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的目光隨之望去,那是一個縮小了無數倍的“筒車”模型,依靠水流衝擊葉片,帶動整個輪狀結構緩緩旋轉,輪周綁縛的竹筒則在最低處盛滿水,隨輪子轉到高處時,將水自動傾入輸水槽中。
“此物名為‘筒車’,”陳到解釋道,“可置於溪流江河之畔,借水力自行運轉,晝夜不息,提水灌田。若能廣為設置,則坡地、高地之田,灌溉無憂矣!”
“自行運轉?晝夜不息?”
王老丈感覺今天見到的新鮮事比他一輩子見的都多,他顫巍巍地靠近模型,看著那永動般旋轉的葉片和竹筒。
猛地一拍大腿:“神器!這才是真正的神器啊!丞相,大將軍,若真能如此,俺們村後山那幾十畝望天田,就有救了啊!”老農激動得眼眶都濕潤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諸葛亮與陳到相視一笑。
諸葛亮撫須道:“民富則國強,此乃根本。這些器具,不過是輔助。真正要富國強兵,還需仰仗諸位鄉鄰辛勤勞作,以及朝廷推行之‘代耕法’。”
他順勢將話題引向今日另一項重頭戲:“所謂‘代耕法’,即由官府出麵,將無主荒地、部分官田,分與少地、無地之民耕種。頭三年,賦稅減免,隻需按約定向官府繳納部分收成,餘者皆歸自家所有。三年後,若田地養護得當,收成穩定,還可優先低價買下田契!”
此言一出,更是引起轟動。
這政策意味著,許多佃戶、流民看到了擁有自己土地的希望!
人群議論紛紛,情緒高漲。
陳到補充道:“此法旨在鼓勵墾荒,人儘其力,地儘其利。白毦兵會協同地方官吏,確保分田公道,無人敢從中盤剝克扣!”
他語氣斬釘截鐵,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有他這位手握精兵、救過關羽、保過張飛、深得皇帝信任的大將軍作保,農戶們心中更多了幾分底氣。
正在這時,一個洪亮如雷的聲音由遠及近:“好熱鬨!孔明先生、叔至!你們弄出這般好東西,怎也不早點叫俺老張來看看!”
隻見張飛騎著高頭大馬,帶著幾名親衛,風風火火地衝了過來。
他跳下馬,大步流星走到田邊,好奇地瞅瞅曲轅犁,又扒拉著看看筒車模型,嘖嘖稱奇:“這彎彎犁,這自己會轉的水車……嘿嘿,比俺老張舞弄那些矛啊戟的有意思!”
他一把摟住陳到的肩膀,力道大得讓陳到嘴角微抽:“叔至,就你腦子好使!這些玩意,能多打糧食,能多養壯丁,比打十場勝仗還管用!回頭給俺老張的封地上也弄幾套去!”
陳到無奈地掰開他的胳膊:“翼德將軍,此乃國之重器,自會逐步推廣。你的封地,按規製分配便是。”
張飛嘿嘿一笑,也不糾纏,又湊到諸葛亮身邊:“丞相,您這‘代耕法’妙啊!俺那閬中,也有不少山地閒著,正好用上!”
諸葛亮含笑點頭:“翼德能如此想,甚好。各地情狀不同,推行時還需因地製宜。”
陳到看著眼前熱火朝天的景象,聽著諸葛亮與張飛、與老農們的對話,心中感慨。
這就是根基啊。
曆史上的蜀漢,後期最大的問題就是人才凋零、國力不濟。
如今,救下了關羽、張飛,保住了荊州部分的戰略支點夷陵,內部若能通過這些政策穩固下來,積蓄力量,未來才真正可期。
科技、農業、製度,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東西,才是支撐起一個龐大帝國征戰四方的基石。
他這位“穿越者”,能做的不僅僅是戰場上救一兩個人,更在於利用超越時代的眼光,從根基上強化這個他已然融入並誓死效忠的政權。
“丞相,大將軍,”王老丈代表眾多農戶,再次躬身,聲音哽咽卻充滿力量,“朝廷待我等小民恩重如山!小老兒彆的不敢說,今年這片示範田,定給您種出個滿倉滿囤!俺們全村,不,全蜀中的百姓,都念陛下、丞相和大將軍的好!”
諸葛亮扶起老丈,溫言勉勵。
陳到目光掃過充滿希望的田野,落在遠方隱約可見的秦嶺山脈。
春耕是積蓄,而積蓄,是為了將來那必將到來的雷霆一擊。
他微微握緊了拳,內心默念:曹魏,司馬懿……等著吧,一個更強盛、更穩固的季漢,很快就會讓你們見識到,什麼叫做真正的“北伐”。
喜歡蜀漢:從劉備腳臭開始請大家收藏:()蜀漢:從劉備腳臭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