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小時的航程在沉默與休整中度過。
“荊棘王座”如同一位從深淵歸來的疲憊旅者,艦體上殘留著與法則亂流搏鬥的細微傷痕,以及那場短暫交鋒留下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能量餘波。然而,其內核卻仿佛經過淬煉的精鋼,更加凝練、沉靜。
林夜大部分時間都在冥想,鞏固著剛剛突破的境界,消化著從“仲裁之儀”獲取的龐大信息,並嘗試著將那種對秩序力量的精微掌控融入自身的力量體係。他能感覺到,自己與月影、與生命序列、乃至與腳下這艘星艦的聯係都變得更加緊密和深入。
艾拉博士和星椋則忙於分析“腐朽國度”的結構圖,並結合林夜帶回的“異淵汙染識彆模塊”,試圖在其中找出最有可能隱藏著“共鳴體”線索或直接通往“門”所在地的路徑。
當“荊棘王座”終於駛出虛無回廊那令人壓抑的邊界,重新回到相對“正常”的宇宙空間時,所有人都感受到一種無形的壓力驟然減輕。
“抵達預定彙合坐標。‘橋梁’遺跡位於前方零點五光秒處。”星椋彙報的同時,主屏幕上的畫麵切換。
儘管早已從數據和想象中勾勒過它的形態,但當“橋梁”遺跡真正呈現在眼前時,林夜依舊感到了難以言喻的震撼。
那並非一座實體的建築,也非能量的造物。
它更像是一道……撕裂在現實之上的巨大傷疤。
一片無法估量其寬廣度的空間區域,呈現出一種詭異的、不斷流動的、仿佛油彩與水混合卻又無法相融的質感。無數破碎的、閃耀著不同時代與文明光輝的建築碎片、星艦殘骸、乃至一些難以名狀的巨大骨骼和機械造物,如同被凍結在琥珀中的昆蟲,靜靜地懸浮在這片流動的“傷疤”之中。它們有的屬於早已湮滅的遠古文明,有的則帶著星盟鼎盛時期的風格,甚至還有一些,其科技特征連艾拉博士的數據庫中都找不到匹配記錄。
而在這些凝固的曆史碎片之間,一道道細微的、五彩斑斕的“裂隙”時隱時現,如同傷疤上未曾愈合的毛細血管,散發出危險而不穩定的空間波動。那就是連接不同“層麵”的通道,也是“橋梁”之名的由來。
一種低沉、持續、仿佛來自宇宙背景輻射本身的嗡鳴,從遺跡方向傳來,並非通過介質傳播,而是直接作用於靈魂,讓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與渺小之感。
“難以置信……”艾拉博士喃喃道,“這麼多時代的殘留……這裡究竟見證了多少文明的興衰與嘗試?”
“檢測到高強度、多層次時空褶皺。物理常數呈現區域性異常。”星椋的傳感器忠實地記錄著數據,“存在大量未知能量簽名殘留,部分與‘異淵’汙染特征有微弱吻合,部分……與指揮官描述中的‘源初虛空’特性近似。”
林夜開啟破妄之瞳,淡金色的視野中,那片遺跡呈現出更加驚人的景象。那些流動的“傷疤”本身,就是高度凝縮的、混亂的時空法則實體!而那些五彩斑斕的裂隙,則是相對脆弱的法則節點。更讓他心頭一緊的是,他能清晰地“看”到,在遺跡的極深處,一股冰冷、死寂、帶著絕對秩序壓迫感的暗流正在緩慢而堅定地彌漫、擴張——那是古獄的力量,是“門”正在成型的征兆!
“我們到了。”林夜的聲音低沉,“艾拉,比對結構圖,找出相對安全的切入點和可能藏有線索的區域。星椋,保持最高警戒,這裡的危險不僅來自古獄,更來自遺跡本身。”
他的目光掃過那些凝固的文明殘骸,最終落在那遺跡深處湧動的暗流上。
希望與毀滅,曆史的沉澱與未來的危機,在此地交織。
尋找“共鳴體”的旅程,將從這片埋葬了無數夢想與野心的“橋梁”正式開始。而他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在這片法則的迷宮與曆史的墳場中,找到那條通往真相的、岌岌可危的小徑。
喜歡廢脈?我靠肝經驗逆天改命請大家收藏:()廢脈?我靠肝經驗逆天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