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群臣不說話。
朱雄英便主動開口道:“諸位大人可曾想過,這些番邦小國為何要向大明朝貢?”
“是皇爺爺逼迫他們過來的?還是本皇孫強行要求他們前來納貢?”
“如今大明允許這些番邦小國前來納貢,這是大明賜予他們表現忠心的機會!”
“他們應當好好珍惜這樣的機會,而非借機向大明索取豐厚的回禮!”
“至於大明應當給予他們什麼樣的回禮,不是這些番邦小國能夠做主的,真正的主動權,永遠在我們的手中。”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莫說是賞賜他們琉璃製品,就算是本皇孫給他們一桶糞便,他們也要感恩戴德的伸出雙手將之接過去!”
“然後誠心誠意的感謝大明對他們的恩典,否則的話,還算什麼朝貢?他們又是在向誰稱臣?”
此言一出,整個朝堂上下寂靜無聲,群臣瞬間明悟了。
感情這些年朝廷給予這些國家的回禮,始終存在著重大的問題。
而他們這些自詡中流砥柱的大臣們,竟然沒有發現這樣的問題。
要不是皇孫殿下的提點,他們還不知道何時能夠醒悟過來呢。
奈何禮部侍郎一根筋,始終覺得大明這樣做有失禮數。
急忙開口道:“殿下,可是這樣做的話,會不會……”
不等他說完,朱雄英直接揮手打斷他的話語。
不容置疑道:“沒有可是,從古至今,中原王朝送給這些番邦小國的財富還少嗎?但最終換回來的結果是什麼?”
“當年的大唐盛世,唐太宗李世民被尊為天可汗時,與我們現在麵對的情況產不多。”
“哪一次回禮不是送銀子與物資,以此來彰顯中原帝國的富足與大度。”
“諸位大人能夠站在這裡,那就證明,你們都是飽讀詩書,滿腹經綸之輩。”
“難道史書上記載的那些血淋淋的教訓還不夠嗎?還是說爾等根本就沒有看到過這段記載?”
“我們送銀子,送物資,卻養這些喂不熟的白眼狼?”
“然後他們拿著大明的財富去購買武器裝備,最終在合適的時機起兵攻打大明?”
“不要與本皇孫說不知道、不可能之類的話語!”
“當年的契丹國,不就是被李世民一點一點養起來的嗎?”
“或許你們會認為,大唐距離我們太遙遠,以契丹舉例有些名不符實。”
“那咱就以剛剛滅掉的瓦剌部與韃靼部來說,從表麵上看,這兩部始終未對大明表現出來不臣之心。”
“並且,每年都會對大明交納朝貢,但實際情況呢?還用本皇孫多說嗎?”
這一次,強種禮部侍郎也啞火了,不知道該如何反駁皇孫殿下。
朝中的大臣們也從開始的不滿,紛紛認可殿下的決定。
就像皇孫殿下說的那般,他們是主動前來向大明朝貢的,是臣子。
至於主子想要賞賜給他們什麼東西,全屏主子的心情。
所以,回禮的事情就這樣敲定了。
散朝後。
禮部侍郎便直接回到禮部,將皇孫殿下定來了的回禮內容傳達了下去。
按照以往的慣例,回禮清單上的內容,必然是一連串的稀世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