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醫者,意也。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
《醫經》中的箴言在心間流淌。他明白了,治療自身傷勢的關鍵,並非一味地用那微弱內力去蠻橫衝撞,而是需要“引導”和“疏通”。
他開始嘗試,不再僅僅依靠《昊天武訣》心法的本能運轉,而是結合剛剛獲得的醫理知識,用意念小心翼翼地引導著那絲內力。
他避開肋下淤堵最嚴重的區域,轉而優先滋養相對完好的經絡,比如先完成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大腸經的循環,以強化呼吸,促進宗氣的生成。同時,他嘗試引導內力,極其輕柔地、如同水磨工夫般,去溫養受損的臟腑,尤其是被震傷的肝臟和脾胃,試圖先穩定內部的氣血生化之源。
這個過程,遠比單純運轉心法要耗費心神。每一次意念的微調,都像是在駕馭著一輛隨時可能散架的破車,行走在布滿荊棘的崎嶇小路上。汗水浸透了他破爛的衣衫,高燒讓他的嘴唇乾裂起皮,意識多次在耗儘與清醒的邊緣徘徊。
但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雖然傷勢的恢複依舊緩慢得令人發指,但那種純粹破壞性的、無序的痛苦,開始減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在破壞中蘊含著微弱生機的、有序的“修複感”。
他能夠清晰地感知到,當內力流過肺部相關經絡時,呼吸會稍微順暢一絲;當內力溫養胃脘時,那翻江倒海的惡心感會略有平息。
這種對自身身體的“掌控感”,哪怕隻有微不足道的一絲,也給他帶來了巨大的信心。
“草藥……若有對應的草藥輔助,疏通經絡,化瘀止血,滋養臟腑,恢複速度定能大增……”
這個念頭再次浮現,而這一次,不再隻是一個模糊的想法。
他的意識,不由自主地投向了識海中那卷《逍遙醫經》古卷。在“築基篇”關於藥性的理論之後,開始浮現出一些最簡單、最基礎的草藥圖像和介紹,雖然大部分依舊朦朧,但似乎有幾種常見的、用於活血化瘀、續筋接骨的草藥信息,變得清晰了一些。
“三七,味甘微苦,性溫,入肝、胃經。功擅止血散瘀,消腫定痛……”
“紅花,辛,溫。歸心、肝經。活血通經,祛瘀止痛……”
“骨碎補,苦,溫。歸肝、腎經。活血續傷,補腎強骨……”
這些信息的出現,讓他心中一動。目光,再次不由自主地瞥向了雜物間角落,那個半開的舊木箱。那本泛黃的《……草藥圖……》封麵,在他眼中,似乎散發出了一種不同以往的吸引力。
也許……那裡會有線索?
就在他心神被醫經知識和尋找草藥的可能性所牽引時,一陣強烈的疲憊感如同巨浪般襲來。高燒、傷痛、精神的高度集中與消耗,終於達到了一個臨界點。
他的意識,如同斷了線的風箏,緩緩從那種玄妙的“內視”與“領悟”狀態中脫離,沉向更深層次的、混合著痛苦與疲憊的昏睡。
但在徹底失去意識的前一刻,一個清晰的計劃,已經在他心中成型:
必須儘快找到草藥,輔助療傷!而那本舊書,可能就是起點!
窗外,天光已然大亮。
新的一天,姬家依舊會充滿明爭暗鬥與冷嘲熱諷。
但雜物間內,那個被遺棄的“廢物”女婿,他的世界,已經因為《逍遙醫經》的初現,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顆醫道的種子,已然在他破碎的識海與重創的軀體中,悄然埋下。隻待合適的雨露與時機,便可破土而出,震驚世人。
喜歡江易辰的醫武征途請大家收藏:()江易辰的醫武征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