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起身,扶住劉備:“使君仁德布於四海,思賢若渴,此乃天意。亮雖不才,願效犬馬之勞。”
他終於應允出山!
草廬之對,塵埃落定。
陳到在陰影裡,將這一切儘收眼底。
他心中波瀾起伏。
諸葛亮的智慧,遠非書本所能承載。
那份從容的氣度,對天下大勢如掌上觀紋的洞察,言語間蘊含的磅礴力量,都讓他深感自身的渺小。
電視劇、電影中諸葛亮的睿智、氣度,不能形容真人十分之一。
陳到更加堅定了“藏拙”的決心。
在這樣的人麵前,任何自作聰明都是班門弄斧。
就在這時,堂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和低低的爭執聲,打破了草廬內激蕩後的寧靜。
關平眉頭一皺,正要出去查看。
“何事喧嘩?”
劉備也收斂了激動,沉聲問道。
一個劉備的親兵在門外稟報。
“啟稟主公,趙將軍遣人來報,營外三裡處發現數名可疑樵夫,行跡鬼祟,似在窺探營寨虛實。趙將軍已派人盯梢,特遣人請示。”
營寨被窺探?
新野地處夾縫,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是大戰前兆。
劉備臉色一肅:“可曾擒獲?是何來路?”
“回主公,對方頗為警覺,未能靠近擒拿。觀其形貌口音,不似本地人,倒像是……北地流民。”親兵答道。
“北地流民?”
劉備沉吟,目光看向諸葛亮。
這身份太過模糊,難以判斷是曹操的細作,還是真的流民。
諸葛亮神色不變,端起粗陶茶杯,輕輕啜了一口,目光再次若有若無地掃過角落裡的陳到。
目光平靜,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探詢。
陳到心中念頭急轉。
他知道諸葛亮在看他,這是一種無聲的考驗。
他不能沉默,顯得無能;也不能僭越,顯得狂妄。
深吸一口氣,上前一步,抱拳躬身,聲音沉穩清晰,帶著軍人的乾練:
“主公,諸葛先生。末將鬥膽陳言。北地流民,確有可能。然值此敏感之時,出現在營寨附近窺探,不得不防。
末將以為,與其猜測其來路,不如觀其行止。若為細作,必有傳遞消息之需,或藏匿於附近村落,或有隱秘接頭之法。
趙將軍既已盯梢,可令暗哨暫勿打草驚蛇,嚴密監視其落腳點及接觸之人,順藤摸瓜,或可辨其真偽,甚至釣出背後主使。
若其確為流民,見我軍戒備森嚴,自會離去,亦無大礙。”
他沒有直接判斷對方身份,也沒有提出激進的抓捕建議,而是基於最基本的偵察邏輯:觀察行為,尋找證據鏈。
思路清晰、穩妥,符合他一個基層軍官的身份,也符合當前“不驚動潛在敵人”的原則。
劉備聞言,點了點頭:“此言有理。孔明先生以為如何?”
諸葛亮放下茶杯,目光在陳到身上停留了稍長的一瞬。
眼神中閃過一絲極淡的、難以捉摸的意味,似是意外,又似是了然。
他緩緩開口:“陳軍侯思慮周全,此法甚妥。可依此行事。另,營寨外圍巡哨,可稍作調整,明哨暗哨結合,虛虛實實,令窺探者難辨真偽。若真是細作,見此陣勢,心疑則易露馬腳。”
他不僅肯定了陳到的建議,還補充了更精妙的布置,同時點出了“陳軍侯”三個字,顯然記住了陳到的名字和職位。
看似平常的稱呼,卻讓陳到心頭微凜。
在諸葛亮這裡,被記住名字,未必全是好事。
“好!就依先生與叔至之言!”
劉備立刻下令親兵去傳達命令。
他看向陳到,眼中多了幾分讚許:“叔至沉穩,甚好。”
“謝主公、先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陳到再次躬身,退回陰影,心跳尚未平複。
剛才那番話,他自覺並無出格,隻是基於常識的判斷。
但諸葛亮的眼神,讓他感覺自己像一張被輕輕掀開一角的紙。
會談繼續,劉備又請教了一些內政、軍備的問題,諸葛亮一一解答,條理清晰,切中要害。
陳到全程保持沉默,如同泥塑木雕,隻將那些精辟的見解牢牢記在心底。
他注意到諸葛亮在談及“內修政理”時,特彆提到了“撫民以安,積粟以備,繕甲厲兵,以待天時”,這與自己正在軍中推行的衛生、整頓,隱隱有契合之處,都是夯實根基。
時間流逝,日影西斜。
劉備終於起身告辭,言辭懇切,約定三日後正式迎請諸葛亮出山。
諸葛亮送至柴扉外,長揖相送。
回營的路上,劉備心情激蕩,與關平談論著諸葛亮的才智,言語間充滿了希望。
陳到沉默地跟在後麵,寒風掠過臉頰,讓他發熱的頭腦漸漸冷卻。
他仔細回想著草廬中的每一個細節:諸葛亮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眼神,每一個細微的動作。
那份深不可測的智慧,那份掌控全局的從容,那份洞悉人心的敏銳……
都讓他感到一種巨大的壓力,同時也是一種指引。
“在這樣的人麵前,任何取巧都是自取其辱。”
陳到在心中告誡自己,
“唯一能做的,就是腳踏實地,做好分內之事。用行動證明價值,而非言語。白毦兵的種子要深埋,衛生條例要見實效,練兵要出真章。
麥城……那才是需要真正鋒芒畢露的時刻,在此之前,必須隱忍,必須積蓄足夠的力量和信任。”
他想起諸葛亮最後看他那一眼。
那不是看一個普通軍侯的眼神,更像是看一顆落入棋盤的、位置尚不明確的新子。
這讓他既感到一絲不安,又隱隱有些興奮。
“諸葛孔明……”陳到默念著這個名字,抬頭望向新野城頭飄揚的、略顯殘破的“劉”字大旗。
曆史的巨輪,因為臥龍的出山,開始加速轉動。
而他陳到,必須在這巨輪之下,找到自己撬動命運的那個支點。
握緊了腰間的刀柄,冰冷的觸感傳來一絲真實的力量。
路,還很長,但方向,似乎比之前清晰了一分。
加快腳步,跟上劉備的身影,朝著那座依舊簡陋、卻仿佛因一人出山而有了不同氣象的軍營走去。
那裡,有他需要打磨的種子,有他需要證明的“實利”。
喜歡蜀漢:從劉備腳臭開始請大家收藏:()蜀漢:從劉備腳臭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