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郡,冀縣城外。
昔日魏蜀交鋒的肅殺之氣尚未完全散去,城牆上的箭痕和焦黑印記依然清晰可見。
但此刻,城外的曠野上,卻呈現出一種迥異於戰爭的忙碌景象。
臨時搭建的木台前,黑壓壓地聚集著許多人。
有衣衫襤褸、麵帶菜色,從魏軍堅壁清野政策下僥幸逃出或被蜀軍收容的流民。
有被組織起來,暫時卸下甲胄,手持農具的蜀軍士卒。
還有不少當地膽大出來觀望的百姓,他們眼神中混雜著警惕、好奇,以及一絲不易察覺的期盼。
陳到一身常服,未著甲胄,站在木台中央,身旁是負責具體執行的王平,以及幾名文吏。
風吹動他額前的發絲,也帶來泥土和青草的氣息。
他目光掃過台下那一張張或茫然或忐忑的麵孔,聲音沉穩有力,清晰地傳遍全場。
“諸位鄉鄰,將士們!”
台下漸漸安靜下來,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魏主無道,司馬懿倒行逆施,行堅壁清野之策,焚爾等家園,迫爾等離鄉背井,致使良田荒蕪,民生凋敝!”陳到開門見山,言辭犀利,直接戳破了許多人心中的痛處。
人群中響起一陣低低的騷動和壓抑的啜泣聲。
“然,我大漢皇帝陛下,仁德布於四海,丞相諸葛公,心係黎民蒼生!”陳到話鋒一轉,聲音拔高,“今日,吾奉丞相令,於此頒布屯田之策,意在安民足兵,共抗暴魏,複我漢家河山!”
他示意身旁的文吏。
文吏上前一步,展開一卷絹布,朗聲宣讀:
“屯田令!”
“其一:凡隴西無主荒地,皆可由流亡百姓、軍中眷屬及願耕之兵卒,具名認墾!每丁授田三十畝,官府登記造冊,發放田契!”
台下頓時響起一片嗡嗡的議論聲。
授田?還有田契?這可不是簡單的租種!
“其二:官府提供將作院新製農具,借與墾種之家使用!”
幾名士卒抬上幾件農具。
有轅身彎曲,便於深耕省力的“曲轅犁”。
有利用水流自動提水灌溉的“筒車”小型模型。
還有幾樣經過改良,更加堅固耐用的鋤、鎬等。
“此等農具,乃丞相與陳大將軍督造,效力遠勝舊器!”王平在一旁洪聲補充,並讓士卒簡單演示了一下曲轅犁的操作。
那省力的效果,看得不少老農眼睛發亮。
“其三:即日起,征發人力,由軍中將士主導,興修水利,疏通舊渠,開挖新塘,保障灌溉!”
陳到接過話頭:“水利乃農事根本,絕不容有失!此事,由王平將軍親自督辦!”
王平抱拳慨然應諾。
最後,陳到的聲音帶著一種沉甸甸的承諾,重重落下。
“其四:凡屯田所獲,無論軍民,皆按‘官四民六’之例分配!官府隻取四成,其餘六成,儘歸耕者所有!”
此言一出,台下先是一靜,隨即爆發出更大的喧嘩!
“官四民六?當真?!”
“以往給官府或者豪強種地,能留下三成便是老天開眼!這……這竟能得六成?”
“還有田契,還有新農具……”