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針堂後院的論道,表麵上在和諧的氛圍中結束,但林九針心中那根探究的弦,卻並未完全鬆弛。江易辰對答如流,見解精辟,甚至對他提及的“以氣禦針”之境也表現得恰到好處地向往與無知。
這一切,似乎都合情合理。
但,太過合理,反而讓林九針這等老於世故的人,隱隱覺得有些不對勁。那“玉容散”精華版中蘊含的微妙氣機,那當眾驗藥時精準到令人發指的藥力引導,絕非僅僅依靠理論知識和些許運氣就能解釋。
他需要再試探一次,一次更直接,更能體現真正功底的試探。
就在江易辰起身告辭,兩人行至院中那株老槐樹下時,林九針仿佛忽然想起什麼,停下腳步,笑道:“瞧老夫這記性。前幾日偶得一套古針法殘譜,名為‘遊龍九轉’,手法繁複,運勁路線頗為奇特,老夫鑽研數日,始終覺得其中一處關隘晦澀難通,氣血運行至此,總有滯澀之感。不知江小友可有興趣一觀,或許年輕人思路活絡,能另辟蹊徑?”
他說話間,已從袖中取出一張泛黃的絹布,上麵用朱砂繪製著複雜的人體經絡圖與針法走向,旁邊還有密密麻麻的注解。同時,他右手虛抬,五指間不知何時已夾了三根長短不一的銀針,體內那股深不可測的先天內力微微鼓蕩,依照那絹布上所載的運勁法門,開始緩緩演示。
隻見他指尖銀針微顫,發出低不可聞的嗡鳴,針尖在空中劃出道道玄奧的軌跡,隱隱引動周遭氣流,帶著一種行雲流水卻又暗藏艱澀的韻味。他刻意將內力運轉的細微變化,尤其是那處他自稱“晦澀難通”的關隘——手少陽三焦經“外關”穴附近的一處細微轉折——清晰地展露出來。
這一手,看似請教,實則是亮出了幾分真本事,也是一次毫不掩飾的考核!他要看看,這年輕人是否能看出這古針法的精妙,更重要的是,能否看穿他刻意顯露的那處“滯澀”關隘!
江易辰目光落在林九針舞動的指尖與那絹布圖譜之上。《逍遙醫經》針灸篇中,比這“遊龍九轉”精妙玄奧何止十倍百倍的針法不知凡幾,此刻在他腦海中自然浮現,相互印證。
幾乎在林九針內力運轉至“外關”穴附近,那處細微轉折,力道將發未發,產生一絲極其微弱凝滯的刹那——
江易辰眉頭都未曾動一下,仿佛隻是隨口點評一件尋常事物,語氣平淡無波:
“林老運勁至此,‘外關’穴下三分,斜刺入七分,勁力需含而不發,如春水蓄勢,轉而走‘支溝’,方合‘遊龍’真意,可解此滯。前輩方才,似是直刺過深,勁力稍顯外露,故而氣機流轉至此,略有阻礙。”
他的聲音不高,語速平緩,甚至沒有刻意去看林九針那驟然僵住的手指。
然而,這番話聽在林九針耳中,卻不啻於一道驚雷!
轟!
林九針隻覺得腦海中嗡的一聲,演示的動作瞬間停滯,指尖銀針的嗡鳴戛然而止!他猛地抬頭,看向江易辰,那雙古井無波的眸子裡,第一次露出了難以掩飾的震驚!
外關穴下三分!斜刺七分!含勁走支溝!
這輕描淡寫的幾句話,不僅精準無比地點出了他演示中那處極其細微、他苦思數日不得解的滯澀關隘所在,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解決之道!其角度之刁鑽,力道把握之精妙,完全超出了他之前的種種推演,直指這套古針法的核心精髓!
這絕非運氣!這需要何等恐怖的醫道眼力與對內力、對經絡運行理解到極致方能做到?!
自己方才還認為他可能隻是得了些古方,悟性稍高……可笑!可笑啊!
此子哪裡是不懂“以氣禦針”?他分明是早已登堂入室,甚至其境界,可能遠在自己想象之上!他之前的種種表現,不過是深藏不露!
林九針心中翻起滔天巨浪,看向江易辰的目光,徹底變了。之前的欣賞與好奇,儘數化為了深深的忌憚與一種麵對同道高人才有的鄭重。
他緩緩收回銀針,深吸一口氣,強行壓下心中的震撼,對著江易辰,竟是微微拱手,語氣帶著前所未有的肅然:
“江小友……不,江先生眼力通神,老夫……受教了!”
這一次,他不再以“小友”相稱,而是換上了“先生”這個平等的敬稱。
江易辰依舊神色淡然,仿佛隻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拱手還禮:“林老過譽,晚輩隻是偶有所感,胡亂言之罷了。”
偶有所感?胡亂言之?
林九針嘴角泛起一絲苦澀,若這都是胡亂言之,那他這數十年醫術,豈不是都學到狗肚子裡去了?
他深深看了江易辰一眼,心中再無半分試探之意,隻剩下一個念頭:
此子,絕非池中之物!江城這片天,怕是要因他而變了!
夕陽的餘暉將兩人的影子拉長。
一場無聲的試探,以林九針心中巨震而告終。
江易辰依舊深藏不露,但其展現出的冰山一角,已足以讓這位杏林泰鬥,為之折服。
喜歡江易辰的醫武征途請大家收藏:()江易辰的醫武征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