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布局與破局_六皇子彆裝了!你的錦衣衛露餡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74章 布局與破局(1 / 2)

石室內的燭火猛地一跳,將李元芳臉上震驚的表情照得忽明忽暗。

三皇子,朱承玉。

這個名字像一塊石頭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一圈圈漣漪。在朱平安和所有人的印象裡,這位三哥永遠是溫和的、謙恭的,沉浸在書卷翰墨之中,母族是丞相林如海,標準的文官集團代言人,怎麼會和禁軍內鬼、江湖殺手組織“天蠍”攪和在一起?

“你確定?”狄仁傑的聲音冷靜,但眉心已經擰成了一個川字。

“千真萬確。”李元芳點頭,“那名禁軍副統領叫吳達,他進府時極為警惕,繞了三條街才從側門進去。我在外麵守了半個時辰,親眼見他出來,神色匆匆。三皇子府的守衛,絕不可能讓一名禁軍副統領在深夜隨意進出。”

典韋摸了摸自己的光頭,甕聲甕氣地說道:“俺就說讀書人沒一個好東西,心眼子比蜂窩煤還多。”

許褚深以為然地砸了咂嘴,目光瞟向角落裡正在閉目養神的賈詡,又默默地把後半句話咽了回去。

朱平安沒有立刻說話,他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發出“篤、篤”的聲響。整個密室的空氣仿佛都隨著這節拍凝固了。三皇子,這個最不可能的人,偏偏在這最關鍵的時刻跳了出來。這盤棋,瞬間變得迷霧重重。

“文和,你怎麼看?”朱平安的目光投向了角落。

賈詡緩緩睜開眼睛,渾濁的眼珠裡沒有半點驚訝,反而帶著一絲玩味的笑意:“有意思。池塘裡的小魚小蝦都以為自己是過江的猛龍了。”他伸了個懶腰,慢悠悠地走到桌邊,“主公,狄大人,你們真覺得這位三皇子有能耐,能同時驅使禁軍和天蠍這兩頭猛獸?”

狄仁傑立刻領會了賈詡的意思,他沉聲道:“不錯,這不合理。三皇子母族雖是丞相,根基在文官集團,在軍中影響力有限。策反一名副統領已是極限。至於天蠍,那是一群認錢不認人的亡命徒,胃口極大,憑三皇子的財力,恐怕喂不飽他們。更何況,天蠍組織與鴻煊王朝眉來眼去,怎會輕易為我泰昌的一位皇子賣命?”

他頓了頓,給出了自己的判斷:“三皇子更像是一隻螳螂,自以為聰明,看準了蟬,卻不知身後還站著黃雀。”

“他想當那隻捕蟬的螳螂,借天蠍這把刀,在秋獵中製造混亂,除掉我們這些兄弟,再由他率領心腹‘救駕平叛’,一舉奠定儲君之位。”朱平安順著思路往下推,一切都清晰了起來,“一出完美的苦肉計,隻可惜,他不知道這把刀本身就有毒,而且後麵還有人握著刀柄。”

那麼,黃雀是誰?是自作聰明的父皇,還是遠在千裡之外的趙景曜?

“不管黃雀是誰,我們得先把螳螂和蟬的動作摸清楚。”朱平安眼神一冷,“必須搞到天蠍的完整計劃。”

命令下達,玲瓏閣龐大的情報網絡再次全力運轉。金錢如流水般灑出,無數暗線被激活。終於,在第二天淩晨,一份價值萬金的情報被送了回來。玲瓏閣成功收買了一名負責外圍聯絡的天蠍成員,從他口中榨出了此次刺殺的核心方案。

“秋獵最後一日,皇帝祭天之時……”狄仁傑攤開一張草圖,聲音凝重,“蠍王將偽裝成捧著祭祀玉盤的禮官,在距離皇帝五步之內時,發動致命一擊。他的袖中藏有特製的毒針,名為‘見血封喉’,無藥可解。”

“與此同時,埋伏在祭壇四周山林裡的天蠍殺手,會用強弓硬弩,射殺禦座周圍的護衛和所有可能構成威脅的皇子、大臣,製造徹底的混亂,為蠍王創造機會,也為他們自己斷絕後路。”

這是一個狠辣至極的必殺之局。

無論蠍王能否一擊得手,隻要混亂一起,年邁的皇帝暴露在頂級殺手的攻擊範圍之內,生還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好一個一石二鳥。”賈詡撫掌輕笑,隻是笑容裡滿是冰寒,“既能達成刺殺的目的,又能將罪名完美地推到‘內鬥’的三皇子身上。無論事成與否,天蠍都能拿到鴻煊的賞金,還能順帶從三皇子這隻肥羊身上刮下一層油。好算計,好算計啊。”

密室內的氣氛壓抑到了極點。許褚已經握緊了拳頭,骨節捏得嘎嘣作響。

就在這時,趙雲回來了。

他一身風塵,眼神卻亮得驚人,身後跟著的斥候抬進來一個巨大的沙盤。沙盤上,西山圍場的地形地貌被精準地複刻了出來,山川、河流、林地、道路,甚至每一處哨塔的位置,都標注得清清楚楚。

“主公,幸不辱命。”趙雲的聲音中帶著一絲興奮,“我勘察了整個圍場,發現了一個被所有人都忽略的地方。”

他的手指,點在了沙盤上一處陡峭得近乎垂直的懸崖上。此地因山勢險峻,連飛鷹都難以盤桓而得名。

“這裡?”朱平安皺眉,“此地無路可走,是天然的絕地。”

“尋常人無路,但我們有。”趙雲眼中爆發出前所未有的光芒,“鷹愁澗的崖頂,正對著祭壇的後方,直線距離不過三百步!此處守備最為鬆懈,因為所有人都認為不可能有人能從這裡通過。但如果……我們用繩索,從天而降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新小说: 想吃絕戶?我帶養父嫁進軍區大院 年代:夫妻都有金手指的美好生活 詭案筆記:開局繼承宋慈仵作禁術 當祂們認為你是醫生 探案係統綁定落魄書生 太太彆演了,禁欲傅總會讀心 魂穿劉備,我二弟天下無敵! 星塵遺書 讓你當後娘,你躺平成全家白月光 明末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