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聲音激昂起來,“集中精銳兵力,以雷霆萬鈞之勢,奪回此二處戰略要衝!打通我軍東出荊州之通道!此舉,既可重創東吳守軍,雪恥複仇,又可奪得日後無論北圖中原還是東進雪恥的戰略主動權!”
“更可向孫權展示我大漢兵鋒之利,迫使其在驚恐之下,簽訂城下之盟!屆時和約之條款,必遠勝今日其虛偽之‘饋贈’!此乃…以戰促和,以勝止戰之上策!”
“有限懲戒?”張飛瞪大眼睛,顯然覺得不過癮,“打都打了,就為了兩個城?太便宜那碧眼兒了!”
“車騎將軍,非也。”
陳到踏前一步,接口道,他的目光掃過眾將,最終落在劉備身上。
“丞相之策,非為便宜東吳,實為…以最小代價,謀取最大實利!”
他手指同步點向夷陵、秭歸:“此二城,如同扼住東吳上遊命門的鐵鎖!奪回此地,則我水軍可順流而下,直逼江陵!”
“東吳則寢食難安,必須時刻重兵布防,耗費巨大國力!而我,進可攻,退可守,主動權儘在掌握!”
“反之,若貪功冒進,欲畢其功於一役,一旦受挫,非但滅吳不成,恐連已到手的戰果亦將丟失,甚至動搖國本!”
“陛下,白毦最新情報顯示,陸遜已在夷陵一帶縱深布防,倚仗地勢,營壘相連,正盼著我軍主力深入,與之決戰!我軍豈能如他所願?”
陳到的話,結合了戰略大局和白毦的具體情報,比諸葛亮的大略更為具體,也更具說服力。
他看向張飛:“翼德將軍欲雪恨,此戰便是最好機會!”
“夷陵地勢險峻,非純憑水軍,正需將軍這等猛將率精銳步軍攻堅拔寨!屆時,吳狗的血,足夠染紅長江!豈不快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張飛張了張嘴,雖然還是覺得不夠痛快,但陳到那句“吳狗的血足夠染紅長江”和“攻堅拔寨”說到了他心坎裡,哼了一聲,沒再反駁。
劉備的目光在輿圖上那兩個關鍵點上久久徘徊。
他仿佛能看到那險峻的山巒,奔騰的江水,以及插上大漢旗幟後,蜀軍戰船魚貫而出的壯觀景象。
打通門戶,掌握主動…
這確實比盲目傾國東征,要穩妥得多,也…
狡猾得多。
他又看向關羽。
關羽微微頷首,沉聲道:“二哥,孔明與叔至之言,老成謀國。奪回門戶,方是長久之計。此戰,某願為前部!”
連最恨東吳的關羽也支持有限攻擊,這極大地影響了劉備。
朝堂上的爭論漸漸平息,眾人的目光再次聚焦於劉備。
劉備緩緩站起身,目光變得無比銳利和堅定,他做出了決斷:
“善!”
“即依丞相與驃騎大將軍之策!”
“此戰,目標——奪回夷陵、秭歸!重創吳軍,打通東出門戶!”
“著令!”
“車騎將軍張飛,為前軍都督,率精兵兩萬,即刻開赴白帝城,為大軍先鋒,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驃騎大將軍陳到,總督白毦諸營,負責情報、滲透、破襲敵軍要隘,為大軍掃清障礙!”
“鎮東將軍趙雲,總督水軍並後勤糧草,保障大軍側翼及補給!”
“漢壽亭侯關羽,坐鎮成都,總督禁軍,衛戍京師,並協調後方諸事!”
“丞相諸葛亮,隨朕同行,參讚軍機,總督全局!”
“其餘諸將,各率本部,聽候調遣!”
“大軍克日出發!此戰,務求必勝!揚我國威!雪我國恥!”
“臣等遵旨!必勝!必勝!必勝!”山呼海嘯般的應諾聲震徹殿宇。
戰略已定。
一場目標明確、有限度但足夠激烈的懲戒之戰,即將拉開序幕。
長江的波濤,將再次被鮮血染紅。
喜歡蜀漢:從劉備腳臭開始請大家收藏:()蜀漢:從劉備腳臭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