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事廳內的空氣,仿佛在朱平安話音落下的瞬間凝固了。
“不教詩書,不考八股!隻教算學、格物、水利、營造之學!”
這幾句話,如同一道驚雷,在每個人的腦海中轟然炸響。
修建運河,雖是驚世駭俗,但終究還在“為民辦事”的範疇之內。可興辦一所隻教“奇技淫巧”的學堂,這已經不是離經叛道了,這是在挖整個大泰昌王朝,乃至整個天下士人階層的根!
在這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時代,聖人經典是天,科舉取士是地。朱平安此舉,無異於要將這天捅個窟窿,將這地掀起一角。
“殿下,三思!”
第一個打破沉默的,是荀彧。他的臉色前所未有的凝重,連聲音都透著一股寒意。他並非不認可實用之學,相反,他比誰都清楚這些學問對治理地方的重要性。但他看得更遠,也更明白此舉會觸動的,是何等龐大的利益集團。
“殿下可知,此舉意味著什麼?”荀彧向前一步,目光直視朱平安,“這意味著,您將與天下所有的讀書人為敵!您這是在向整個儒家道統宣戰!”
宣戰!
這兩個字,讓在場的蕭何與王景都感到了徹骨的寒意。與天下讀書人為敵,這是任何一個皇子,甚至任何一個帝王都不敢想象的事情。
“文若先生言重了。”朱平安的語氣很平靜,但眼神中的火焰卻愈發熾熱。他緩緩從主座上走下,來到荀彧麵前。
“我且問先生一句,聖人雲‘天地之大德曰生’,又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難道,讓百姓餓著肚子去高談仁義道德,就是聖人之道嗎?”
他的聲音陡然拔高,回蕩在議事廳內:“本王要培養的,不是一群隻會引經據典、空談誤國的腐儒!本王要的,是能讓百姓吃飽飯、穿暖衣,能讓這景雲之地真正富強起來的實乾之才!”
荀彧嘴唇翕動,卻終究沒有再說出話來。他從殿下的眼中,看到了一種他從未見過的、不容置疑的決心。這是一種與皇權、與謀略都無關的信念,純粹而又可怕。
角落裡,一直眯著眼睛仿佛睡著了的賈詡,眼縫中閃過一絲興奮的光芒。
亂起來了,終於要徹底亂起來了。
他嗅到了混亂的味道,而混亂,往往意味著機遇。殿下這一步棋,看似莽撞,實則狠辣無比。它撬動的,正是世家門閥賴以統治千年的根基——對知識的壟斷。
賈詡甚至覺得,這比修建一條運河,要偉大得多,也危險得多。
“傳令下去,就按我說的辦!”朱平安沒有再給任何人反對的機會。
命令被迅速傳達。
很快,一份前所未聞的學堂招生布告,被貼滿了景昌、雲安兩縣的街頭巷尾,甚至被快馬送往了各個鄉鎮的裡正手中。
布告的內容,簡單而又充滿了顛覆性:
【景雲學堂招生簡章】
一、不問出身,不看門第。凡我景雲之地子民,無論農戶、工匠、商賈之後,皆可報名。
二、不考經義,不試策論。凡年滿十二,粗通文墨,有誌於算學、格物、水利、營造之實學者,皆可報名。
三、不取束修,管吃管住。凡入學堂者,學費全免,每日供給兩餐,提供統一住宿。
四、學成之後,擇優錄用。凡考核優異者,直接錄用為兩縣官吏,參與運河修建、新政推行,待遇從優,前途無量!
這四條,一條比一條驚人。尤其是最後一條,如同一塊巨石投入了平靜的湖麵。
自古以來,想要當官,隻有華山一條路——科舉。十年寒窗,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可現在,六皇子竟然說,學那些“下九流”的玩意兒,也能當官?
消息如長了翅膀般,以一種不可思議的速度傳遍了四方。
最初,是百姓的狂喜和將信將疑。隨後,便是周邊州府儒林士紳的震動和暴怒。
“荒唐!簡直是荒唐!”
“不敬聖賢,倒行逆施!此乃亂國之舉!”
“將工匠之流與我輩讀書人並列,甚至淩駕於我等之上,成何體統!簡直是奇恥大辱!”
一封封措辭嚴厲、引經據典的“勸諫信”,如同雪片一般,從四麵八方飛向景昌縣衙。信中,那些士紳大儒們痛心疾首,斥責朱平安“不尊古法,亂民心智”,是動搖國本的罪人。
這些信,朱平安一封都沒看,全被他當成了引火的廢紙。
然而,他可以無視這些信,卻無法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青州府,此地文風鼎盛,乃是泰昌北地有名的儒學重鎮。府內名望最高的大儒,鄭明遠,在士林中德高望重,門生故吏遍布朝野。他以維護儒家道統為己任,性格更是出了名的剛直固執。
當景雲學堂的招生簡章傳到他手中時,這位年近七旬的老學究氣得渾身發抖,將自己最心愛的一方端硯,“啪”的一聲摔得粉碎。
“妖學!此乃動搖國本之妖學!”鄭明遠指著那份布告,須發皆張,怒斥道,“老夫治學五十載,從未見過如此顛倒黑白、蠱惑人心之言!若任由此等歪理邪說流傳,聖人大道將毀於一旦!老夫絕不能坐視不理!”
盛怒之下,鄭明遠當即做出決定。
他喚來自己最得意的幾名弟子,皆是青州府有名的青年才俊,在詩文辯論上小有名氣。
“爾等即刻啟程,前往景昌縣!”鄭明遠聲色俱厲地命令道,“名義上,是去與那六皇子‘交流學問’。實際上,你們要當著所有人的麵,將他的那些歪理邪說,一一駁倒!讓他知難而退,自行關閉那所妖學,以正視聽!”
“老師放心,我等必不辱使命!”為首的弟子張謙,自信滿滿地躬身領命。
於是,幾天之後,幾位身穿嶄新儒衫、頭戴方巾、神情倨傲的年輕士子,趾高氣揚地來到了景昌縣的城門下。
他們看著城門口熱火朝天、塵土飛揚的工地,看著那些扛著石料、推著獨輪車、渾身沾滿泥土的百姓,眼中不約而同地流露出一絲毫不掩飾的鄙夷。
“哼,窮山惡水,刁民遍地。也難怪會生出那等不學無術的皇子。”張謙輕哼一聲,搖著折扇,邁步向城中走去。
一場觀念的劇烈衝突,已然箭在弦上。
喜歡六皇子彆裝了!你的錦衣衛露餡了請大家收藏:()六皇子彆裝了!你的錦衣衛露餡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