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八十萬”大軍順流東下,旌旗蔽日,檣櫓連雲,其勢如泰山壓卵。
劉備殘軍蜷縮於夏口,與東吳孫權這頭年輕的江東猛虎,在共同的滅頂之災前,被迫伸出試探的手。
陳到身著嶄新的牙門將甲胄,按刀肅立在劉備中軍大帳外。
他的親衛營經過數月近乎殘酷的打磨,已初具鐵血之姿。
隊列行進間腳步沉悶齊整,眼神警惕如鷹,與周遭劉備軍其他部隊的散漫形成鮮明對比。
但這支雛鷹般的親衛,在這決定天下歸屬的滔天巨浪前,依舊顯得渺小。
帳內,是決定命運的聲音。
“……曹賊挾天子以令不臣,兵勢雄壯,然其遠來疲憊,北軍不習水戰,此其一弊也!”
“荊州之民附操者,迫於兵勢耳,非心服也,此其二弊也!”
“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與豫州協規同力,破操軍必矣!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
諸葛亮的聲音溫潤如玉,卻字字千鈞,清晰地穿透帳簾。
接著是一個清朗而略帶金石之音的聲音。
“孔明先生所言,正合吾意!然破曹非僅憑血氣之勇。水戰之道,首在風帆!操軍連環巨艦,看似穩固,實則笨拙。若得……天時之助,一炬可焚!”
說話者,必是周瑜周公瑾!
陳到的心跳微微加速。
赤壁!
這場決定三國格局的烈火,即將點燃!
他身處風暴邊緣,是曆史洪流中一顆身不由己卻試圖留下印記的沙礫。
作為劉備親衛統領,陳到得以接觸到一些外圍的外交場合。
他這時護送劉備前往周瑜設在江畔的帥船參與軍議。
踏上東吳的樓船,一股迥異於劉備軍中的氣息撲麵而來。
甲板光潔,水手動作矯健利落,透著常年水戰的精悍。
周瑜在船樓前相迎。
傳說中的周瑜身姿挺拔如芝蘭玉樹,一身錦袍銀甲,麵容俊美近乎妖異,劍眉斜飛入鬢,一雙鳳目顧盼生輝。
睥睨天下的自信和掌控全局的從容,就如同他手中那柄裝飾華麗的佩劍,鋒芒畢露。
在他身邊,站著一位身材微胖、麵容敦厚、眼神深邃如古井的中年文士——魯肅魯子敬。
魯肅氣質溫和,與周瑜的鋒芒形成鮮明對比,卻自有一股沉穩如山的氣度,仿佛能包容化解一切鋒銳。
不愧為三國曆史上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戰略家。
“劉豫州!”
周瑜拱手,笑容爽朗,熱情洋溢,仿佛迎接的是多年老友,而非臨時盟友,
“請!公瑾已備薄酒,共商破曹大計!”
周瑜目光掃過劉備身後的陳到等親衛,在陳到身上那迥異於常的親衛甲胄和沉穩氣勢上略作停留,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訝異,隨即恢複如常。
魯肅則謙和地向劉備行禮,目光溫潤。
“曹賊勢大,江東危如累卵,幸得劉豫州與孔明先生鼎力相助,子敬代我主,謝過!”
他的憂慮是真實的。
軍議開始…
周瑜意氣風發,剖析曹軍弱點,闡述火攻之策,言語間鋒芒畢露,自信滿滿。
諸葛亮則氣定神閒,時而補充,時而將周瑜的鋒芒巧妙引導回聯盟的正軌。
魯肅如同定海神針,每每在爭論趨於激烈時,以溫和而堅定的言語調和,彌合著孫劉之間那脆弱而敏感的裂痕。
陳到侍立在外圍,將這一切儘收眼底。
周瑜的銳氣與傲氣,如同出鞘的絕世寶劍,耀眼卻易折;
魯肅的敦厚與堅韌,如同大地,承載著一切鋒芒;
諸葛亮則如同深邃的星空,包容萬象,將所有人的光芒都納入他那宏大的棋局之中。
聯盟的紐帶,就在這三人的氣場碰撞與交融中,艱難地維係著。
軍議結束,諸葛亮與周瑜、魯肅走向船頭,憑欄遠眺對岸曹營那連綿的燈火。
陳到作為護衛,亦步亦趨地跟在諸葛亮身後幾步之外。
凜冽的北風更加猛烈,吹得人衣袂獵獵作響,幾乎站立不穩。
“好大的北風!”
周瑜眉頭微蹙,望著江麵上被風卷起的白浪,“此風利於曹軍順流而下,卻是我軍火攻之大礙!”
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焦躁。
火攻之策,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魯肅也麵露憂色,看向諸葛亮,“孔明先生精通天文,不知此風何時能止?可有轉機?”
諸葛亮羽扇輕搖,目光投向浩渺的江天,“天象玄奧,亮亦難測。
然,陰陽消長,盛極而衰。北風如此之烈,焉知不是物極必反之兆?”
他話說得玄妙,但陳到敏銳地捕捉到他眼底深處那一閃而過的凝重。
諸葛亮在算,在等,在賭!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東南風的關鍵,但此刻,他不能露怯,更不能預言!
就在這時!
一陣更加猛烈的北風呼嘯著卷過船頭,吹得諸葛亮身形微晃,羽扇幾乎脫手。
陳到下意識地向前踏了半步,穩住身形,目光卻死死盯住江對岸的天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就在那風勢最烈、吹得人幾乎睜不開眼的刹那,陳到仿佛看到了什麼!
他猛地抬手,指向曹營方向對岸的、被濃厚雲層遮蔽的天空一角,用一種混合著驚訝、疑惑和“偶然發現”的語氣,聲音不大,卻清晰地送入諸葛亮耳中:
“先生請看!對岸雲層縫隙!那……那是什麼?!”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被吸引過去。
周瑜、魯肅也凝神望去。
對岸曹營上空,厚重的鉛灰色雲層被猛烈的北風撕開了一道狹長的縫隙。
在縫隙之中,在夕陽殘光的映照下,一片奇異的、帶著明顯卷曲螺旋紋路的雲層結構,如同巨大的魚鱗,在鉛灰色的天幕上驚鴻一現!
雲紋的走向,隱隱透著一股回旋的、與猛烈北風似乎不太協調的韻律!
“卷雲?!”
魯肅學識淵博,脫口而出,“此雲……形如鉤卷,頗為罕見!且其形……似有回轉之意?”
周瑜也皺緊眉頭,他精通水戰氣象,也認得卷雲,但如此形態詭異、似暗含旋轉之意的卷雲,他也從未見過如此清晰的!
而且,出現在這猛烈北風撕開的雲隙中,更顯突兀!
諸葛亮的目光死死鎖住那片迅速被後續雲層重新吞沒的奇異卷雲,眼神深處如同投入巨石的深潭,驟然掀起驚濤駭浪!
他博覽群書,深諳天文,那雲紋的形態,那在狂暴北風背景下顯現的、帶著明顯渦旋暗示的結構……
這絕不是普通的卷雲!
這像極了古籍中記載的、預示著劇烈氣流轉換、風暴轉向的某種凶險天象——“回祿之兆”或“風眼初凝”之象!
陳到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不敢再多說一個字,立刻垂首退後一步,恢複護衛姿態,仿佛剛才隻是無心之語。
他能做的,隻有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