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言的語氣瞬間冷了下來,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麵:
“《黃帝內經》成書於戰國時期,比他們的曆史都早幾千年,也好意思搶?”
“誰說不是呢?”
沈明歎了口氣:
“可現在網上的討論度太高了,好多不明真相的網友被帶偏了,說‘韓醫有係統的理論,中醫全靠經驗’。
中醫協會想澄清,但近幾年中醫確實淡出大眾視野,年輕人對中醫的了解太少,沒什麼話語權,澄清的聲音根本傳不出去。”
顧言沉默了片刻,問道:
“那他們想怎麼辦?”
“他們開會商量了一上午,最後決定做個科普類節目。”
沈明的聲音裡帶著一絲期待:
“節目內容就是邀請老中醫現場診脈、講解藥材,再結合一些中醫養生知識,讓大家真正了解中醫。他們想讓咱們工作室出策劃方案,還要一首配套的宣傳曲,說是想借著顧總的創作熱度,把中醫的知名度提上去。”
顧言指尖一頓,腦海裡瞬間閃過之前在清河村見到的老中醫——當時白露中暑,老中醫就用幾根銀針加一碗草藥,很快就緩解了症狀。
中醫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寶貝,怎麼能讓外人搶了名頭,還被抹黑?
“這活我們接了。”
顧言的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
“策劃方案我來弄,宣傳曲我來寫。中醫不能就這麼被埋沒,更不能讓泡菜國把咱們的東西說成是他們的。”
“我就知道顧總會接!”
沈明的聲音瞬間輕快起來:
“中醫協會那邊要是知道了,肯定特彆高興。我這就去跟他們對接細節,爭取儘快把方案定下來。”
“嗯,”顧言應了一聲,又補充道:
“對了,方案裡會加點年輕人喜歡的元素,比如用動畫講解經絡,讓老中醫演示一些簡單的養生手法,這樣不會搞得太枯燥。”
“明白!”
沈明連忙應下:
“我這就去辦!”
掛了電話,顧言走到落地窗前,望著窗外璀璨的夜景。
手機屏幕上,《蘭亭序》的播放量還在瘋漲,評論區裡,已經有網友開始討論“顧言會不會寫中醫主題的歌”。
他嘴角勾起一抹淺笑,打開電腦,新建了一個文檔,標題欄上敲下“國醫少年誌”五個字。
指尖落在鍵盤上的瞬間,腦海裡已經有了初步的想法——要大眾喜歡看的,要體驗,要找一些知名的老中醫,看似平淡,卻藏著能熨帖人心的力量。
而此刻的泡菜國首爾,某文化機構的辦公室裡,一個戴著眼鏡的男人正看著華夏網上的討論,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
他拿起手機,撥通了一個號碼:
“計劃很順利,華夏那邊已經開始慌亂了。繼續加錢,把‘韓醫優於中醫’的節奏帶得再猛一點……”
電話那頭傳來恭敬的應答聲,男人掛了電話,目光落在桌上的《黃帝內經》翻譯本上,眼底閃過一絲貪婪。
他不知道的是,遠在京都的顧言,已經握緊了筆,準備用旋律和策劃,為中醫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
這場關於文化歸屬的戰爭,才剛剛開始。
喜歡被雪藏後,白露愛上我請大家收藏:()被雪藏後,白露愛上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