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飛快,兩天轉瞬即逝。
十一號的京都刮起了秋風,陽光雖然明媚,卻沒了前些天的暖意。
顧言穿著黑色工裝褲和白色衛衣,戴著黑色口罩和鴨舌帽,坐在保姆車的後排。
“顧總,你確定我能唱好這首歌嗎?”
周星星坐在旁邊,手裡緊緊攥著一張手寫的歌詞紙,指尖都泛白了。
這已經是他第五次問這句話了,從早上到現在,就沒停過。
沈明坐在副駕駛,回頭遞了瓶溫水給周星星:
“星星,彆緊張,顧總寫的歌都很貼合你的嗓音,你這兩天練得也不錯,肯定沒問題。”
顧言看著周星星額角的細汗,從包裡掏出個薄荷糖遞過去:
“放鬆點,就當在工作室錄歌一樣。這首歌叫《起風了》,就是心平氣和的唱,你平時練的時候不是挺有勁兒的嗎?”
周星星接過薄荷糖,剝開糖紙塞進嘴裡,冰涼的薄荷味讓他稍微鎮定了些:
“可是……下那麼多人,我老師和學校一些領導都在,我怕唱錯。”
“錯了也沒事,畢竟誰沒犯過錯呢!。”
顧言拍了拍他的肩膀。
自從顧言讓周星星兩天時間內把一首新歌唱好,還要在自己學校迎新晚會上唱。
周星星緊張的情緒一直沒停過。
這也是為什麼讓沈明一起來的原因,畢竟現在沈明還是周星星的經紀人。
而顧言如今的熱度很高,離他巔峰時期隻差一線了。
這也是其他人納悶的地方。
都是明星,我們為了評級花了多大代價。
怎麼到了顧言這裡就不太一樣了,憑什麼他能一直霸榜熱搜?憑什麼他走到哪都是流量?
如今也有不少自媒體專門靠研究顧言的歌曲生活呢。
而且隻要掛上顧言的名字,就能引來流量。
“對了顧總。”
沈明忽然開口:
“現在網上好多自媒體靠研究你的歌出圈,最火的那個‘言歌解析菌’,你知道嗎?”
顧言愣了愣:
“言歌解析菌?沒聽過,他解析什麼?”
“他專門逐句分析你的歌,從旋律到歌詞,連和聲走向都扒得清清楚楚。”
沈明打開手機,找出那個博主的主頁:
“你看,他解析《稻香》的時候,連裡麵的雨聲采樣都找出來了,解析《將進酒》還翻了李白的詩集,現在都有兩百萬粉絲了,算小有名氣了。”
顧言湊過去看了眼,博主的頭像是個卡通麥克風,最新一條視頻是《我和我的祖國》的編曲分析,播放量已經破了五百萬。
他忍不住感慨:
“現在的網友也太厲害了,我自己都沒注意到那麼多細節。”
說話間,保姆車已經到了京都音樂學院門口。
還沒下車,就聽到外麵傳來熱鬨的人聲。
透過車窗望去,學校門口擠滿了人,穿著製服的保安戴著頭盔,手裡拿著檢測儀。
認真檢查著每一個進入學校的人。
“顧總,人太多了,咱們怎麼進去?”
沈明皺著眉:
“星星還好,沒怎麼露過麵,你這打扮,萬一被認出來,肯定會被圍堵。”
顧言早就想到了這一點,掏出手機給方明打了電話:
“師兄,我們到門口了,你在哪?”
“我在門口東側的保安亭旁邊,穿藏青色夾克。”
方明的聲音從電話裡傳來,還帶著點嘈雜:
“你們儘量低頭走,我讓保安清了條小道。”
掛了電話,顧言拉了拉鴨舌帽的帽簷,又把口罩往上提了提:
“走,儘量彆說話。”
三人推開車門,混在人群裡往保安亭走。
沈明和周星星還好,一個是工作室負責人,一個沒出道,沒人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