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午後,朱平安在母妃處請安完畢,並未如往常般直接返回自己的宮殿。
他踱步走向禦花園,神情悠然,仿佛隻是想散散心。
春日的禦花園內,桃花正開得爛漫,微風拂過,花瓣紛紛揚揚飄落在青石小徑上。
朱平安沿著蜿蜒的小徑慢慢前行,心中卻在回想著賈詡昨夜的分析。
“主公,流言既起,陛下必有所聞。以陛下的性情,極有可能找機會試探主公的態度。”
“若陛下主動提及此事,主公萬不可急於辯解,反而要以退為進,將姿態放低,讓陛下自己做出判斷。”
賈詡的話言猶在耳,朱平安知道,今日的“偶遇”絕非偶然。
果然,當他走到園中一處假山旁時,遠遠望見一道熟悉的身影。
皇帝朱乾曜正獨自站在湖心亭中,背手而立,凝視著湖麵上遊弋的錦鯉。
亭邊隻有兩三個太監遠遠跟隨,顯然皇帝今日心情不錯,難得如此悠閒。
朱平安心中一緊,腳步卻沒有絲毫停頓。
他徑直走向湖心亭,在距離十步外停下,恭敬行禮。
“兒臣參見父皇。”
皇帝轉過身來,目光在朱平安身上停留了片刻。
“平安啊,過來吧。”
朱平安小心翼翼地踏上湖心亭的石橋,心中暗自調整著呼吸。
“陪朕走走。”
皇帝邁步走下亭子,朱平安緊隨其後。
父子二人沿著湖邊的小徑緩緩前行,太監們遠遠跟著,不敢靠近。
“這幾日天氣不錯,朕也難得有空出來透透氣。”皇帝的聲音聽起來很隨意,“平安你呢,近來可還好?”
朱平安垂首而行,聲音恭敬。
“回父皇,兒臣一切安好。”
皇帝點點頭,又走了幾步,忽然似是無意地問道。
“平安,近來可有聽到些什麼風言風語?”
朱平安的心臟瞬間加速跳動,但麵上卻露出一絲惶恐之色。
他停下腳步,慌忙跪倒在地。
“兒臣愚鈍,但也聽聞一些。兒臣自知才疏學淺,若有不當之處,還請父皇訓示。”
他的聲音帶著幾分顫抖,既沒有急於為自己辯解,也沒有推脫責任,而是將一切交給皇帝來判斷。
皇帝停下腳步,深深看了跪在地上的朱平安一眼。
這個兒子的反應,出乎他的意料。
既沒有慌亂地辯解,也沒有憤怒地反駁,而是選擇了最謙卑的姿態。
“起來吧。”
皇帝的聲音緩緩響起,朱平安這才戰戰兢兢地站起身來。
“身在皇家,有些非議是免不了的。”皇帝背著手,繼續向前走去,“重要的是行得正,坐得端,無愧於心。”
朱平安緊跟在皇帝身後,大氣都不敢喘。
皇帝又走了幾步,忽然停下,轉過身來注視著朱平安。
“你的漕運策論,朕看過,有自己的東西。年輕人,有想法是好的,但也要戒驕戒躁。”
這句話如同春雷炸響,朱平安的心中掀起驚濤駭浪。
皇帝的話雖然輕描淡寫,但其中的含義卻再明確不過。
他不僅為朱平安辟了謠,更是在告訴所有人,那份漕運策論確實是朱平安的真才實學。
“兒臣謹記父皇教誨,絕不敢有絲毫懈怠。”
朱平安恭敬地行禮,聲音中帶著真誠的感激。
皇帝滿意地點點頭,目光重新轉向湖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