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平安親自將李朔扶起,手掌在他的臂甲上用力拍了拍,沒有多餘的客套話,隻有一個充滿信任的眼神。
“將軍一路辛苦,先進城。”
李朔心中一暖,這位主公身上沒有絲毫王侯的架子,那份親近和坦然,是他從未在京城那些大人物身上感受過的。他重重點了點頭,跟在朱平安身後。
三萬鎮南軍和數萬流民,如同一條疲憊的長龍,開始緩緩向著景昌縣城開進。
景昌縣的城門大開,蕭何與荀彧早已在城門口等候,身後跟著一眾負責民政的官員。他們沒有被這龐大的陣仗嚇到,反而眼中都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人,是負擔,但更是根基!
“蕭先生,荀先生,接下來,要辛苦二位了。”朱平安看著眼前黑壓壓的人群,對身邊的兩位謀主說道。
蕭何撫著長須,臉上不見半點為難,反而笑道:“主公放心,這正是老臣一展所長之時。人再多,也無非衣、食、住、行四字而已。”
荀彧也補充道:“我已命人清點出城中所有空置的房屋,並在城外劃出臨時安置區,搭建帳篷。糧食方麵,有土豆和紅薯在,足以應對。隻是……”
荀彧的話說到一半,微微停頓了一下。
朱平安明白他的意思,接口道:“隻是,要讓這三萬將士和數萬百姓徹底歸心,單靠一時的溫飽,還遠遠不夠。”
“主公英明。”荀彧躬身道。
一行人進入了縣衙。這裡已經成了朱平安的臨時王府。
李朔和他的幾名心腹將領被請入了大堂,典韋和許褚如同兩尊門神,分立左右,那股子駭人的氣息,讓張猛這樣天不怕地不怕的粗豪漢子,都感覺後背發涼,大氣不敢喘一口。
這,就是主公的親衛嗎?光是站在這裡,就比千軍萬馬的壓力還大!
朱平安沒有先談論軍務,而是看向李朔,直接問道:“李將軍,你帶來的三萬弟兄,還有那幾萬百姓,他們的家眷情況如何?”
李朔愣了一下,沒想到主公問的第一個問題是這個。他定了定神,恭敬地回答:“回主公,鎮南軍中,大部分將士的家眷都還在南疆原籍。此次跟隨末將前來的,多是孤身一人。至於那些流民,他們……他們大多已經家破人亡,無處可去了。”
說到最後,李朔的聲音低沉了下去,眼中閃過一絲悲憫。
朱平安點了點頭,心中有了數。
他對蕭何說道:“蕭先生,你來宣布一下我們的安置方案吧。”
蕭何站了出來,手中拿著一份早已擬好的文書,對著李朔等人朗聲說道:“李將軍,諸位將軍,奉主公之令,所有歸附的鎮南軍將士及流民,安置事宜如下。”
“其一,食宿。自今日起,所有人,無論兵民,皆由官府統一供給三餐,保證溫飽。城外已搭建萬座營帳,可供臨時居住,並有醫者巡視,防治疾病。”
李朔和幾名將領聽到這裡,心中稍安。最關鍵的吃飯問題解決了,軍心就能穩住大半。這在任何一支軍隊裡,都是頭等大事。
“其二,登記造冊。所有人都需登記籍貫、姓名、年齡、特長。凡有一技之長者,如木匠、鐵匠、石匠、識字者,單獨記錄,另有任用。”
李朔等人有些不解,但還是認真聽著。
蕭何繼續說道:“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條,授田!”
“授田”兩個字一出口,李朔和他的心腹將領們,呼吸都猛地一滯!
自古以來,土地就是農民的命根子,也是士兵最渴望的獎賞!為朝廷賣命,不就是為了那點軍功,好給家裡換幾畝薄田嗎?
蕭何的聲音變得高昂起來:“所有鎮南軍將士,無論職位高低,隻要家眷願意遷來景昌,每戶授田!家中無勞力者,官府可組織人手代為耕種,隻收三成收成!所有流民,凡願意在景昌落戶者,每戶授田!”
“轟!”
李朔的腦子裡仿佛有驚雷炸響!
這是何等的大手筆!
要知道,在泰昌王朝,一個普通士兵拚死拚活一輩子,能掙下幾畝田地,都算是祖上燒了高香了!現在,隻要歸附,隻要把家人接來,就能直接拿到田地!
這已經不是收買了,這是在給所有士兵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未來!一個安身立命的根本!
副將張猛激動得臉都紅了,他忍不住開口問道:“蕭……蕭先生,此話當真?”
蕭何微笑著點頭:“主公金口玉言,豈會作假?不僅有田,官府還會統一提供種子、農具,並有農官指導耕種一種名為‘土豆’和‘紅薯’的高產作物,保證人人都能豐收!”
“主公大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