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李明浩心中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儘快返回大明。
將他此行大越國的遭遇呈報上去,然後率兵前來為那些死去的使者們複仇!
騎馬奔跑了一個時辰後,李明浩突然勒緊韁繩,停了下來。
心中更是不斷回想起皇孫殿下的一句話,“大明兒郎,提筆可安天下,棄筆便可從戎,一人便可滅一國。”
之前沒有反應過來,一心隻想著“複仇”。
如今他才明白,自己就這樣回大明,結果不用說,殿下必然會派兵前來討要說法。
但自己此行可是代表大明出使大越國,非但沒有完成殿下交代下來的任務,反而如同喪家之犬一般逃回去。
折損大明威嚴這一點毋庸置疑,恐怕後半生自己也無法抬頭做人。
更加不要說殿下會對自己失望,就連自己都會看不起自己。
想明白一切後,李明浩再次調轉馬頭,暗道:“自己絕對不能這樣回去,至少也要為那些隨行的同僚們報仇後才能回去!”
回想典籍中記載,漢朝班超出使西域,遭遇匈奴,並且以己方弱勢之局,完成逆斬匈奴使團的壯舉。
因此一戰成名,被冊封為定遠侯!
還有大唐王玄策,如同現在的自己一般,以使者的身份出使印度。
與自己的遭遇差不多,同行的使者全部被印度王誅殺。
而王玄策沒有選擇回大唐調兵遣將,而是向鄰近的吐蕃還有一些小國借兵。
最終,憑借一己之力將印度國滅了。
重返大唐後,被封為朝散大夫。
而皇孫殿下之所以會提出這樣的言論,恐怕在心底早已經預料到這種事情的發生。
自己出使大越國,很有可能就是殿下對自己的考驗。
念頭通達後,李明浩騎馬直奔占城。
既然大越國國王想要滅掉占城,那自己就借助占城的兵力,來一場反擊戰。
至於占城國王是否會借兵給自己,他到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自己出使大越國就是為了他占城出頭,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大越國國王的野心早已經溢於言表。
不借兵給自己的話,等待他的結果隻有一個,那就是被大越國吞並。
經過兩天的奔波後,李明浩終於抵達占城的邊境。
猶豫兩國現在局勢頗為緊張,所以邊境一直處於封鎖狀態。
更是有數支巡視的隊伍,不斷在邊境來回巡查。
當李明浩騎馬來到城池下方的時候,迎接他的則是城牆上,彎弓如滿月的箭矢。
尤其是李明浩此時的裝扮,妥妥的大越國打扮。
沒有將他當場射殺,已經是天大的幸運了。
當然,也僅僅是因為他一人來到城下,所以守城的將士才沒有將之射殺。
尚未來得及表明來意,城牆上便傳來一道質問聲:“你是何人!”
李明浩急忙擺手,示意他們不要衝動,同時大吼道:“我是大明使者,要見占城國王!”
聽說是大明使者,城牆上的將領臉色劇變,到也沒有放他進城的意思。
再次追問道:“可有證明身份的印信?”
將領知道,隻能對方能夠證明自己的身份,什麼事情都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