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之前的蒸汽機讓一眾大儒們感覺到震撼,那麼這個叫紡紗機的東西,再次讓這些大儒們嗤之以鼻。
隻因為大明現在的紡紗技術已經相當的成熟。
也有不少手藝人嘗試將紡紗的技術改進,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如今,皇孫殿下卻弄出來這麼一個東西出來,未免有些貽笑大方了!
不用大儒們開口質疑,圍觀群眾之中的商人,便輕蔑的質疑道:“大人,您的意思是說,它可以代替工人紡紗?若隻是如此的話,應該沒有啥用吧!”
要知道,自己的手底下,可是養活了不少手藝人,所以,對於紡紗的工藝可是相當了解的。
聽到這樣的話語,格物苑學員隻是淡淡的笑了笑。
隨即回應道:“你說的不錯,紡紗機的確可以替代人工紡紗,隻是紡紗的效率卻要比人工快上幾十倍!”
“幾十倍?”那商人像是聽到了天大的笑話。
當即放聲大笑道:“小哥莫不是在誆騙我等?我手底下最熟練的紡紗娘,一日最多能紡八兩紗線,這鐵疙瘩難不成還能一日紡出幾十斤?”
周圍的百姓也紛紛議論起來,顯然對這番話難以置信。
紡紗這營生,家家戶戶多少都有些了解,女子們坐在紡車旁,手指翻飛一整天,腰酸背痛也出不了多少活計。
要說機器能快上幾十倍,簡直是聞所未聞。
格物苑學員卻不惱,隻是示意助手將準備好的棉花搬上來。
“是否誆騙,一試便知。”他親自上前,將一小捧棉花塞進紡紗機的進料口,然後搖動側邊的曲柄。
齒輪轉動的哢嗒聲中,細密的紗線如同流水般從機器另一端湧出,轉眼便繞滿了紗錠。
不過一炷香的功夫,原本蓬鬆的棉花就變成了三斤重的紗線,而且粗細均勻,遠勝人工紡出的成品。
“這……這怎麼可能!”方才質疑的商人驚得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他快步上前,伸手撫摸著紗線,觸感細膩光滑,竟是上等的品質。
要知道,即便是他作坊裡最頂尖的紡紗娘,一天也未必能紡出這般好的紗線,更彆說如此驚人的速度了。
周圍的百姓更是炸開了鍋,驚呼聲此起彼伏。
“我的娘哎,這得省多少力氣!”
“有了這物件,還愁沒衣裳穿?”
“皇孫殿下真是神了!”
大儒們的臉色比之前看到蒸汽機時還要難看。
他們原本以為紡紗機不過是嘩眾取寵的小玩意兒,卻沒料到竟有如此顛覆性的效用。
尤其是那位主張“君子不器”的老儒,手指死死攥著胡須,指節都泛了白。
他畢生鑽研周禮,堅信手工技藝乃是“雕蟲小技”此刻卻被一台機器打得啞口無言。
格物苑學員的聲音響徹會場:“諸位請看,這紡紗機一日可紡紗三百斤,抵得上百名紡紗娘的工作量!如今草原平定,無數羊毛即將運抵中原,有了這紡紗機,不出三年,大明百姓皆可身著暖衣,再無凍餒之虞!”
“好!”百姓們的歡呼聲響徹雲霄,不少人甚至朝著皇孫殿下的方向叩拜起來。
他們不在乎什麼天道人道,隻知道這鐵疙瘩能讓家人穿上厚實的衣裳,能讓孩子不再受凍。
就在此時,人群中突然擠出幾個身著綢緞的中年男子,為首之人對著格物苑學員深揖一禮:“在下蘇州布商張萬三,敢問小哥,此紡紗機何時能夠售賣?鄙人願出萬兩白銀,先行訂購十台!”
話音未落,周圍的商人們紛紛附和,喊價聲此起彼伏。
“我出兩萬兩!”
“給我留二十台!”
“皇孫殿下若肯轉讓技藝,我等願捐輸糧草,助朝廷修建鐵路!”
大儒們看著眼前這副景象,臉色越發灰敗。
他們畢生追求的“經世濟民”竟被幾台機器輕易實現。
那位之前質疑火車速度的老儒,此刻喉頭一陣滾動,猛地噴出一口鮮血,直挺挺倒了下去。
會場頓時一片混亂,醫官急忙上前施救。
朱雄英端坐在高台上,神色依舊平靜,隻是對身旁的侍衛淡淡吩咐:“送老先生下去好生調養,論道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