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軍大典設在南鄭城外臨時搭建的點將台上。
雖然經曆了大戰,但軍隊依舊儘可能地排列整齊,旌旗招展,雖然許多旗幟破損,許多麵孔帶傷,但那股百戰餘生的鐵血之氣,卻愈發令人敬畏。
諸葛亮一身丞相袍服,手持羽扇,麵容清臒,眼神中帶著難以掩飾的疲憊,但更多的卻是欣慰和激動。
他一一撫慰有功將士,嘉獎表彰,追封烈士,安排撫恤,井井有條,言辭懇切,令三軍感泣。
最後,他來到了站在最前方的張飛和被親兵攙扶著、特許坐在椅上的陳到麵前。
看著張飛那依舊帶著些許後怕和愧疚的眼神,看著陳到蒼白卻堅毅的麵容,諸葛亮心中感慨萬千。
他先是對張飛鄭重一禮:“翼德將軍,臨危受命,血戰定軍,正麵拒敵,揚我軍威,辛苦了!”
張飛連忙還禮,聲音沉悶:“丞相…俺…俺沒做好,差點…”
諸葛亮擺擺手,止住他的話,又走到陳到麵前,深深一揖:“叔至將軍,奇襲祁山,焚糧亂敵,功蓋全軍!以身涉險,重傷垂危,亮…代陛下,代大漢,謝過將軍!”
陳到掙紮著想站起來還禮,卻被諸葛亮輕輕按住。
“丞相言重了…”陳到聲音虛弱,卻清晰無比,“此戰能勝,全賴丞相運籌帷幄,三將軍正麵牽製,文長將軍死守關隘,以及…無數將士用命,血灑疆場。到,不過儘本分而已,豈敢居功?”
他目光掃過台下那些傷殘的將士,眼中閃過一絲痛楚:“隻可惜…那麼多好兄弟,沒能活著回來…看到今日之勝。”
此言一出,台下許多將士都紅了眼眶。勝利的榮耀,永遠無法完全掩蓋戰爭帶來的傷痛。
張飛聽著陳到的話,看著他蒼白而平靜的臉,心中的愧疚和敬佩之情達到了頂點。
他猛地踏前一步,來到陳到麵前,在萬眾矚目之下,竟對著陳到,抱拳躬身,行了一個大禮!
“叔至!”張飛的聲音洪亮,卻帶著前所未有的鄭重和誠懇,
“俺老張是個粗人!以前多有得罪!此番漢中之戰,若非你奇謀妙計,若非你舍生忘死,俺老張和這數萬弟兄,恐怕早就交代在定軍山下了!
漢中若失,俺百死莫贖!是你…救了大夥,救了漢中,也救了俺這條命!”
他抬起頭,環眼直視著陳到,一字一句,擲地有聲:“俺老張,欠你一條命!從今往後,你陳叔至,就是俺過命的兄弟!誰敢跟你過不去,就是跟俺老張過不去!”
這番毫不掩飾、充滿江湖義氣卻又情真意切的話,出自桀驁不馴的張飛之口,其分量之重,可想而知!
全場一片寂靜,所有人都被張飛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和話語所震撼。
陳到也愣住了,他看著眼前這位性情暴烈卻至情至性的老將軍,心中暖流湧動,連忙虛扶:“三將軍萬萬不可!折煞末將了!我等皆為漢臣,同袍手足,何分彼此?何須言欠?”
諸葛亮將這一切看在眼裡,撫須微笑,眼中滿是欣慰。
他走上前,輕輕拍了拍張飛和陳到的肩膀,聲音溫和卻充滿力量:
“好了好了。翼德,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經此一役,你更知進退之機,沉穩之風,尤勝往昔,此乃大軍之福,漢室之幸!”
他又看向陳到:“叔至,智勇雙全,忠貞體國,危難之際,敢於任事,不惜己身,真乃國之柱石!看到你二人能摒棄前嫌,同心協力,亮心甚慰!漢室有如此良將,何愁逆賊不滅?何愁大漢不興?”
丞相的話語,如同春風化雨,既肯定了張飛的成長,褒獎了陳到的功績,更將兩人的關係升華到了共同匡扶漢室的高度。
張飛重重地點了點頭,看向陳到的眼神,充滿了真正的兄弟情誼。
陳到亦是心中激蕩,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認同和責任。
台下將士見此情景,無不振奮,齊聲高呼:“大將軍威武!”
“陳將軍威武!”
“丞相英明!”
“大漢萬歲!”
歡呼聲震天動地,衝散了戰後的陰霾,凝聚起新的希望和力量。
血色的凱旋,終於在這一刻,找到了它真正的意義。
它不僅是一場軍事上的勝利,更是一次將領的成長與蛻變,是蜀漢政權在逆境中淬煉出的、更加堅韌的脊梁!
然而,就在這萬眾一心的歡慶時刻,一名來自東線的信使,風塵仆仆地擠過人群,將一封來自夷陵的、封著火漆的緊急軍情,呈送到了諸葛亮麵前。
諸葛亮的笑容微微收斂,接過軍報,迅速瀏覽起來。
羽扇輕搖的速度,不自覺地慢了下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集中到了丞相的臉上。
漢中的烽火剛剛熄滅,難道東線的戰鼓,又要擂響了嗎?
剛剛放鬆下來的氣氛,瞬間又繃緊了一根弦。
喜歡蜀漢:從劉備腳臭開始請大家收藏:()蜀漢:從劉備腳臭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