力。”
蘇毅聽完,不但沒有沮喪,反而露出了早有預料的表情。
“朕早料到會是這般情況。”蘇毅站起身來,“諸位的坦誠朕深感欣慰。既然發現了問題,那就想辦法解決。”
“戚將軍、周副帥,朕全力支持你們的改革!要人給人,要物給物!”
蘇毅的聲音充滿了堅定的決心。
“朕現在就下旨,調魯班、宋應星二位大匠協助改造戰船,研發新式艦載火器!”
“國庫全部對你們開放,需要什麼儘管開口!”
戚繼光和周瑜對視一眼,眼中都閃爍著激動的光芒。
有了皇帝的全力支持,他們的改革大業就有了堅實的後盾。
三日後,港內一片忙碌景象。
魯班帶著一大群工匠趕到了水師大營,宋應星也拖著滿滿幾車圖紙和器材而來。
華朝最頂尖的軍工專家齊聚一堂。
魯班仔細研究了現有船隻的圖紙,又實地查看了瀛洲的地理情報,眼中逐漸閃爍起興奮的光芒。
“戚將軍,老夫有一個大膽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