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密信中的內容,朱雄英心中自然早已經有了打算。
否則的話,他也絕對不會派遣藍玉千裡迢迢的隔著韃靼部去攻打瓦剌。
所有的事情進展都在自己的預料之中。
但主動進攻韃靼部的事情,由這些文官們主動提出來,遠遠要比自己下令進攻強上許多。
隻有群臣們擁有主動性,才可最大的激發出他們建功立業之心。
也隻有這樣發展下去,大明的朝堂上,才會充滿活力,生機勃勃。
因為群臣激進之心,所以大明才會永不停歇的向前走。
既然他們主動提出要求了,自己自然不會否決,反而會大力支持。
當然,朱雄英的心底還有另一種打算。
那就是遠在北平的四叔,燕王朱棣也該動一動了。
長時間這般沉寂下去,會讓他的野性徹底喪失。
即便是他一直對那個位置垂涎不已,但隻要自己在的一天,就會穩穩的壓他一頭,更加掀不起什麼浪花。
再說了,有皇爺爺在的一天,朱棣便不敢升起半點的異心。
尤其曆史中的燕王朱棣,無論朱允炆如何逼迫。
最終的結果卻是,寧願自己裝瘋賣傻,也沒有升起過造、反的念頭。
直至後來,朱允炆依舊沒有放過朱棣的意思,非要將其趕儘殺絕之時。
螻蟻尚且惜命,更何況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走投無路下,這才起兵造、反。
隻有朱雄英了解朱棣心中的想法,他最想要的是什麼,最想做的又是什麼。
自己這個四叔的軍事才能,絕對是這些藩王之中,本領最強的。
朱棣的夢想也很簡單,就想成為一名出色的將領,一位四處征戰的大將軍。
而不是坐在皇宮之中,整日麵對那些無聊透頂的朝政大事。
這一點,隻要熟讀曆史的人都清楚。
根據史書的記載,朱棣在登基稱帝後,便做了甩手掌櫃。
直接將朝政大事交給自己的兒子,也就是太子朱高熾。
他本人則是禦駕親征。
久而久之,朱高熾便順理成章的接掌了皇位。
想到這裡,朱雄英難免又對朱允炆這個廢物一頓鄙視。
滿手的好牌,他卻打的臭的要命。
編排了一陣後,朱雄英這才想起來,自己的這位好弟弟,如今早就發配下去受苦了。
這輩子都與皇位無緣了,曆史的軌跡,因為自己的出現,已經改變了方向。
隨即提筆,擬旨。
命令燕王朱棣,也就是自己的四叔,率兵從北平出發。
而藍玉大將軍則是率兵從瓦剌出發。
最終兩軍約定好一個時間,共同對韃靼部發難。
來一個首位呼應,兩軍夾擊,不給韃靼部留下絲毫喘息的機會,徹底解決大明北方的隱患。
聖旨擬定完畢後,朱雄英這才將之交給心腹侍衛道:“兩份密旨,一份交給燕王朱棣,一份交給藍玉大將軍,不得有誤!”
心腹領命後,立馬交給其他將士,讓其馬上動身前往送信。
僅僅盞茶的工夫,兩匹駿馬便衝出皇城。
一個一路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