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城內的廝殺聲逐漸稀疏,取而代之的是蜀軍肅清殘敵的號令聲、傷者的呻吟以及救火的呼喊。焦糊味與血腥氣混雜在空氣中,彌漫著勝利後的慘烈。
“報——!三將軍、陳將軍!城內四門及要地已基本控製,俘獲吳軍傷兵及棄械者逾千人!我軍正在撲滅糧倉餘火,清點府庫!”一名傳令兵飛奔至臨時設在前吳軍指揮所的中軍帳前,單膝跪地稟報。
“好!”張飛聲若洪鐘,環眼掃過狼藉的戰場,臉上興奮未退,“陸遜那廝跑得快,留下這些軟蛋!給俺看好嘍,等大哥發落!”
陳到卻微微皺眉,拱手道:“三將軍,陸遜雖退,其主力未遭重創,撤退井然有序,恐為後患。夷陵已下,我軍士氣正旺,當乘勝追擊,擴大戰果!若能一舉擊潰其潰兵,甚至順勢拿下秭歸,則徹底打通入荊門戶,將東吳勢力逐出西陵峽,此戰方算圓滿!”
張飛一聽,眼中精光更盛,大手猛地一拍大腿:“著啊!叔至所言極是!豈能讓陸遜小兒這般輕易溜走?秭歸就在眼前,若不取之,豈非可惜?”他霍然起身,“傳令!留下五千人馬,由偏將統率,負責肅清城內殘敵,看守俘虜,撲滅火勢,整飭城防!其餘將士,隨俺與陳將軍即刻整隊,追擊陸遜!”
“三將軍英明!”陳到讚同,補充道,“白毦兵願為前鋒,咬住吳軍尾巴,使其不得從容撤退!”
“準了!你的白毦兵是好樣的!就這麼辦!”張飛對陳到的能力和其麾下白毦兵的戰鬥力已是百分百信任。
軍令如山,剛剛經曆苦戰的蜀軍將士聞令,迅速整隊。雖顯疲憊,但攻克堅城的勝利和追擊潰敵的渴望讓他們士氣高昂。很快,一支以白毦兵為刀尖,張飛、陳到統率的主力追擊部隊,浩浩蕩蕩開出夷陵東門,沿著長江南岸,向著吳軍撤退的秭歸方向疾追而去。
與此同時,蜀地,行苑軍營。
所謂“行苑”,乃是皇帝離京時的駐蹕之所。劉備稱帝後,雖定都成都,但為應對東線戰事,早已移駕至永安白帝城)附近的行苑,就近督師。此處戒備森嚴,氣氛凝重,雖遠離前線,卻仿佛能感受到峽江傳來的殺伐之氣。
中軍大帳內,劉備一身常服,卻掩不住眉宇間的焦切與威嚴。他正與諸葛亮對坐,案上鋪著荊州西部的山川地勢圖。
“孔明,算時日,翼德與叔至應已與陸遜接戰了。不知夷陵戰事如何,朕這心中,總是難以安寧。”劉備輕歎一聲,手指無意識地敲著地圖上夷陵的位置。
諸葛亮羽扇輕搖,神色平靜,眼神卻深邃如潭:“陛下寬心。翼德將軍勇猛無雙,叔至將軍智勇兼備,更兼白毦兵精銳善戰。陸遜雖善守,然我軍出其不意,攻其必救,勝算當有七成。即便一時難下夷陵,亦能極大消耗吳軍兵力,挫其銳氣。”
“七成…終究非十成把握。”劉備搖搖頭,“江東陸伯言,非是易與之輩。朕非是懷疑翼德與叔至,隻是…荊州之失,雲長之痛,實乃朕心中大憾。此戰,不容有失啊。”
諸葛亮正要寬慰,忽聽帳外傳來急促而興奮的腳步聲!“報——!八百裡加急捷報!夷陵大捷!夷陵大捷!”一名風塵仆仆、背插赤羽的信使幾乎是踉蹌著撲入帳內,跪倒在地,雙手高高舉起一封粘著三根羽毛的軍報,聲音因激動和疲憊而嘶啞顫抖!
“什麼?!”劉備猛地站起,幾步上前,幾乎是搶過那軍報。諸葛亮亦立刻起身,目光灼灼地看向信使和劉備手中的捷報。
劉備迅速拆開火漆,展開帛書,目光急掃。看著看著,他的手指開始微微顫抖,眼眶瞬間泛紅,嘴唇翕動,竟是激動得一時說不出話來。
“陛下?”諸葛亮輕聲詢問。
“孔明…孔明!”劉備猛地抬頭,聲音帶著難以置信的狂喜和哽咽,“大捷!前所未有之大捷!翼德和叔至…他們…他們拿下了夷陵!而且是…奇襲破城!”
他將軍報遞給諸葛亮,自己激動地在帳內來回踱步:“好一個陳叔至!攀越絕壁,天降神兵,城內舉火,裡應外合!好!好啊!陸遜潰敗!夷陵光複!哈哈哈!天佑大漢!天佑大漢啊!”
諸葛亮快速閱畢軍報,即便是他,此刻眼中也爆發出驚人的光彩,撫掌讚歎:“妙極!真乃神來之筆!叔至將軍此計,膽大心細,精準狠辣,直擊要害!白毦兵真乃虎狼之師!翼德將軍指揮若定,一舉破城!陛下,此戰不僅收複夷陵,更是大挫東吳銳氣,三峽門戶,已為我軍敞開!”
“是啊!打開了!終於打開了!”劉備激動難抑,仰頭閉目,仿佛能看到漢旗插上夷陵城頭的景象,能看到東吳畏懼的麵孔,“雲長若知…若知…”他語帶哽咽,未能儘言。
諸葛亮理解劉備的心情,緩聲道:“此捷報當速傳告全軍,以振士氣!另,陛下需即刻擬旨,嘉獎前線將士,尤其是翼德、叔至二位將軍及白毦兵,功勳卓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對!對!擬旨!重賞!”劉備連連點頭,隨即又想到一事,“軍報中說,翼德和叔至已率軍追擊陸遜潰兵,欲擴大戰果,甚至圖謀秭歸。孔明,你看…”
諸葛亮略一沉吟,羽扇輕點地圖上夷陵至秭歸一帶:“陸遜新敗,軍心不穩,我軍趁勝追擊,正合兵法‘避其銳氣,擊其惰歸’之理。若能再下秭歸,則峽江之險儘在我手,進可威脅江陵,退可固守三峽,戰略主動儘握於我。翼德將軍勇猛,叔至將軍謹慎,二人相輔相成,追擊之事,應無大礙。陛下可傳旨,允其相機行事,若有機會,便可進取秭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