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後的聚靈陣如同一個無形的漩渦,日夜不停地攫取著方圓數十丈內的天地靈氣,將偏房化作了一片修行的樂土。江易辰盤坐於陣眼之中,周身靈氣氤氳如霧,每一次呼吸都伴隨著大量精純能量的吞吐,《昊天武訣》運轉之下,內力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長著,向著那層先天壁壘發起一波強似一波的衝擊。
然而,修為的增長並未讓江易辰感到完全的滿足。他隱隱感覺到,自己的內力雖然愈發雄渾精純,剛猛無儔,如同正午的烈日,煌煌不可逼視,但在那至陽至剛的表象之下,似乎缺少了一絲圓轉如意的韌性,一種陰陽相濟、生生不息的玄妙。
這種感悟,並非空穴來風,其根源,正來自於他對月兒持續不斷的治療。
每一次為月兒施針,以自身至陽內力,去疏導、融化她經脈中那積鬱多年的先天陰寒之氣,都如同在進行一場微縮的天地交鋒。他的陽剛真氣是火,月兒的陰寒痼疾是冰。起初,他憑借力大磚飛,以絕對的力量強行衝擊,雖有效果,卻總感覺事倍功半,且對月兒本就脆弱的經脈造成不小的負擔。
但隨著治療的深入,尤其是林九針點出他針法中蘊含的“道韻”後,江易辰開始有意識地反思。
《逍遙醫經》開篇明義:“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
醫治月兒,絕非簡單的“以陽克陰”,而應是“以陽化陰”,“陰陽互濟”。
這一日,他再次為月兒施針。指尖撚動銀針,精純內力緩緩渡入。與以往不同,他不再將內力一味地催發至剛至陽,而是刻意地收斂了其中的燥烈,融入了一絲從月兒體內那微弱複蘇生機中感悟到的“溫煦”之意。
陽中蘊溫,剛中帶柔。
神識高度集中,內視著自身真氣與月兒體內陰寒之氣的交鋒。他“看”到,那帶著一絲溫潤屬性的真氣,接觸到陰寒之氣時,不再是非此即彼的激烈碰撞消融,而是如同暖流包裹住冰塊,更溫和,更持久,也更徹底地將其化去。並且,在這化去的瞬間,那被融化的陰寒之氣並非徹底消失,而是被他的真氣巧妙地轉化,反哺出一縷極其精純的先天元陰,融入了月兒新生的氣血之中,使得那複蘇的生機更加穩固、平衡。
陰極陽生,否極泰來!
江易辰腦海中仿佛有驚雷炸響!一個全新的天地在他麵前豁然開朗!
人體小天地,宇宙大天地!修行,豈能隻修陽剛,不納陰柔?武道征伐,需至陽至剛,無堅不摧;但長生久視,證道超脫,則需陰陽平衡,五行輪轉!
這一刻,他對於陰陽五行的理解,不再局限於醫書上的文字,而是真正有了一絲屬於自己的、源自實踐的深刻感悟。
施針結束後,江易辰沒有立刻起身,而是就地盤坐,閉目內視。
體內,《昊天武訣》修煉出的先天真氣,如同一條灼熱的金色河流,在經脈中奔騰咆哮,充滿了爆炸性的力量。這是純粹的“陽”之屬性。
他嘗試著,小心翼翼地,引導著這至陽的真氣,並非按照原本剛猛直接的路線運轉,而是模仿剛才治療月兒時的感悟,在流轉過程中,加入了一絲“收斂”、“溫養”的意念。
意念一動,神識為主導。那奔騰的金色河流,速度似乎放緩了一絲,那灼熱的氣息也內斂了一分,邊緣處仿佛多了一層朦朧的、如水波般柔和的輝光。
這並非屬性的根本改變,而是在陽剛的基調上,初步融入了“陰”的意境——不是力量的減弱,而是控製的升華,是剛與柔的初步統一。
起初,這種改變極為晦澀,真氣的運轉甚至出現了瞬間的凝滯,仿佛兩種截然不同的力量在相互排斥。但江易辰心神堅定,以強大的神識強行調和,如同最耐心的工匠,一點點地打磨、融合。
漸漸地,那真氣的流轉重新變得順暢起來,但感覺已然不同。之前的真氣,是出鞘的利劍,鋒芒畢露;此刻的真氣,卻像是被納入鞘中的神兵,鋒芒內蘊,卻更添一份沉穩與厚重,運轉之間,圓融自如,對經脈的負荷也減小了許多。
他甚至能感覺到,在這陰陽初步相濟的內力滋養下,自己的肉身氣血也變得更加活潑,五臟六腑仿佛被一股溫和的力量洗滌,呈現出一種協調的韻律。心屬火,腎屬水,肝屬木,肺屬金,脾屬土……五行之氣在內力的流轉間,似乎也被引動,變得更加調和。
“呼——”
一口綿長的濁氣吐出,氣息竟在空中凝而不散,隱約分成一白一黑兩道細微的氣流,盤旋數周方才消散。
江易辰睜開雙眼,眸中神光湛然,卻不再刺目,而是如同深潭古井,幽深難測。他輕輕握拳,感受著體內那變得更加如臂使指、圓融磅礴的力量,嘴角勾起一抹滿意的弧度。
雖然這隻是初步將陰陽平衡的理念融入內力運行,距離真正的陰陽相濟、五行圓滿還差得極遠,但這無疑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開端!他的武道根基,因此而變得更加堅實,前路也更加廣闊。
醫道通玄,武道爭鋒。在這條醫武雙修的路上,一次對病患的精心治療,竟成了他突破自身武道瓶頸的契機。這其中的玄妙,讓他對未來的道路,充滿了更多的期待與探索的欲望。
偏房之外,月明星稀。而房內的江易辰,其內在的宇宙,卻因這一絲陰陽的感悟,而悄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喜歡江易辰的醫武征途請大家收藏:()江易辰的醫武征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