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指令以最快速度送到了鄧芝手中。鄧芝仔細閱畢,心中豁然開朗,對丞相的深謀遠慮佩服不已。
再次與顧雍等東吳重臣坐回談判桌時,鄧芝的態度發生了微妙的轉變。
他依舊堅持核心底線——夷陵歸屬不容討論,但在其他方麵,卻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靈活性”和“誠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顧公,”鄧芝語氣誠懇,“我主與諸葛丞相,深感吳主罷兵息戈之誠意。為表我大漢和睦之決心,我提議:隻要貴方願正式簽署和約,承認彼此當前疆界,我大漢願公開承諾,絕不主動向江陵方向用兵!此條可明載於盟書之上!”
此言一出,東吳眾臣皆是一愣,隨即麵露喜色!
這不就等於變相保證了江陵的安全嗎?
鄧芝繼續拋出台階:“同時,為示補償及便利兩國商民,我方願在夷陵、巫縣開辟大型互市,江東貨物入境,關稅可減半!並且,我方願意即刻開始分批釋放所有戰俘,並可視情況提供必要醫治。”
這一連串的“讓步”,如同香甜的誘餌,精準地投向了東吳最渴望的方向——安全保證和經濟利益。
顧雍、張昭等老成之輩,自然看得出這是蜀漢的策略,但陽謀之所以是陽謀,就在於即便你看穿了,也難以拒絕。
因為對方給出的,確實是你迫切需要的東西。
繼續強硬?為了一個法理上本就難以爭回的夷陵,放棄眼前的安全保證和巨大經濟利益,同時還要承擔和談破裂、蜀漢報複、曹魏覬覦的風險?這顯然不劃算。
談判的天平,瞬間傾斜。
雖然全琮等武將依舊心有不甘,嘟囔著“豈能受嗟來之食”,但在孫權最終權衡利弊,傾向於接受之後,他們的聲音便迅速被淹沒。
建業城外,長江之畔,舉行了簡單的盟誓儀式。
吳蜀雙方代表,在祭告天地的儀式後,正式簽署了以“罷兵、劃界、互市”為核心的和約。那份關於“共抗曹魏”的秘密備忘錄,也由鄧芝和顧雍代表,私下交換簽署。
消息傳回成都,諸葛亮和陳到都稍稍鬆了口氣。
東線的警報,總算暫時解除。
為劉備的病情處理,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和空間。
成都皇宮深處,劉備的病情在太醫的精心調理下,似乎暫時穩定了下來,雖然依舊虛弱,但已能偶爾清醒片刻。
張飛得知和約簽訂、東線無事後,暴躁的情緒也略微平複,隻是更加刻苦地操練兵馬,將那份對兄長的擔憂,化為了無窮的動力。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這平靜隻是暫時的。
曹丕的使者,在得知吳蜀和約簽署後,悻悻然離開了建業,但北方的陰雲並未散去。
孫權雖然簽了和約,但那雙碧眼,依舊時刻盯著西方和北方。
而成都城內,關於陛下病情的猜測,依舊在暗地裡悄然流傳。
陳到站在成都城頭,望著北方和東方。他知道,用策略換來的和平,就像用沙子堆砌的城堡,隨時可能被下一波浪濤衝垮。
“陛下,您一定要挺住…”他心中默默祈禱,“隻要您還在,這大漢的天,就塌不下來!”
而他的白毦兵,如同最警惕的獵犬,更加嚴密地巡視著宮城的每一個角落,監控著都城的每一條暗巷。
一場更大的風暴,或許正在這短暫的平靜之下,加速醞釀。
下一個挑戰,會來自何方?
喜歡蜀漢:從劉備腳臭開始請大家收藏:()蜀漢:從劉備腳臭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