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深夜。
一道加急傳書徑直入皇城。
片刻之後,整個太極殿燈火通明,急促的鐘聲在寂靜的夜裡顯得格外刺耳,將不少睡夢中的官員從床榻上驚得魂飛魄散。
“熾陽帝國,起兵百萬,號稱要踏平我大華!”
當值太監尖細的嗓音在大殿內回蕩,消息如同一塊巨石砸入平靜的湖麵,朝堂之上,瞬間炸開了鍋。
百官聞言無不駭然,殿中頓時一片死寂,旋即爆發出難以抑製的驚呼與低議。一位平日裡以養生聞名的老禦史麵色煞白如紙,身形劇顫,險些栽倒,被身旁同僚急忙扶住,口中喃喃:“百萬大軍……域外霸主傾國之力,這可如何是好?”
不少官員額頭滲汗,年輕者更是難掩臉上的恐懼與絕望,但亦有如諸葛亮、張良等少數重臣及部分武將出身的官員,雖麵色凝重,卻強自鎮定,目光緊盯龍椅上的蘇毅,等待聖斷。
蘇毅端坐龍椅,麵沉似水。
他平靜地聽著下方群臣的失態,目光掃過一張張驚惶失措的臉,內心卻早已掀起驚濤駭浪。
百萬大軍!這幾乎是熾陽帝國能動用的全部機動兵力。奧古斯,這是要畢其功於一役,徹底將大華從版圖上抹去!
這是大華立國以來,麵臨的最為嚴峻,也最為致命的挑戰。
禦書房內,燈火徹夜未熄。
諸葛亮、賈詡、張良三位頂尖謀士,皆是麵色凝重。
沙盤之上,密密麻麻地標注著敵我雙方的態勢,紅藍小旗交錯,充滿了肅殺之氣。
諸葛亮羽扇輕搖,首先開口:“主公,敵軍百萬來襲,聲勢滔天。然,其勞師遠征,補給線漫長艱險,穿越北境荒原,人吃馬嚼,消耗巨大,此為其一大軟肋。
我等可依托北境堅城要塞,層層阻擊,節節抵抗,以空間換時間,不斷消耗其銳氣與補給,再尋決戰之機。”
賈詡眼神幽深,補充道:“孔明所言乃持重之策。但熾陽帝國此番傾國來犯,其鋒銳不可不防。若一味死守,固然穩妥,卻也可能被其逐步蠶食,鈍刀子割肉,軍心民心皆會動搖。
臣以為,當在邊境關鍵隘口,集中我朝精銳,以雷霆之勢,給予其先頭部隊一次迎頭痛擊,打出我大華軍威,先聲奪人,方能穩定軍心民心,也讓那奧古斯知曉,大華非可輕易揉捏之輩。”
張良微微頷首,語氣平緩卻帶著一絲冷冽:“兩位所言,皆是老成謀國之言。此戰,關乎國運興衰,更關乎我華夏民族存亡。不僅要勝,更要讓那熾陽帝國付出永世難忘的慘痛代價,讓他們明白,大華雖新,然,龍有逆鱗,觸之必怒!要讓他們知道,犯我大華者,雖遠必誅,並非一句空話。”
蘇毅指節輕輕叩擊著冰冷的紫檀木桌麵,發出沉悶的聲響。
他聽著三位謀士的分析,腦中飛速盤算著每一個細節,每一個可能的變數。
“魯班,宋應星。”蘇毅轉向侍立一旁的兩位神匠。
“臣在。”二人躬身。
“火器生產如何?”
魯班上前一步,神色間帶著一絲遺憾與緊迫:“啟稟陛下,【後膛火銃】經過工部日夜改良,射速與精度均有顯著提升,已開始小批量生產,奈何所需精鋼冶煉不易,熟練工匠亦是短缺,目前月產約五百支。若能解決材料與工匠問題,產量尚可提升。”
宋應星接口道:“【開花彈】亦已試製成功百餘枚,爆炸威力巨大,足以裂石開山。然,其內部引信結構極其複雜精密,所需銅料、硝石配比要求嚴苛,目前尚無法大規模製造,每一枚都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且成功率並非十全十美。”
蘇毅眉頭微蹙。五百支後膛銃,百餘枚開花彈,對於百萬大軍而言,確實是杯水車薪,但聊勝於無。
“【神威大炮】呢?”這是他目前最為倚重的遠程打擊力量。
魯班聞言,臉上終於露出一絲振奮:“回陛下,神威大炮經過全新設計,炮管加長,膛線優化,並采用了新的鑄造工藝,射程與威力均提升三成以上!且炮身更為堅固,可承受更多發射次數。目前邊境各重要塞,已裝備新式神威炮共計一百門!”
一百門新式神威炮!蘇毅心中稍定,這算是個不錯的消息,在守城戰中能發揮巨大作用。
就在此時,殿外傳來內侍的通報。
“啟稟陛下,韓信將軍、李靖將軍、嶽飛將軍、秦瓊將軍聯名上書請戰!”
蘇毅接過奏折,一目十行。
奏折上,字字泣血,句句鏗鏘,透著一股股視死如歸的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