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平安與賈詡相對而坐,室內隻剩他們二人,典韋許褚已被安排在外守衛。
“先生既已答應輔佐,我便將泰昌王朝的局勢和我的處境全盤托出。”
賈詡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期待。
“請主公詳述。”
朱平安深吸一口氣,開始娓娓道來。
“我父皇膝下共有十三子,其中太子朱承澤,乃先皇後所生,今年二十六歲。他為人沉穩老練,深得父皇信任,朝中不少重臣都是他的支持者。”
賈詡眼神微動,輕聲問道:“太子有何弱點?”
“太子性格保守,不敢冒險,做事循規蹈矩。雖然朝中支持者眾多,但大多是些老臣,年事已高,精力有限。”
朱平安頓了頓,繼續道:“二皇子朱承煊,乃貴妃所出,今年二十五歲。他為人果斷狠辣,手段強硬,在軍中頗有威望,掌握著一支精銳部隊。”
“三皇子朱承玉,二十三歲,母妃是當朝丞相之女。他聰明過人,擅長權謀,在朝中年輕官員中頗有人望。”
賈詡眼中精光一閃。
“四皇子和五皇子如何?”
朱平安搖搖頭。
“四皇子朱承嶽,二十一歲,性格懦弱,母妃乃是大將軍之女。五皇子朱承霖,二十歲,雖然母妃是皇族遠親,但他本人沉迷酒色,不思進取,父皇對他很是失望。”
賈詡點點頭,眼中閃過思索。
“那麼主公自己呢?”
朱平安苦笑一聲。
“我今年十八歲,排行第六。母妃雖是京城首富之女,但因不善交際,在後宮地位不高。我自小被視為無能之輩,十八年來一直扮演懦弱角色,在皇宮中幾乎無人問津。”
賈詡目光如炬,直視朱平安。
“主公,您的真實能力如何?”
朱平安目光堅定。
“我自幼聰穎,但為求自保,從未展露才華。暗中研習兵法、經史,對朝政也有自己的見解,隻是從未有機會表達。”
賈詡微微頷首,眼中閃過讚許。
“主公能隱忍十八載,實屬不易。那麼,七皇子以後呢?”
“七皇子朱承雲,十七歲,母妃是戶部尚書之女,為人心高氣傲。八皇子朱承風,十六歲,頗受父皇寵愛,但年幼無謀。九皇子至十三皇子都年齡尚小,暫時不足為慮。”
賈詡沉思片刻,手指輕輕敲擊桌麵。
“主公,您在這場奪嫡之爭中,最大的敵人是誰?”
朱平安眉頭微皺。
“目前看來,太子黨羽已對我出手,但我懷疑背後另有主使。”
賈詡目光銳利。
“主公分析得很準確。以您現在的地位,太子根本無需親自對付您。刺殺一事,必有他人指使。”
朱平安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憂慮。
“我現在勢單力薄,除了典韋許褚外,無一心腹。在這場奪嫡之爭中,幾乎沒有立足之地。”
賈詡忽然輕笑一聲,眼中閃過智慧的光芒。
“主公,您看似處境艱難,實則擁有其他皇子所沒有的優勢。”
朱平安微微一怔。
“先生何出此言?”
賈詡從容不迫地分析道:“第一,您被所有人低估,敵人不會將您視為真正的威脅,這給了您暗中布局的空間。第二,您十八年的隱忍,鑄就了堅韌的性格和敏銳的觀察力,這是其他養尊處優的皇子所不具備的。”
朱平安眼前一亮,心頭湧起一股暖流。
賈詡繼續道:“當然,您也有明顯的劣勢。基礎太差,無權無勢,朝中無人支持,這是最大的短板。”
朱平安神色凝重。
“那麼,先生認為我該如何應對?”
賈詡眼中閃過一絲寒光,聲音低沉而有力。
“兵法有雲: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主公現在最應該做的,不是急於顯露鋒芒,而是繼續扮演懦弱角色,暗中積蓄力量。”
朱平安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賈詡目光如炬。
“我為主公製定的第一個策略是:不求一時顯赫,先求生存並製造混亂,讓其他皇子互相消耗。”
朱平安眼中閃過一絲期待。
“先生請詳述。”
賈詡站起身,在室內緩緩踱步,聲音沉穩而冷靜。
“當前,太子地位穩固,二皇子、三皇子虎視眈眈。我們的目標,應該是挑動他們之間的矛盾,讓他們互相消耗,而主公則在暗處觀察,伺機而動。”
朱平安專注地聆聽,不放過賈詡話語中的每一個細節。
賈詡停下腳步,轉身麵對朱平安,眼中閃爍著危險的光芒。
“我的第一個,就是離間太子與二皇子。”
朱平安心頭一震,等待賈詡繼續說下去。
“太子朱承澤與二皇子朱承煊本就矛盾重重。太子掌握朝政,二皇子掌握兵權,二人相互製衡,卻又不敢公開撕破臉。”
賈詡眼中閃過一絲狡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