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孫朱雄英可不會在乎這些人當初是否跟隨皇帝朱元璋共同打天下。
也不管你們以往為大明做出了多大的貢獻。
隻要是大明的子民,那就要遵守朝廷頒發的新政。
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勢力騎在百姓的頭上作威作福!
若是放任這種人在大明胡作非為,最終的結果就是百姓們被迫謀反。
到時候彆說做勳貴了,能夠保住自己的小命就阿彌陀佛了。
當初以雷霆手段在江南之地推廣新政,另一個目的就是在變向告訴淮西勳貴們。
不要以為昔日立過些許的功勞,就可以幸免。
但凡不聽從朝廷的安排,後果自負。
所以當朝廷在淮西勳貴那邊推廣新政的時候,也遭到不小的阻撓。
甚至也有些勳貴打算與朝廷掰一掰手腕,隻不過最終強忍了下來而已。
但心中對朝廷的恨意卻越發濃鬱了。
自己雖然擁有合法的私兵,但武器裝備卻遠不如朝廷的精良。
與朝廷硬拚,簡直與送死沒有什麼區彆,更是不理智的選擇。
心中的怒火強行壓了下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非但沒有熄滅的意思,反而火苗越來越旺盛。
所以,於老板的意思,就是借此機會與淮西勳貴們取得聯係,借助他們之手來對抗朝廷。
倘若對方不肯對抗朝廷,那麼自己也沒有什麼損失。
大不了繼續回來經商,無非是收入減少一些而已。
但淮西勳貴們可就慘嘍!
當初之所以能夠與朱元璋共同打天下,正是因為淮西勳貴們儘是一些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莽夫。
加上朝廷推行新政,如今他們始終都在啃老本,終有一天會坐吃山空。
否則的話,他們也不會對朝廷這般不滿。
因為他們已經沒有收入來源,賞賜的東西是固定的,並不是取之不儘用之不竭。
當於老板將其中的利弊關係與諸位富商分析完畢後。
這些人頓時明白於老板的用意了,紛紛豎起自己的大拇指。
玩陰的,還得是於老板,他們這些人就是騎馬也追不上。
有人沉不住氣,急忙追問道:“於老板,您說吧,咱們該如何做?”
對於眾人的追捧,於老板很是受用。
微微擺手後,這才開口道:“咱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與淮西勳貴們取得聯係。”
此言一出,眾人再次沉默了。
他們這些生意人,打心眼裡排斥那些武夫。
之所以上一次淮西勳貴們向他們拋出橄欖枝,己方沒有回應。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本身就不是一路人,根本就尿不到一個壺裡。
強行湊在一起,必定也會是矛盾不斷。
如今讓他們去聯係淮西勳貴,他們根本就沒有那個門路,而非是自己不願。
似乎猜到大家心中所想,於老板繼續道:“諸位無須擔心,我早已經準備妥當!”
其他人拒絕了淮西勳貴們的好意,但於老板卻沒有,私下一直偷偷與對方聯係。
多年的聯絡,彼此的感情還算不錯。
不然的話,他於老板也不可能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將家族發展的如今這個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