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戶部如今能夠擁有這般成就,全部都是皇孫殿下的功勞,臣不敢竊據此功勞,望陛下明鑒!”
正常情況下,任何一個官員都會被這個從天而降的大餅,衝昏了頭腦。
但楊思義卻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因為他清楚,沒有皇孫殿下,就不會有如今的戶部。
對此,朱元璋隻是滿意的點點頭,並未多說什麼。
至此整個早朝也算是圓滿結束,百官相繼退走。
隻是這一次,諸位同僚在經過楊思義身邊的時候,都會主動拱手施禮,說上一聲:“恭喜!”
言語之中的奉承之意,更是他為官多年,都不曾聽過的。
甚至都讓楊思義有種難以招架的錯覺。
也怕自己會沉迷在這些阿諛奉承之中,急忙回禮後,轉身大步離去。
格物苑中。
眾多學員們跟隨在皇孫殿下的身邊,忙碌的如火如荼。
就在此時,一道侍衛的身影,急衝衝來到朱雄英的身邊,一副欲言又止的姿態。
朱雄英自然清楚將士是什麼意思,示意學員們自己先研究一會兒,自己去去就來。
自從上一次楊士奇在江南之地推行一條鞭法,丈量土地時,遭遇權貴富豪們組織叛亂,對抗朝廷一事。
雖說楊士奇完美的將叛亂鎮壓,但朱雄英卻從未將此事揭過,反而暗中派人徹查此事。
權貴富商暗中培養私兵,這一點情有可原,也在情理之中。
但在私下鍛造甲胄、兵器、這絕對是朝廷無法容忍的。
如今,負責調查此事的將士回來向自己複命,顯然是事情已經有了眉目。
這才看向將士,等待著下文。
“殿下,經過屬下這段時間的暗中調查,事情已經有了些許的進展!”
“為那些權貴富豪們提供甲胄、兵器的人,極有可能是淮西的權貴,好像還有呂家的身影!”
朱雄英神色如常,聽完將士的彙報後。
這才開口道:“本皇孫要的不是可能、好像,這種結果能夠說明什麼問題?能否充當證據嗎?”
將士自知辦事不利,趕忙躬身施禮。
朱雄英則是站在原地陷入沉思,淮西權貴在朝中可是占據相當龐大的勢力。
沒有確鑿的證據前,絕對不能輕舉妄動。
倒不是滅不了淮西權貴,而是他不想引起大明江山的動蕩而已。
隨即眼底浮現出一抹寒芒,再次交代將士,針對幾個人暗中展開調查。
既然好好的榮華富貴不想要,那就不要怪自己下手無情了。
……
自從戰艦將第一批銀子送回來後,朱雄英便在心底琢磨,是否要在大明成立一家皇家銀行?
與朱元璋商議一番後,依舊是以往的那種結果。
隻要大孫覺得行,那就放手去做,有咱在背後給你掌舵,沒什麼好怕的!
很快,朱雄英便在那些通過科考,步入朝堂的新科士子們中挑選一些人出來,前往各地負責開辦銀行事宜。
甚至各地百姓們還沒有弄清楚朝廷又要推行什麼新政策,各大城池內的銀行便被架了起來。
至於各地下屬的鄉縣,由於交通運輸不便的緣故,所以暫時沒有開辦銀行的打算。
當然,這種情況隻是暫時的,待日後大明發展的越來越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