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中燈火通明。
太華宮內張燈結彩,為太子出征設宴。
朱承澤身著明黃戰袍,腰間佩劍,意氣風發地坐在皇帝下首。
銀盞瓊漿,絲竹悠揚。
皇帝朱乾曜舉起酒杯,聲音洪亮:“承澤,此行事關國運,你可有把握?”
“兒臣必不負父皇重托!”
朱承澤起身拱手,眼中閃爍著野心的火焰:“此次點齊十萬精兵,定要讓蠻族知曉我泰昌國威!”
滿堂文武齊聲叫好。
朱平安坐在席間,端起酒杯輕抿一口,眼觀鼻鼻觀心,神色恭敬中帶著幾分憂慮。
他的目光掃過在座的諸位皇子。
二皇子朱承煊端坐不動,臉上掛著標準的笑容,但眼底深處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冷意。
四皇子朱承嶽依舊是那副雲淡風輕的模樣,偶爾舉杯,話語不多。
酒過三巡,朱平安緩緩起身。
“父皇,兒臣有一事相稟。”
皇帝放下酒杯,示意他繼續說。
朱平安麵露愧色,聲音中帶著幾分自責:“近日兒臣聽聞,京畿附近有小股盜匪流竄作亂,劫掠商旅,擾民甚重。”
“兒臣身為皇子,食君之祿,憂君之憂,卻對此事束手無策,實在愧對父皇栽培。”
皇帝眉頭微皺。
邊境戰事已讓他焦頭爛額,京畿內部再有匪患,確實讓人頭疼。
朱平安繼續道:“兒臣願招募些許鄉勇,協助京畿衛戍部隊清剿匪患,以安民心。”
“雖力薄名微,但也算是為朝廷分憂了。”
話音剛落,二皇子朱承煊嘴角微微上揚。
四皇子朱承嶽眼中閃過一絲玩味。
在座的其他皇子和大臣們,有的暗自搖頭,有的神色怪異。
老六這是要湊什麼熱鬨?
三百鄉勇就想清剿盜匪?
簡直是小孩子過家家。
皇帝正為邊事煩憂,聽到這個“小事”,心思並不在此。
但見朱平安一片“赤誠”,倒也不好駁了他的麵子。
“既然你有此心,朕便準了。”
皇帝擺擺手:“不過要記住,注意安全,莫要擾民。”
朱平安連忙拱手:“兒臣謝父皇恩典!”
他的聲音中帶著激動,仿佛得到了天大的恩賜。
二皇子朱承煊低聲對身邊的心腹說道:“老六真是越來越有趣了。”
“殿下,三百鄉勇能做什麼?”
心腹壓低聲音回應:“不過是想在太子麵前表現一下罷了。”
四皇子朱承嶽則若有所思地看了朱平安一眼。
他總感覺這個六弟最近有些不同尋常。
但具體哪裡不同,又說不上來。
宴會繼續進行,歌舞升平。
朱平安重新坐下,臉上依舊是那副誠惶誠恐的模樣。
內心卻在冷笑。
這群人真當他是傻子?
三百鄉勇確實不多,但關鍵在於這三百人是什麼樣的兵。
更關鍵的是,誰來帶這三百人。
宴會散儘,朱平安回到自己的宮中。
天還沒亮,戚繼光便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他的書房裡。
“殿下,一切準備就緒。”
戚繼光的聲音低沉有力:“末將已經挑選了三百精兵,裝扮成鄉勇模樣。”
朱平安點點頭:“記住,此行名義上是清剿盜匪,實際目標你心中有數。”
“末將明白。”
戚繼光拱手道:“末將會以巡防營都伯的名義帶隊出城,打著清剿盜匪的旗號向北移動。”
“很好。”
朱平安從袖中取出一枚令牌:“這是母妃那邊準備的通行文書,沿途不會有人為難。”
戚繼光接過令牌,神色鄭重。
“糧草和軍餉的問題不用擔心。”
朱平安繼續交代:“母妃會通過她的商路秘密補給,絕不會讓兄弟們餓肚子。”
戚繼光眼中閃過一絲感激。
有了後勤保障,他就能專心應對前方的戰事了。
“還有一點。”
朱平安的聲音更加低沉:“賈先生會留在京城,與陸指揮使的錦衣衛保持聯絡。”
“前方的情報會及時傳達給你,你的動向也會隨時彙報給我。”
戚繼光深深一躬:“末將定不負殿下重托!”
天光微亮,京城的街道上還彌漫著薄霧。
戚繼光帶著三百“鄉勇”從城門緩緩走出。
這些士兵看起來確實像是剛招募的鄉勇。
衣著樸素,裝備簡陋,隊列也顯得有些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