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士子鬥毆的事情便隨風而逝。
畢竟大家都是前來參加科考的,不是過來八卦的。
有那個閒工夫,到不如多看幾本書。
萬一壓對寶,自己豈不是賺大了?
而韓山兩兄弟與王宇、李明浩之間的情誼,日漸上漲。
每日都聚集在一起研究兵法與策論。
甚至還弄出一座簡易的沙盤,用來相互博弈。
而王宇和李明浩這種在書本上學來的本領,與韓家兩兄弟這種家傳下來的本領,有著顯著的差距。
每一次戰術對決,王宇和李明浩都能夠察覺到自己的不足。
所以這段時間中,兩人可以說是進步神速。
因為這個時期,根本就無人教導兵法、戰術的老師。
所有人都是肯書本上的知識,至於將門之後,完全是因為長輩的言傳身教。
當然,也有不少人憑借自己的天資,在戰場上嶄露頭角。
即便是有所感悟與心得,那也會自己藏著、掖著、絕不會輕易告訴其他人。
像他們四人這般,恐怕整個大明也尋找不出來第二個。
當四人博弈結束,再次前往酒樓時。
掌櫃早就出門笑臉相迎。
之前在他這裡鬨出那麼大的動靜,更是被朝廷的人給抓走了。
本以為他們這輩子算是完蛋了,誰能夠想到,他們幾個居然會因禍得福。
不但沒有惹到官司,反而還引起皇孫殿下的關注,血賺的一逼。
更是因為四人的到來,原本喧囂熱鬨的酒樓,瞬間收斂了不少。
如今的士子們相互見麵時,相較以往文明了許多。
一行四人直奔一張空桌走了過去。
尚未坐下,便聽到一位士子,大著舌頭說:“你們說那楊士奇有何本事?”
“一介草根而已,僅憑借著皇孫殿下的賞識,便平步青雲?”
頓時,酒樓中的談話聲戛然而止,所有人都將自己的目光落在這位醉酒的士子身上。
楊士奇是何人?
有什麼樣的本事?
如今的大明早就傳開了。
這些前來趕考的士子們,心中更是無比的清楚,也有人暗自佩服。
隻是自古文人相輕,大家又是同齡人,自然會有人不服氣。
在心底吃味道,無非是走了狗屎運,得到皇孫殿下的青睞而已。
換做自己前往江南之地,必然也能夠做好。
他楊士奇隻是在執行皇孫殿下的命令而已,彰顯不出來本身有何本領。
好在皇孫殿下更改了科考製度。
此次楊士奇也會與他們這些士子共同參加科考。
可以說,他們現在處於同一個水平線上,誰都有脫穎而出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