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紛紛點頭,決定按照李富海的辦法行事。
與此同時,民間百姓對於稅改的反應也是各不相同。
一些普通百姓並不清楚稅改對自己有何影響,隻是聽著周圍人的議論,心中充滿了不安。
而一些小商販則擔心稅率提高後,生意會更加難做,愁眉不展。
但也有一部分百姓對稅改持支持態度。
一位在京城做苦力的漢子說道:“我覺得這稅改挺好的!要是多收的稅能用在修路上,以後我們乾活也能輕鬆點。而且,聽說還會用來改善民生,說不定以後我們的日子能越過越好呢!”
然而,民間的議論並不能改變朱雄英推行稅改的決心。
他迅速召集戶部、刑部等相關部門,製定具體的稅改實施方案和監管措施。
同時,他還派遣錦衣衛暗中調查商賈們的動向,防止他們偷稅漏稅。
很快,稅改的具體細則便頒布了下去。
為了確保稅改順利實施,朱雄英在京城設立了多個稅務征收點,並從各地抽調了一批清正廉潔的官員負責征稅工作。
然而,稅改的推行並非一帆風順。
商賈們開始想儘辦法抵製稅改。
有的故意拖延交稅時間,有的虛報貨物數量和價值,還有的甚至勾結地方官員,企圖蒙混過關。
……
稅改帶來的表麵平靜下,實則暗流湧動。
朱允炆一係的官員們雖在朝堂上暫時收斂,但私下裡卻從未停止謀劃。
他們聯絡各地商賈,試圖煽動更大規模的反抗,還在民間散布謠言,稱稅改是朱雄英為了滿足私欲,搜刮民脂民膏。
這些謠言如瘟疫般迅速傳播,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開始對稅改產生不滿情緒。
街頭巷尾,時不時就能聽到有人抱怨生活越發艱難,指責朝廷不顧百姓死活。
朱雄英得知此事後,麵色陰沉如水。
他知道這是有人在背後故意搞鬼,企圖破壞來之不易的改革成果。
就在此時,朱雄英想到了之前係統獎勵的水泵設計圖紙。
他決定利用這個契機,將稅收增加帶來的資金投入到礦業發展中,尤其是重啟京西煤礦的開采。
他再次前往皇宮尋找朱元璋商討此事。
同時也將工部、戶部的官員,召集過來,共同商討煤礦開采事宜。
朱雄英將圖紙展開,指著上麵的結構說道:“諸位大人,如今我大明稅收增加,有了足夠的資金。而這水泵圖紙,正是重啟京西煤礦的關鍵。”
同時又指向圖紙上的內容道:“此水泵若能研製成功,便能解決煤礦積水的難題,不僅能增加煤炭產量,還能帶動周邊經濟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如此一來,百姓生活改善,那些謠言自然不攻自破。”
工部尚書皺著眉頭,擔憂道:“殿下,雖說有了圖紙,但研製水泵並非易事。且不說技術上的難題,單是所需的材料和人力,就是不小的挑戰。”
朱雄英目光堅定:“這些困難,本皇孫早已考慮到。材料方麵,可動用國庫資源,優先供應;人力上,從各地招募能工巧匠,給予優厚待遇。隻要大家齊心協力,定能成功。”
在朱雄英的推動下,水泵研製工作迅速展開。
與此同時,他還派遣錦衣衛暗中調查謠言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