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穎笑彎了眼睛,抬手輕輕推了推身旁的蔣棗棗,說道:“陳姨,這可不能怪我,得怪她呀。中間跑去生娃、養娃,忙得連老店的影子都不見了。”
“棗棗啊,你都有娃了?”
陳姨驚訝地睜大眼,上下打量著蔣棗棗。
“真是看不出來!跟你頭一回來我這兒的時候比起來,簡直還是個模樣沒變的小姑娘嘛。”
蔣棗棗抿嘴一笑。
“陳姨,您還記得我第一次來這兒的樣子呀?那時候我都緊張得不敢點菜。”
陳姨眯著眼。
“哪能不記得!那天你還穿著高中校服,拉著郭穎進來,說是用第一筆稿費請她吃飯。要不是你們倆當年仗義出手,幫了我和老吳一把,這火鍋店早就撐不下去,關門大吉了。”
她語氣裡滿是感慨。
“這幾年你們一直沒再來,我和老吳心裡可惦記得緊。時不時就念叨,生怕你們出了什麼事,或是不順心。如今親眼看見你們平平安安地坐在這兒,才算把這塊心病放下了。”
蔣棗棗聽了,心頭微微一暖。
那時她剛在一本文學雜誌上發表了人生第一篇小說,拿到了人生中第一筆正式稿費。
她特意選了這家離學校遠、位置偏僻卻味道地道的老火鍋店,請郭穎來慶祝。
當時店裡冷冷清清,隻有兩桌客人。
牆上貼著泛黃的海報,鍋底翻滾著紅油,香氣四溢。
兩人一開始還懷疑是不是口味不佳。
結果才吃了一口,就紛紛瞪大了眼睛。
“這麼正宗的味道,食材還這麼新鮮!”
郭穎夾起一片毛肚嘖嘖稱讚。
“怎麼生意這麼慘淡?”
蔣棗棗在一旁也忍不住問:“陳姨,您這手藝明明一流,為啥還差點開不下去啊?”
陳姨一邊涮著肉,一邊無奈地歎了口氣。
“唉,位置太偏了,附近又沒什麼寫字樓或商場引流。我們老兩口也不會搞什麼宣傳推廣,朋友圈都不會發,隻能靠幾個老主顧撐著。可人越走越少,房租又年年漲,實在是難呐。”
聽她這麼說,蔣棗棗和郭穎對視一眼,心裡都不是滋味。
一個念頭在蔣棗棗腦海中閃現。
當晚回到家,她便在正在連載的小說中,悄悄加入了一家名為“陳姨老火鍋”的場景描寫。
小說上線後,讀者反響熱烈。
不少人被這段描寫打動,專程循著線索找上門來打卡。
短短半個月,原本門庭冷落的小店突然排起了長隊。
甚至有美食博主主動聯係陳姨做探店視頻,口碑一傳十、十傳百。
從此,這家藏在街角的老火鍋店活了過來。
正說著這些往事,店裡後堂走出一位頭發微白的中年男人,手裡拿著一個老舊的黑色遙控器,笑著走過來。
“你看你,又把這個寶貝落下了吧?電視開著沒人看,電費不要錢啊?”
陳姨一拍腦門,發出清脆的一聲響。
“瞧我這記性!老糊塗了!”
她轉頭對兩個女孩笑道:“你們倆以前最愛邊吃火鍋邊追綜藝,每次來了都要我把電視打開,調到衛視台。”
蔣棗棗擺擺手,笑著說:“不用了陳姨,我們現在都刷短視頻,誰還看電視啊。”
話音未落,電視屏幕“啪”地一聲亮了起來。
雪花閃了幾秒,畫麵清晰,正播放著晚間財經新聞。
鏡頭切換,顯出股市大盤走勢圖,紅色數字劇烈跳動。
緊接著,主持人嚴肅播報。
“受突發消息影響,楚氏集團股價今日開盤即遭遇重挫,截至發稿前已封死跌停板,市值單日蒸發近三十億元……”
陳姨見狀,伸手就要換台。
“天天播這些嚇人的新聞,吃個飯都不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