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甚者在聽到策論與兵法考核的時候,眼中有一個滑稽的畫麵浮現出來。
那就是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學子們,齜牙咧嘴的站在那裡,手持著一柄異常沉重的寶劍,咬牙揮舞著。
這簡直是將“斯文”二字狠狠的按在地麵上蹂躪。
將儒家之道置於何地?
即便是支持皇孫朱雄英的官員們,這一次也紛紛站出來反對。
不等朱元璋詢問群臣的意見,便有官員主動站出來開口道:“陛下,臣認為,此事萬萬不可!”
他娘的,咱還沒有講述其好處呢,便有人站出來反駁自己。
朱元璋黑著臉沉聲道:“為何不可?”
有人帶頭,其他官員自然也將自己的想法全盤托出。
紛紛開口道:“陛下,自大明立國以來,便以八股駢文為主!”
“普天之下的學子們,皆學四書五經,如今輕易改動的話,必然會引起眾多讀書人的不滿。”
“臣,請陛下收回成命!”
“臣,請陛下收回成命!”
群臣心中都清楚,陛下愛民日子,絕不會對天下間的學子們置若罔聞。
冷眼麵對這些上躥下跳的官員們。
朱元璋沉聲道:“國朝數十載,你們誰能告訴朕,那些步入朝堂的都是些什麼玩意?”
“一一個個整日就會將之乎者也掛在嘴上,未見其能為朕排憂解難,也沒有見到其為天下百姓謀福利!”
“你們告訴咱,朕要這些廢物點心有何用?”
“但凡有那麼一點的可取之處,朕也不用整日忙碌到深夜!”
朱元璋自己自然不可能想到這些擠兌群臣的話語,完全都是大孫昨日講述的。
隻不過今日被他按部就班的拿出來用用而已。
此言一出。
群臣瞬間啞火,在他們眼中,陛下向來以勤政擺在第一位,恨不得一個人乾完所有事情。
久而久之,眾人早已經習慣了這種事情。
卻從未將問題放在自己的身上考慮過。
直到今日陛下這般說,他們這才意識到,百無一用是書生!
當然,也有官員表示不服氣。
不是他們不願意幫助陛下排憂解難,而是他們根本就沒有那個機會。
再次施禮道:“陛下,臣有事要奏!”
見此情景,朱元璋的嘴角微微抽動著。
暗道大孫果然沒有說錯,連這些人會如何應付自己,都猜的一般無二。
沉聲道:“講!”
群臣都清楚,此次辯解,將會是他們這些讀書人最後的機會。
倘若是無法將陛下說服的話,那麼日後他們這些讀書人,將再也沒有翻身的餘地。
深吸一口氣後,官員這才開口道:“自漢以降,乃至唐宋,皆尊崇儒家,就是因為儒家之道,蘊含了治國之道的大道理。”
“至於所謂的策論、兵法、法家等、皆為小道,所以才會被先賢遺棄!”
“即便是有人學習,那也僅僅是用來參考,始終以儒家之道為主,其他為輔!”
“否則的話,本末倒置,江山危矣!”
“曆史上也不是沒有這樣的案例,五代十國,軍人當政,不修儒家;”
“連年征戰,百姓流離失所,最終消失於亂戰之中。”
“直到前宋建立,儒道得以重用,這才有三百年的太平……”
官員自我感覺很不錯,又看看同僚們鼓勵的眼神,越發覺得自己的一番言論,必定會讓陛下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