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柳子戲是什麼?_被雪藏後,白露愛上我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1章 柳子戲是什麼?(1 / 2)

導演王正宇見大家鬨的差不多了,便走了過來。

他清了清嗓子,努力讓自己的表情看起來嚴肅一點,但眼底的笑意還是藏不住:

“好了好了,大家彆笑了。說正事。”

眾人漸漸安靜下來,看向王正宇,等著他發布任務。

王正宇拿出喇叭,說道:

“今天的安排是這樣的:上午,大家繼續去幫顧大爺家收玉米,爭取把剩下的都收完。下午呢,我們接到了清河鎮的邀請,去體驗他們那裡另一個非遺項目——柳子戲。具體的情況,等我們到了之後,那邊的老師傅會給大家詳細介紹。”

“柳子戲?”陳赤赤好奇地問道,“是什麼戲種啊?好聽嗎?”

“到了你們就知道了,是很有特色的地方戲。”

王正宇賣了個關子。

顧言聽到“清河鎮”三個字,心裡咯噔一下。

他下意識地看向其他人,果然,陳赤赤已經開始擠眉弄眼了。

“我說,言神,”陳赤赤湊過來,小聲說道,“你說,這次清河鎮的柳子戲,會不會也有什麼長輩,見了你之後,也喊你一聲‘七叔祖’啊?”

路含也跟著點頭:“我覺得很有可能!畢竟你在清河鎮的輩分擺在那兒呢!”

顧言翻了個白眼:“哪有這麼巧的事?你們想多了。”

嘴上這麼說,他心裡卻有點打鼓。畢竟,前兩次在清河村和顧氏酒坊的經曆,已經讓他對自己這“七叔祖”的身份有了陰影。

“是不是想多了,去了就知道了。”陳赤赤嘿嘿一笑。

早飯過後,眾人稍作休整,便拿著工具,浩浩蕩蕩地向玉米地出發。

有了昨天的經驗,加上大家都想早點收完玉米去體驗新的項目,乾活的效率格外高。

顧言雖然還有些宿醉的頭疼,但乾起活來依舊不含糊,掰玉米的動作又快又準。

白露也吸取了上次的教訓,不再毛毛躁躁,而是小心翼翼地把顧言掰下來的玉米裝進筐裡,兩人配合得十分默契。

陳赤赤和路含依舊是活寶擔當,一邊乾活一邊插科打諢,時不時還調侃顧言幾句,引得大家笑聲不斷。

張立老師和黃雷老師則沉穩許多,默默地埋頭苦乾,偶爾指導一下年輕人怎麼省力。

趙金麥也很勤快,雖然力氣不大,但一直堅持著,沒有喊累。

不到中午,剩下的玉米就被收完了。看著堆成小山的玉米,大家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回到院子,簡單吃了午飯,眾人便坐上大巴車,再次前往清河鎮。

一路上,大家還在討論著柳子戲和顧言的“輩分”問題。

“我賭五毛錢,肯定有!”陳赤赤信誓旦旦地說。

“我覺得不一定,柳子戲班子和顧家酒坊不一定有關係。”趙金麥理性分析道。

“不管有沒有,去看看也好,多了解了解傳統文化總是好的。”張立老師說道。

顧言則靠在座位上,閉目養神,假裝沒聽見他們的討論。

他現在隻想祈禱,下午千萬彆再出什麼幺蛾子了。

大巴車很快就到了清河鎮。

與上次去顧氏酒坊不同,這次的目的地是鎮上的一個古戲台。

戲台看起來有些年頭了,飛簷翹角,雕梁畫棟,雖然有些地方已經斑駁,但依舊能看出當年的精致。

戲台前的空地上,已經站著幾位穿著傳統服飾的老人,看樣子是柳子戲的傳承人。

看到顧言等人下車,一位頭發花白、精神矍鑠的老師傅連忙迎了上來,臉上帶著熱情的笑容:

“各位老師,歡迎歡迎!我是柳子戲的傳承人,姓劉,大家叫我劉師傅就行。”

“呼~還好姓劉~不是姓顧。”

顧言長舒了一口氣想道。

“劉師傅好!”眾人紛紛打招呼。

劉師傅笑著點點頭,然後開始帶著大家參觀戲台,介紹柳子戲:

“柳子戲啊,是咱們齊魯大地的古老劇種,距今已經有好幾百年的曆史了,比京劇都要早呢。它的唱腔很有特色,吸收了很多民間小調的精華,聽起來既婉轉又豪放。”

他指著戲台兩側的壁畫,繼續說道:

“你們看這些畫,都是以前演出的場景。柳子戲的劇目也很豐富,有曆史故事,有民間傳說,像《孫安動本》《張飛闖轅門》這些,都是我們的經典劇目。”

眾人聽得津津有味,不時點頭稱讚。

顧言也被這古老的藝術吸引了,之前的擔憂暫時被拋到了腦後。

他仔細地看著那些壁畫,聽著劉師傅的講解,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

“那柳子戲的表演,是不是很講究身段和唱腔啊?”白露好奇地問道。

“沒錯,”劉師傅笑著說,“唱、念、做、打,樣樣都得練。

尤其是身段,講究一個‘圓’字,動作要流暢自然,剛柔並濟。

唱腔更是得下苦功夫,要根據不同的角色和劇情,唱出不同的韻味。”

說著,劉師傅還即興給大家比劃了幾個簡單的身段,雖然隻是幾個小動作,卻透著一股精氣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新小说: 末世囤貨求生記 末世:我挖寶求生 我,劉協,三造大漢 穿成農夫,從神箭手到大楚國公 魂穿水滸:我竟成了童貫義子 武道異年 神王下山 紅霧中的覺醒者 開局零分學渣,你讓我逆襲清北? 吞天九鼎:從修車工到萬界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